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铁铉顺势而为治东南
第199章铁铉顺势而为治东南 重商税。
却并非是打压商贾的发展。
相反,朱英想要把自己从系统那里得到的很多新型的技术拿出来,惠利万民,就需要依靠商贾来实现。
就好比一个香水,还有一个香皂,还有大棚蔬菜等。
朱英不可能直接去组建工厂,再招收工人,然后把技术拿出来,制造出来成品的香水。
最后还要置办店铺来销售,寻找管事,带着香水跑遍整个大明。
他乃是大明的皇上,每天都要日理万机。
根本就没有这个时间来置办工厂和店铺,也不可能招人当管事,帮自己去管理一个工厂,凭借这几个工厂就能养活多少百姓。
他是皇帝,真想要这么做,也不是不可以。
一声令下,工部就可以带着人去随便设置一个地方,建立起来一个工厂,接着招收工人,开始从事生产。
也会有不少商贾表示愿意作为管事,又或者是中间商。
但是这样的结果是一家独大,直接垄断整个市场,导致大明想要出现廉价的香水,想要出现其他样式的香水,想要创新生产技术,就是不太可能了。
唯有竞争,才能有创新。
也只有商贾发展起来,让更多的货物出现在大明的百姓眼前,出现在他们的生活中。
才算是真正可以用系统给出的技术,改变大明百姓们的生活水平。
杨士奇从琉球回到了福州,顺着福州到应天府的水泥路,紧赶慢赶。
这一路,让他感受到了水泥路的方便,也感慨于当今皇上的决断。
水泥路的建设其实看起来多少有一些吃力不讨好,如果是其他的帝王,恐怕根本就没有这个心思。
因为每一天花费的水泥和泥沙,那都是钱,不仅如此,还要给工匠们工钱,以前可都是直接征徭役,一分工钱都没给,直接把运河凿出来了。
大明现在几十万的工人,每人一个月是五个银币,那几十万的工人,一个月下来,差不多快上百万的银币支出。
这是一个非常大的窟窿。
平常皇帝还真的没有这个勇气,敢提出给工匠们发工资的说法。
古往今来,皇上算是第一人。
“这么快就到了南平城?”
杨士奇以前也不是没有走过这条路线,当年前往琉球的时候,他也走过一次。
以前,可是用了差不多一天多的时间,才从福州到达了南平。
而现在,同样是马车,也是这水泥路,却仅仅是大半天的时间!
早上辰时从福州出发,到了下午黄昏之前就到了。
这也太快了吧。
随从的一位马夫,是来自于福州城的人,也是经常负责为官老爷驾车的马夫。
他回道:“大人有所不知,如今从福州到南平城这之间的路,在这之后,又修缮了一次,在这期间,搭建了不少石桥。”
“有了这些石桥之后,我们从福州到南平,快了很多。”
“一般都是早上辰时出发,可以赶在南平城关闭城门之前,到达南平城内。”
杨士奇点点头,下了马车。
没有进入城内,也就感觉不到什么叫做东南沿海城市的发展。
时值初春之末。
昼夜时间长短开始发生变化。
黄昏之下的南平城没有福州那种省会城市那么的繁华,可是当年那个小都城,如今却车水马龙。
因为一个琉球,让福州到应天府这条路线成为了大明经济命脉上的重要一条。
每一天,从应天府等地送达到福州的货物,从琉球运送真金白银到应天府。
如此往复就需要很多行脚商,行脚商随行带的货物,也会沿途消耗掉一部分。
东南兴盛之地,本就是繁华,现在有了这等机会以后,也更加繁华。
平坦的水泥地取代了以前的石砖路,就是人走在这样的路上,也是一种享受。
杨士奇谢绝了南平城的知府盛情邀请,住进了驿馆。
站在五楼楼顶的瞭望台上,可以看到大街上人来人往。
“南平城的发展还算是可以,本就是应天府到福州的落脚点之一。”
“当初,南平城的知府利用这个机会,把南平城的几样特色美食发展壮大,然后又是联合了南平城的商会,对整个南平城修缮了一次。”
“从这之后,更多的行脚商都愿意在天黑之前,感到南平城歇脚。”
“因为在这里,不仅仅可以吃到美食,还可以享受南平城的繁华。”
在杨士奇身边,站着一位身穿蓝色锦衣的中年男子,留着山羊胡,看起来儒雅随和,似乎对这南平城非常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