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皇太孙的亲笔密信
第95章皇太孙的亲笔密信
“呜!” 南通码头。
黄昏之时,海平面上就可以看到红色的夕阳。
一声巨大的汽笛声从海上传来。
站在码头上观望的辛彦德激动不已,立即命令身边的人,部署好码头。
定远号再一次回航了。
如今对于南通的上上下下来说,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一样。
以前,他们总觉得南通是一个是非之地,经常遭受倭寇的侵袭,简直就是一个兵家之地。
而自从洪武二十七年之后,这里却成为了整个东南之地最富有的地方。
因为往来这里的商贾实在是太多了。
而更多的则是朝廷的官员,还有将士们。
只要是人员往来的幅度比较大,这个地方也就开始越发的发达。
南通也算是因祸得福了。
本来,南通的地理位置就不错。
大江的入海口,距离应天府也并不远,只要是顺江而上,就可以到达应天府。
当然啦,这里有了大明建立起来的第二个最大的码头,一下子就成为了富饶之地。
每一次,定远号都会带着不少的物资停靠在这个码头。
然后,站在码头上的这些脚夫,就会搬运物资,装进仓库,进行了统计之后,再分发给各地。
一部分物资会进入应天府,还有其他的物资,都会进入各地的藩王、布政使手中。
辛彦德紧紧地盯着海平面,不过一会儿,就见到了桅杆,再然后是定远号上的最强武器后膛炮。
传闻,这后膛炮当初在攻打倭寇的时候,一打一个准,连倭寇最大的舰船都给击沉了。
大明的海军正是依靠这后膛炮,打的那些倭寇一个落花流水。
不过一会儿。
定远号就靠岸了。
首先从上面下来的是伤兵,这些伤兵其实已经在东瀛那边就医治好了。
但是他们大部分都受了伤,变成了残疾,已经不适合作战了。
也只能是被遣送回来,然后得到一笔抚恤金,还会有一些良田,成为一个庄稼汉。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大明不可能一直养活着他们。
如今的大明还没有这样的条件和物资基础,毕竟,还有千百万的百姓在嗷嗷待哺。
之后,则是定远号的船长郑飞。
此人似乎天生就是一个航海家一样,在定远号还没有打造出来的时候。
朱英就寻找一些能人异士,也就是能够驾驭定远号的船长。
最终在三十六人之中,也只有郑飞合格,成为了定远号的船长。
“郑大人。”
“辛大人。”
郑飞和辛彦德也算是好友了。
“这一次,可有什么重要物资?”辛彦德问道。
郑飞叹了口气,回道:“没有,如今那些倭寇似乎开始团结一气起来,时不时地偷袭我们的福冈城,要不是有着红衣大炮镇守。”
“好不容易占据的一座重城,就要被那些倭寇们给夺回去了。”
“这一次,伤兵就比以往还要多一些。”
“大帅亲自坐镇,为了安抚六城倭寇的人心,我们也是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不说这些,这一次的白银还是和上一次一样。”
辛彦德点点头,回道:“你们辛苦了,如今皇上已经下令北伐。”
“等到北地元贼被降服,估计就会加大力度东征了吧。”
“倭寇一日不除,我们这些东海之滨的百姓,一日就难以睡一个安稳觉啊。”
郑飞就是这东海之滨的人,从其出生到现在,已经见到过太多次的倭寇入侵,在海边对那些村落烧杀抢掠。
所以在面对倭寇的时候,他的心中恨意非常大。
而东征的将士们,其实大部分都是来自于东南沿海地区,他们和倭寇有着大仇。
毕竟能够成为大明的海军的战士,第一个首要的条件那就是水性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