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年终总结从赋税开始
第101章年终总结从赋税开始 蒋瓛陪着朱元璋去了皇家园林狩猎去了。
这深秋的天气,也算是狩猎的好时节。
老爷子最近精气神还算是不错,当然,他也不会亲自上马狩猎,那风险系数太高了。
朱元璋还算是一个惜命的皇帝,不会拿自己的生命去开玩笑。
所谓的狩猎,也不过是带几个功臣二代,以及一些禁卫军,还有锦衣卫等等。
也就是去开开荤,带着几个烧烤架子,还有朱英自己亲手调制的食料。
算是慢慢地把朝中一切事宜,全部交给朱英。
估计老爷子的心思是这样的,把政事都交给朱英,也好让朱英有的忙,而且也能大展拳脚,不至于被他这个老家伙给牵制了。
而朱英要是有的忙了,那就不会还想着上战场。
老爷子担心啊。
如此一个宝贝大孙子,别也出现什么不测。
虽然,他如今可是万分保护自己的这个宝贝大孙子,身边跟着的人,那都是真正忠贞不二,也都是信得过的人。
当年朱标病死于床榻,其实太过于突然,要知道朱标的身子骨其实还算是不错,怎么可能一场疾病,就直接病死了呢?
朱元璋是有想过会是亲王朱樉下的狠手,因为朱标死了,这件事情最有利的人就是朱樉,他就可以名正言顺继承太子之位。
但是最终朱标什么都没说,还请求朱元璋赦免了朱樉的罪,饶恕他一命。
朱标也是聪明人。
朱樉有着毒杀长兄的嫌疑,再加上,在长安也是暴虐无常,被朱元璋所不喜。
朱元璋不可能册立朱樉为太子。
那么,不册立朱樉,难道要直接绕过朱樉不成?
自古以来都是长幼尊序。
绕过朱樉,那是不太可能,东宫的那些属官第一个就不愿意。
那就只能是从自己的儿子中选一个,那也就极有可能是朱允炆。
所以说啊,能够获得大臣们的尊重,称之为贤德太子,还被朱元璋所认可的朱标,真的就不会那么的简单。
只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一点,那就是朱英的出现。
朱元璋在见到棺椁之后,基本上确定,朱英就是那十年前消失不见的朱雄英。
是自己死而复生的皇长孙。
自从朱标的事情出现之后,朱元璋就已经对皇宫,对自己身边的一些亲信进行了一次测试,他也担心啊,担心自己身边的人会是别人的人。
到时候也会下死手,让自己死于非命。
再后来,朱英回来之后,朱元璋安排在朱英身边的人,都是经得起调查,也是经得起考验的人。
朱英看着刑部送上来,请求处决的罪犯。
大明的律法对于烧杀抢掠、奸、淫、掳掠、还有偷盗等行为,那都是非常严苛的。
当然,因为要是关押这些罪犯,那都是要管吃管住,非常浪费资源。
所以呢,对于大部分罪犯,那都是直接秋后问斩。
每到这个时候,就会有一批罪犯名单送上来,会有简单地介绍,这些罪犯所犯那些罪过。
朱英是每一条都看过,有时候,还会从刑部中调取一些相关的呈词以及案宗,算是抽查。
这样一来,就会避免一些冤假错案。
当然,这也不过是最后的一步监察罢了,一般而言,地方上都有御史台的监察御史,老百姓甚至可以直接来应天府,击鼓鸣冤。
所以明朝这个时期的冤假错案并不多,当然,闻名于后世的几个洪武年的那些大案,也并非是冤假错案。
抽查了几个案宗之后,朱英这才批复,允许刑部对那些罪犯进行秋后问斩。
毕竟杀人偿命。
至于说,让这些人充军,又或者是让他们去矿上当矿工,又或者是成为徭役,那都不太可能。
如果连杀人都还可以充军,成为一个战士,然后加官进爵,那对于大明律法来说,将会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冲击。
以后人人都会觉得杀人没什么大不了,要是被冲了军,说不定,还能搏一个前程。
还有什么关押个十年二十年的,也不太可能。
老百姓都还饿着肚子呢。
却还要养活那些罪犯,那岂不是说,偷盗也没什么大不了,进入天牢,还会管吃管住?
有的地方的百姓还在啃树皮,而天牢里面的罪犯却能一日两餐,虽然吃的非常不好,甚至是连狗都不吃,但是有一口吃的,已经非常不错了啊!
所以,朱英并不打算更改什么大明律,定下什么有期徒刑,又或者是减轻一些刑罚。
秋后问斩实在是太方便,也最能够体现大明律法威严的举措,如此好的办法,为什么要改?
至于说,亲手裁决了一百多罪犯的生死,会不会有什么负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