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宏观调控,工钱涨了
第143章宏观调控,工钱涨了 杨士奇带着人前来福州,就是为了从这里调派一些官员和卫所的士兵前往琉球。
现在的琉球还处于一个比较原始的时期,上面的一些百姓,甚至是过着非常原始的生活。
想要打造一个贸易中心,首先要把这里建造的成为一个非常繁华的地方。
这样一来,那些西洋的海商们到了大明,见到了琉球,就能够想象到大明的繁华是什么样子。
“马渊接旨!”
杨士奇带着一封圣旨,上面有朱元璋的传国玉玺印迹。
其实,这传国玉玺已经交到了朱英的手中。
马渊、王仲和等人立即跪在了地上,双手趴在地上,低着头,说道:“臣等领旨!”
杨士奇开口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他要带走一部分官员,必然要有旨意。
不仅如此,后期还会从福建召一部分工匠,还有一些商贾,前往琉球,共同建造贸易中心。
……
东宫的一个偏殿内。
康守信、张文元、李富贵等富商,以及各省的商会会长,都齐聚一堂。
一个月前,朱英让杨士奇带着人前往福州的时候,就传太孙口谕,召见他们。
为的就是想要让他们出一部分钱,先把琉球的贸易中心建造起来。
仅仅是依靠朝廷,这一部分的花销还是非常大的。
在琉球直接建立一座都城,其中的人力、武力和财力都比较大。
朱英自然不想让朝廷承担了所有,这才召见了这些商人。
“今日召你们前来,是有一件事情,想要你们也帮忙一起出一份力。”
朱英让人把福州的疆域图挂起来,他指着琉球继续说道。
“郑和、梅殷下西洋之后,西洋的一些帝国也派遣了一些使臣前来大明。”
“他们看到了大明的东海之滨的繁华,就想着和大明做交易。”
“西洋那边的物资非常丰富,大明如今有了东胶的工厂基地,生产出来很多的物资。”
“再加上,你们自己也建造的有工厂吧?”
“以后这些物资也需要交易的渠道,仅仅是大明境内,估计还不够。”
“所以呢,我打算在琉球建造一个大明和西洋的交易中心。”
“以后,你们也可以把货物运送到这里,和西洋的那些商人进行交易。”
“而如今,我已经派遣了杨士奇先去接洽,现在估计已经开始筹划了。”
“只不过,朝廷如今正在修建第二条水泥路,还要修建水利工程,以及加宽州郡县村之间的官道。”
“这财力、人力和物力都不足,而建造琉球这个交易中心,以后也能方便你们的交易。”
“我打算,让你们也参股。”
朱英说完,二十几位富商们坐不住了。
立即有人问道:“殿下,这个参股,是以什么方式来参股呢?”
这可是一件好事。
他们现在手上有着不少货物,都差一点儿开始低价出售了。
为什么?
因为工厂多了,工人也多了,生产出来的货物也就变多了啊。
就算是这日常用品,也不可能说,今天用了,明天就要去买。除了大户人家,那些有钱的王公贵族会有这样的金钱实力,贫苦的百姓,永远都是把钱财用来买粮食。
他们的货物慢慢地也就开始积压起来,为了把这些货物卖出去,不至于砸在自己手中,都已经开始降价,卖给胡商了。
大明现在的货物,都已经出现在了红毛部落,甚至是天竺等地。
朱英解释道:“很简单,你们需要出一部分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然后按照你们出资的比例,等到建好了之后,我可以按照比例,分一部分商铺给你们。”
“不仅如此,还会有一些宅院,这些都会有地契,到时候,这些商铺和宅院,你们可以永远地拥有。”
这完全就是一招空手套白狼。
众人却都没有一点儿的犹豫,全部都表示,愿意出资。
因为琉球到时候要成为大明和西洋交易的中心啊!
在那里占据了一亩三分地,也就相当于是拥有了一个仓库,有了仓库,到时候可以存放很多货物,这些货物卖给西洋,赚取的钱财,足以弥补他们现在的投资。
大家能够坐在这里,那都是有着敏锐的商业嗅觉。
特别是他们知道,跟着朱英混,一天吃九顿,绝对会吃到肉。
一个香水生意,都能够成就一个世家大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