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重磅回归
顾岑面前堆放着一堆厚厚的资料,这些资料都是关于华夏14号的研究情况。华夏14号与华夏13号是共同研发的,所以上在功能上大致相同。
但是不同的是:华夏14号的驻留时间比华夏13号的驻留时间要长一倍。
同时华夏14号还承载着一个重要的任务——紧急救援。
虽然这两个任务看上去并不复杂,但是却让华夏14号,在设计和施工方面的研究任务就比华夏13号要多上两倍不止!
正因为,华夏14号任务比较困难。
所以才让余院长带领的团队研究华夏14号,而华夏13号由其他研发团队完成,并且正在跟他们同步进行。
华夏14号承担着紧急救援的重任,华夏13号升入太空之后,在遥远的外太空一旦检测到有什么危险发生时,华夏14号必须在短时间内,达到一个紧急救援的目的。
在浩瀚无垠的太空,宇航飞船一旦发生险情,那真的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谁都无法上去进行救援,因此才研发了华夏14号。
就是为了确保,如果华夏13号真的遇到任何意外,地面控制中心便会迅速作出反应,华夏14号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成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点火升空前往目标地点,把我们引航员接回来!
不得不说,在这一方面科学家们思考的很全面了,从各个方面保证了宇航员的安全。
但是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只有等待华夏14号研制成功之后,华夏13号才能飞上太空。
所以余院长以及他的团队所面临的任务重,时间紧!
不仅要完成比华夏13号多的多的研究任务,还要尽量不耽误华夏13号的发射。
这样在时间和任务两方面都有巨大的压力。
顾岑看完自己办公桌上那摞厚厚的资料,将他们整理成一个文档打印出来,将他带到余院长的办公室跟余院长共同进行商讨。
院长看顾岑来了,很是高兴:“顾岑,那么多资料,你这么快就看完了,不愧是你。”
“老师我刚看完资料,看来我们的任务要比华夏13号重的多!”
“是啊,他们驻留时间是我们的1/2,这样他们带的生活物资就只有我们的1/2。”
“同时我们这个华夏14号还承载着一个紧急救援的任务,这些救援物资还要占很大的载重。”余院长眉头越皱越紧,显然他最近在这方面花费的精力很大,但是进展却微乎其微。
“这么高的载重是之前发射航天飞船当中没有遇到过的,我们的动力系统能够承受着这么大的负荷吗?”顾岑由于这段时间一直没在航天院,并不知道华夏14号的研究进度,由于航天飞船是高度机密,所以很有可能已经研究出高效率的动力系统,但是并没为对外公布。
余院长听了顾岑的话,摇了摇头。
他端起手边的一杯滚烫茶水,轻饮了一口,即使这样他嘴角干裂的痕迹也没有减缓。
余院长接着说道:“动力系统还是原来的动力系统,还是无法承受这么高的载重,这也是我们这个团队面临的最大问题。”
看着余院长一筹莫展,顾岑也开始有些着急。
余院长接着对顾岑说:“这还不要紧,由于这个研究任务一直没有进展,导致我们现在的研究进度,已经落后华夏13一大块了,这样下去我们肯定要耽误华夏13号的发射工作。”
经余院长这么一说,顾岑也忽然想到了时间上的问题:“也也说到那耽误发射时间,浪费不仅仅是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更重要的是,现在华夏13号要升空的消息,全世界都已经知道了。”
“如果不能按其发射,不仅会影响我们航天院的信誉,就连华夏国在世界上的声誉也会受到影响。”
余院长点了点头说道:“是啊,这正是我最近一直在发愁的问题,为了解决动力系统的问题,我最近茶不思饭不想,就连做梦都在考虑如何制定方案。”
顾岑听了院长的话也陷入了深深的思索,这的确是一个不好解决的问题。
动力系统别说在航天界,就是在整个科研界都是一个世界级的难题。
顾岑的大脑飞速运转,在他沉思了一会儿之后,他抬头对余院长说道:“老师,我在想,我们可不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出发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提高动力系统这一部分的研究任务仍然保留,这是我仍然是我们的工作重点,另外我们还可以分出一个体系去研究减轻材料。”
“减轻材料?”听了顾岑的提议,余院长若有所思。
他想了一会儿连连点头:“你这个办法不错,我们将航天飞船的质量减轻,不一定非要很高的动力,也可以完成我们的科研任务。”
“没错,我就是这个意思,不仅可以将航天飞船主体的重量减轻,甚至上面的所有材料,包括生活物资以及救援物资都想办法减轻,这样聚少成多,一定大幅度减轻载重那么。”“这样对动力系统的要求就没有那么高了。”
“顾岑啊!还是你有办法,早知道你能想出这么好的办法,早就让你回来了,怎么可能让你出国溜达一圈,担受了那么大的风险,还回来之后还需为体育事业做了一份贡献啊,现在想想,真是有点不务正业。”
听余院长这么说,他赶紧安慰到老师:“别这么想,没关系,之前的那些工作也是对国家有贡献的。”
“更何况,即使是现在回来,我也有信心能够将进度赶回来,让我们和华夏13号同时完成研究任务。”
余院长听了顾岑的话信心百倍,因为他知道他这个学生可跟其他人不一样,说到肯定能做到。
这么多天以来,一直在院长头顶的这片乌云终于开始散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