第76章皇太孙的婚事,为太孙选秀啦!
第76章皇太孙的婚事,为太孙选秀啦!
朱元璋如今已经快要七十了。 历史上,他病死于洪武三十一年。
而现在已经是洪武二十八年的五月,如果是正常的历史发展,还有三年的时间,朱元璋就会病死。
朱英其实并不希望朱元璋在三年后病亡,他并非是老来之后开始好大喜功,昏庸、骄奢的帝王。
有他在,可以震慑藩王。
朱英后期会让藩王离开大明境内,去外面,去被大明征服的番邦之地就藩。
这就需要朱元璋的支持。
朱英看了好几本奏折,有关于水泥路修建的经费问题,户部从国库抽调的钱财,用来支持大明的以工代赈,修建水泥路和长城。
也有关于刑部送上来的几个案件的呈词和判决,都是一些比较重要的案件,其中以杀人案、抢劫案、盗窃案为主。
除此之外,也有关于大明远征军的情况,请求大明的资源和军饷,还有一些伤兵运送回大明的申请。
朱英又拿起一份奏折看了看,然后瞄了一眼坐在旁边休息的朱元璋。
这一份奏折写的是关于给皇太孙找太孙妃子的。
上面讲述皇太孙如今已经及冠成年,也到了婚娶的时候,作为大明的储君,不能无后。
朱英不知道这一份奏折应该怎么批改,就暂时放在了一边。
然后又拿起一份,同样是为皇太孙做媒,请求皇上为皇太孙选妃。
朱英也明白过来。
这应该是朱元璋特意把这些奏折放在后边,好让他自己看看。
对于选妃这件事情,朱英看的比较开。
毕竟自己的身份是皇太孙,婚姻大事也不可能自己能够完全做主。
不过,作为大明的储君,未来的帝王,也并非真的没有一点儿的特权。
“皇爷爷。”
“奏折我已经批阅完毕,您可以再看看,是否有要修改的地方。”
朱元璋伸了个懒腰,活动了一下筋骨,漫不经心地回道:“不用了,你办事,咱放心。”
“说说吧,对于这几份奏折,你可有什么想法?”
朱英也是特意把这几份奏请让朱元璋为他选妃的奏折放在了显眼的位置,表示他已经看过了。
“皇爷爷,此事,我无异议,全凭皇爷爷做主。”
朱元璋这才笑着道:“嗯,你且放心,咱办事定然会让你满意。”
“咱先把人选出来,然后呢,你自己再看看,到时候,看中了谁,就直接开口。”
“咱亲自为你说媒。”
对于自己的几个儿子,还有孙子,朱元璋其实也都还算是不错。
要知道,他对于朱棣并不是那么的喜欢。
可是为了能够让朱棣有一个贤内助,便亲自做媒,让朱棣迎娶徐达的女儿徐妙云。
按理说,这种事情在皇家就不该发生。
朱棣可是亲王,他和朝中手握大权的武将,并且直接异姓封王的徐达联姻,这岂不是助长了四皇子的实力?
然而,这件事情,却是朱标提议,然后朱元璋同意,并且亲自做媒。
如今,临到了皇太孙要娶亲。
朱元璋自然也要考虑一番,如何才能够让朱英娶到一个贤内助,在他死后,能够帮助朱英稳定后宫,同时,也能够为其出谋划策。
第二天的朝会之上,朱元璋直接开口,表示应了百官们的请求,要为皇太孙选妃。
朝臣们自然很是积极,都在想着,能不能凭借这个机会,让自己的家族之女飞上枝头变凤凰。
他们的女儿是没有这个机会成为皇太妃,了解朱元璋的大臣们也都知道,他在挑选皇太妃的时候,并不太会考虑出身,而是注重德行。
当然,在朱元璋看来,还是开国功臣之后最为稳妥。
仅仅是一天的时间,朱元璋的桌案上就摆了不少画像,画像的边上还有一番介绍。
这些都是大臣们送上来的皇太妃的人选。
“光禄少卿马全之女,身姿卓越、琴棋书画、知书达理……。”朱元璋念叨着。
他的眼神有一些不太好。
如今带着朱英亲自为他制作的眼睛,倒是勉强可以看得清楚这画上的女子。
看完之后,放在了左手边,这算是被选上了。
接着,又是第二张画像,乃是驸马都尉梅殷的堂妹,长得是国色天香、为人也是知书达理。
只不过,朱元璋看了看画像,最后放在了右手边。
第三个则是兵马指挥赵思礼的女儿,比皇太孙要小上两岁,也是一位倾国倾城之貌,并且琴棋书画也都精通,还吹得一手好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