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叮嘱晋王,暗流涌动
第156章叮嘱晋王,暗流涌动 朱棡的想法不错。
大明现在正值强盛之际,就应该一鼓作气,彻底解决漠北的隐患。
两人商讨了一会儿。
朱英则是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对于漠北,他的想法和朱棡多少有一些不谋而合。
当然,关键在于,他更想要统筹兼顾、谋划全局,一个鞑靼还是不够的。
大明的北地科不仅仅只有一个瓦剌和鞑靼,还有兀良哈和高丽。
虽然兀良哈和高丽都已经上表,愿意遵从大明为宗主国,世代和大明交好。
但是这种交好也不过是表面上罢了。
朱英打算在兀良哈建立重城,直接强势打通大明和兀良哈之间的隔阂。
让朱棡带人去北地,在兀良哈靠近鞑靼的地方,建立兀良哈和大明互通的贸易中心,大明和兀良哈的商贾都可以自由进出这座城。
朱棡听完,欣然领命。
他早就不想在自己的封地呆着了。
朱英沉声道:“三叔,有些事,我不得不说,父亲当年突然病逝,二叔又被毒死在王府,还有那宋国公。”
“敌人一直都未曾消失,他们在暗处就像是毒蛇一样盯着我们呢。”
“关乎于自己的生死,还是小心为妙。”
朱棡还以为朱英说的是朱允炆,便觉得朱英多少有一些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却又不好明说。
只能是点点头,回道:“嗯,我知道了。”
朱英看得出来,朱棡多少有一些敷衍,好言难劝想死的鬼,他已经尽力。
……
淮南城有一座白塔寺。
这算得上是有些年代的古刹,在淮南之地颇有盛名。
当初整顿佛门和道门的时候,这一座古刹因为清修戒律,未曾做出伤天害理之事,而被保留下来。
也正因为如此,淮南人觉得白塔寺内的和尚,都是得道高僧,真正修行的佛门僧人。
又因为不少寺庙因为侵占良田,开放香积厨,欺压附近的百姓而被清算,如今一改面貌,成为了官方建立的私塾。
白塔寺的香火,也就更加旺盛了。
夜幕之下,白塔寺内的禅房院内,里间,淮南郡王朱允炆和一身穿锦衣袈裟的老僧,棋盘对坐。
棋盘之上黑白分明。
朱允炆手持白子,轻轻地落下。
白子犹如一条蛇一般盘桓在棋盘之上,随时都可能将黑子全盘吞下。
而黑子却犹如利箭,直指白蛇七寸,互不相让。
朱允炆成熟不少,就藩之后又为人父,举手投足更显稳重。体态也有些微胖了,但面容愈发的儒雅。
“施主似乎有心事?”老僧见朱允炆落下一子,却直接把白蛇的七寸露出来,这盘棋,胜负已分。
朱允炆也没了继续下棋的心思,问道:“大师何以得知?
“您的心不静,手不稳!”老僧淡然道:“往日里,施主总能走一步看三步,今日却稍显急躁,白蛇未成,却总想要气吞天下。”
朱允炆看着棋盘,叹了一口气,回道:“是啊,白蛇未成,却总想要气吞天下,结果一步错,步步错,最终满盘皆输。”
“大师,这世间,当真有走一步看十步,落下一子,已经知晓结局之人吗?”
老僧摇摇头,“如果有,就不会有西汉,更不会有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人的才学终究是有限的,太孙殿下失踪了十年,无人知晓、也无人见证。”
“仅一点,那高产农物利国利民,为何只在太孙殿下出世之后,才带出来?”
“若早几年,如今的大明遍地都是高产农物。”
“也就能够救活那些年因为无粮而死去的百万子民,而不是等到现在,把一切功劳都归于太孙殿下。”
老僧说完,不给朱允炆思考的时间,继续道:“况且,为何懿文太子会刚好于太孙殿下失踪的十年之后身亡,而老皇爷又在皇陵失踪?”
“倘若那高人早就不见,又是何人所为?”
“施主,有时候,眼睛见到的也不一定是真。”
“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或许有一些事情,那都是有人想要让我们见到,而并非我们自己去见到的。”
朱允炆彻底沉默了下来。
老僧说的非常有道理。
这些事情的发展,实在是太让人感觉有一种虚无缥缈。
大明短短五年的发展,远超前二十五年,甚至是就算是盛唐也比不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