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朱元璋重回朝堂,一切按部就班 - 大明:开局朱元璋流落荒岛 - 余秦唐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18章朱元璋重回朝堂,一切按部就班

第118章朱元璋重回朝堂,一切按部就班  朱英觉得百灵鸟的叫声真的非常好听,百灵鸟赏心悦目不说,其叫声空灵又悦耳,悠长又动人心魄。

晨跑的时候,山林中要是出现百灵鸟的叫声,整个人都像是打了鸡血一样,瞬间精神百倍,神清气爽。

对于朱英这种系统直接给出的天生神力的身体,还有什么项羽之勇,以及一些天下无双的武力,在持久力这方面是绝对没什么问题的。

为了让百灵鸟不至于伤了自己的嗓子,朱英最后还是没有坚持跑到山顶,而是中途停了下来。

……

翌日,皇太孙朱英携提太孙妃赵玄音,身着衮服翟衣,于奉天殿向朱元璋请安。

昨日大婚,只是迎亲,朱元璋并未出面,今日新妇请安之时,才是见面之日。

因为朱元璋在辈分上,乃是朱英的爷爷,而不是朱英的父亲,两人之间差着辈儿。

不过朱英的父亲亡故,向长辈请安,自然也就是向朱元璋请安。

朱元璋还是自己那一身大红袍,带上了冠冕,修剪了胡须和双鬓,又在仙岛上修养了几个月,整个人的精气神这个时候是最好的。

“哈哈哈,咱的大孙和大孙媳来了。”

朱英和赵玄音还没有施礼。

朱元璋老远便高兴不已,先一步打招呼起来。

他也是一个不怎么注重于皇家礼节的人,在大臣和正式场合,那自然是时时刻刻都注重皇家礼仪,这是彰显大明皇上威严和身份的象征。

但是平日里,在朱英这些亲人面前,是一点儿大明皇上的架子都没有。

赵玄音挽着朱英,在朱元璋看过来之后,立即抽开手,踩着碎步上前。

“英儿、雪书,拜见皇爷爷。”

赵玄音的最后一个字和朱英的名字是同音,为了避讳,赵玄音有了小字——雪书。

朱元璋作为过来人,一眼就看出来赵玄音的情况。

“嗯,快起来吧。”

朱元璋对朱英说道:“英儿,这几日的奏折,咱来批阅,去仙岛休息了月余时间,倒是感觉这精神气又好了很多。”

“你带着雪书也去仙岛看看,几年没回去了吧?”

朱英扶着赵玄音坐好,对朱元璋回道:“是啊,皇爷爷,四年有余,未曾回去看看了。”

又施礼道:“多谢皇爷爷。”

朱元璋笑着,摆摆手,打趣地说道:“你们两个多多努力,争取明年的时候,咱就能抱上大重孙。”

赵玄音脸色绯红,低着头,不敢说话。

朱英倒是脸皮厚,拍着胸脯表示,“皇爷爷,您放心,英儿肯定会让您在明年的时候,抱上白白胖胖的大重孙子!”

第三日,朱英带着赵玄音于太庙面见先祖。

第四日,大朝会接受群臣祝贺。

同时,朱元璋也宣布了给皇太孙月余的假期,让这对新人能够游山玩水,放心心情。

朱元璋回归朝堂的第一天,就召见了六部尚书,询问朱英所有一切谋划。

了解了朱英后期谋划之后,他很是开心,并且对六部尚书吩咐道,“一切都按部就班,太孙怎么做,就怎么做。”

“不能大乱了太孙的布局,知道吗?”

六部尚书连忙躬身回复。

其实真正担心的是他们才对,朱英带着太孙妃游山玩水了。

以前已经拟定的很多国策都需要一步一步实施,比如金币和银币的推行,比如水泥路的修建,比如官道的扩建,比如运送东胶的人前往北地修筑长城……。

这些谋划都在一步一步地实施,也在大力进行中。

要论治国理政,还得是皇太孙殿下,制定的这一系列的措施,那都是以非常长远的目光来治理大明。

朱元璋之所以表示要按部就班,就是因为他已经看出来,朱英这四年来对大明的治理,有着多大的作用。

从大明立国的洪武元年,到洪武二十五年,这二十五年来的治理,远远不如洪武二十五年到洪武二十九年的治理。

当然,也不能全盘否决了洪武二十五年之前的所有政绩,因为没有朱元璋等人的拼搏,也就没有现在的大明。

而没有洪武二十五年之前的治理,在洪武二十五年之后想要东征,想要实现羊吃人,想要耕种高产农物等等,那几乎都是不可能的。

只有在和平的年代,也只有在朱元璋的威望到达了巅峰,真正做到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程度,朱英的这一系列的改革,才会有如此大的成效。

好在老爷子虽然给朱英放了假,自己来坐镇皇宫,批阅奏折,却坚定地表示要按部就班。

朱英其实还有一些不放心。

但是当听到了老爷子下达的命令,也就真的带着赵玄音去了洪泽湖的仙岛。

这里已经被朱元璋建成了一座避暑胜地,从洪泽湖的码头坐船,不到一会儿,就会见到仙岛的灵山一角。

等到靠近了仙岛,可以见到一个楠木搭建起来的码头,这楠木直接搭建到仙岛的山脚下,然后便是水泥路铺成的阶梯,阶梯两边是楠木做成的护栏。

在这仙岛上,一共有五个住所。

在仙岛的山顶有一座非常大的住所,也都是楠木材质建造的房屋,稳定性也非常好。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