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朱棣东征
第109章朱棣东征
及冠之礼以后,朱英也就正式成年。 而这一夜过去,朱元璋是真的轻松惬意起来,很多政事也都不再过问,整日里带着郭贤妃等、临安公主、安庆公主等游山玩水。
他还带着这些人去了洪泽湖的仙岛。
乘坐龙舟不消片刻就可以到达,岛上温暖如春,不见冷风,当真不负仙岛之名。
从未见到过这种场景的郭贤妃、临安公主、安庆公主等人,也是惊为天人,对这岛上的那个高人,敬佩万分。
马哈木派遣的使臣巴图罗耶带来了他们的贡品以及臣服的文书,朱英还是一样,让刘三吾与巴图罗耶签订了合约。
合约上面写明了瓦刺这一次臣服的几项条约,以及违反了这些条约之后的后果和赔偿等等。
巴图罗耶觉得瓦刺以后要是壮大起来,不必害怕大明的大军,这样的条约对于他们而言,那就是废纸一张,便很是乐意地签署了。
朱英也下令,让耿炳文带着大军撤回关内。
如今十二月的天气,十万大军待在黑河,消耗其实也比较大,保暖物资要能供应上。
不能让这些战士们没有死在战场上,反而是冻死在军营之中。
冬天到了。
草原上也没了以前的广袤无垠,而是一片荒凉。
突进到黑河驻扎,战马也需要喂养,又是一大笔的消耗。
所以啊,朱英原本就是谋划好了,在年底直接把大军撤回来,不必待在那草原上挨冻。
耿炳文撤回来了。
东征也就可以进行。
这一次,朱英直接一道圣旨,加封朱棣为东征大元帅,带领六万大明大军,登陆东瀛北岛,联合南地大元帅徐辉祖一起,兵分两路,攻打东瀛。
而且,朱英把镇远号交给了朱棣。
经过好几个月的流水线制作,一天十二个时辰不断地打造,工匠们分成了三班制,轮流进行镇远号零部件打磨。
终于是赶在东征之前,打造出来了镇远号。
朱英把从系统获取的定远号后膛炮制造技术拿出来,打造出来稍微有些瑕疵的后膛炮,装在了镇远号上。
相比较定远号出自于系统的后膛炮,这镇远号的后膛炮在使用年限和使用次数上,打了个打折扣。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现在的冶炼工艺还是跟不上现代的数控机床技术。
北平府。
朱棣、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四人坐在一起吃饭,讲究的是食不言、寝不语。
吃罢了以后。
朱棣才开口道:“我去东征以后,这府上的一切事务,老大你来看着。”
“北边应该没什么威胁,但是地方上的治理,不能出了乱子。”
“如若你处理不了,那就直接上报,又或者是请求布政使等人来处理。”
朱高炽施礼道:“父亲安心,我会看好这个家。”
“此番东征,祝愿父亲可以旗开得胜、凯旋而归。”
朱棣点点头,看向了朱高煦和朱高燧,说道:“老二、老三,我知道你们这一次也想要跟着。但是,这家中也需要你们帮忙看着。”
“真要是有什么事儿,老大也能有个帮手。”
“有你们在家中,我去东征,也可安心。”
朱高煦有些不情愿地说道:“我听父亲的安排。”
老三也是一样。
朱棣又开口道:“我观皇太孙殿下应该是雄心壮志,大明也不仅仅只有一个东征。”
“此番征服了倭寇,后期的敌人便是漠北。”
“到时候,免不了会有几场战斗,那时候,我会带着你们一起。”
朱高煦其实心中有些话想要说,但是到了嘴边,却又咽下去了。
听父亲这意思,他是真就遵从那位皇太孙殿下了?
这该如何是好啊。
父亲没那心思,他们以后顶多那也是郡王,而大哥也只能是继承燕王之位。
多少觉得有些可惜。
老三悄悄地给了老二朱高煦一个眼神,他是明白老二的想法的人,同时,他自己也有这个心思。
不过现在并非是说这些的机会。
皇太孙殿下能够信任父亲,加封父亲为东征大元帅,直接把兵权交给了父亲。
这种信任,就颇有一些士为知己者死的那种意味。
他们都看得出来,朱棣已经表现的对那个位置没有什么想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