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国法和家规,大明律法高于一切 - 大明:开局朱元璋流落荒岛 - 余秦唐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47章国法和家规,大明律法高于一切

第147章国法和家规,大明律法高于一切  年关之后,皇后诞生皇子,朱英将会登基为帝。

朱元璋去仙岛休养,等到吉日来临,会回来主持朱英的登基大典。

在这期间,朱英已经算是名义上的大明皇帝了。

建立了秘书监以后,确实轻松了不少,再加上,秘书监可以为朱英及时联络六部等官署,比以前让锦衣卫跑腿要方便多了。

秘书监算得上是一个独立的机构,没有什么权柄,只是为朱英跑腿,六部送上来的奏折,经过他们先一步阅读,紧急的奏折,会立即送到朱英面前,六部可以裁决的奏折,会直接送回六部。

这种方式,提升了朱英处理奏折的速度,也提升了大明处理公务的效率。

“杨荣,把这些送去礼部,告诉礼部尚书李原名,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但是家规不能超出国法的法度范围。”

“出了官府衙门,其他人可没有执法权!”

“谁要是违背了国法,管他什么博学大儒,又或者是世家大族的族长,全都要伏法问罪!”

“这就是在藐视大明律法!”

朱英看完了一个奏折,非常生气。

徽州的张家乃是当地有名的望族,族长张缉为了能够和当地的按察使联姻,竟然逼迫自己族中之女,嫁给按察使的儿子。

结果,那女子早已经心有所属,为了心爱之人,直接上吊自杀了。

张缉气不过,以勾引自家闺秀,导致其自杀为由,竟然把那女子心爱之人给抓了起来,最后活活打死。

这在大明其实也很常见,世家大族的大小姐,喜欢上了穷酸书生。

为了爱情,可以不顾自己的生死。

其实,朱英不太推荐这种为了爱情而用死亡作为鉴证。

看起来,确实可歌可泣。

然而生命只有一次,如果那穷酸书生是一个负心汉,是一个渣男,是一个真的只想要勾引一下大家闺秀,好给自己找一个吃软饭的机会的话,当真是错付了。

朱英气不过的却是这张缉乃是如今江浙布政使张绅的弟弟,就因为这一层关系,徽州当地的官员竟然对此事睁一眼闭一眼,美其名曰家法!

家法就可以直接打死一个穷酸书生?

这把国法放在什么位置上?

就因为自己有一个布政使的哥哥,就可以为所欲为,就可以杀人不被问罪吗?

要不是徽州的御史写了奏折,直接奏明此事。

恐怕,这件事情最后也就不了了之。

如果不加以严惩,以后恐怕还会出现更多这样的事情,这叫做官官相护!

朱英批注只有两个字——严查。

然后又吩咐杨荣带话,意思也很简单,那就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大明境内,那就要遵循大明律法。

谁也不能把大明律法当做是一个摆设,就算是张缉有一个布政使的哥哥也不行。

估计也是因为这件事情吏部和刑部那边都拿不定注意,而且影响也比较大,御史送来上的时候,也是通过特殊渠道。

要不然,这份奏折能不能出现在六部,出现在朱英的面前,都不好说。

处理了这一份奏折之后。

朱英继续查阅,一本一本地看,从税收到赋税的情况,再到水泥路修建中遇到的一些意外事故,还有东胶生产的货物运送和销售情况。

东胶已经成为了大明的工厂基地,很多工厂都在东胶建立,生产了货物之后,再运送回大明。

大明也有建立一样的工厂,只不过,大明这边招收的工人,是需要给工钱的。

这一点,是要受到工部的监督和管理。

谁要是不给工人工钱,工人直接就能去当地的工部衙门敲登闻鼓鸣冤。

真要是出现了拖欠工人的工资比较多的情况,整个工厂都会被没收充公,然后再拍卖出去。

拍卖所得的钱财会发放给工人。

在朝廷的威严和严格管理之下,拖欠工人工资的情况少了很多。

而且,在大明境内,也是不存在什么包身工的。

因为所有的工厂都要接受当地御史、工部、都察院的检查,这种检查可能是明察,也可能是暗访。

官员们可是有着业绩的,到了年底,是要进行年终总结的。

那个部门做了那一些事情,比如礼部负责了多少次接待西洋使臣的礼节,吏部对官员升迁以及调查官员的一些规范,今年查出来多少官员违规等等。

相比较起来,东胶之地免费的工人更划算一些。

原材料在东胶那边可以获取,实在是没有的,比如蚕丝什么的,也可以通过商船运送过去。

大明的漕运拥有了船厂建造的几搜货运船,每一天都在往来大明和东胶。

按照货物的重量进行收费,这些费用,一部分用来维持漕运,一部分上交国库,上交国库的一部分,又会给船厂,用来支付工匠们的工资。

在船厂的那些工匠,一般都是世袭,也有爵位,要是掌握了核心技术,可以得到一个伯爵。

这些工匠的工资也都比较高,一天能有五个银币,而技术越高,负责项目越多的工匠,能有八个银币,至于有爵位的工匠,一天十个银币。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