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郭振山:没搞错吧?一天之内?
同时在顾岑的脑海中,已经明确了一个研究方向。就在这时,郭振山博士也赶到了。
到了顾岑的办公室,顾岑没有时间跟郭博士再进行过多的客套和寒暄,直接把自己所需要的材料以及性能指标给郭振山大致讲了一遍,并且提出了他的想法。
“郭博士,我们节省时间,直接开始吧!”
郭振山也是干实事儿的人,一听顾岑这么一说,没有觉得不舒服,反而觉得顾岑跟自己是一样的人,顿时拉近了距离:“我也是这么想的!”
顾岑继续说道:“郭博士,您看您现在这个材料主要就是以减轻为主,强度抗压很高。”
“而用在我们航天材料当中,不仅这两个指标要达到,同时还要有一个抗温性能。”
顾岑一边说一边在材料上给郭振山讲解着:“而我考虑是不是可以在这个材料当中引入一个抗温基团,这样就能提高它的抗温性能,但是引入一个其他基团务必要升高它的分子量,那么就会使质量更高!”
说到这里,顾岑抬头看向郭振山:“现在我还没有更好的办法,郭博士,您看您有什么想法?”
郭振山博士先是吃了一惊,因为这种减轻材料这个方向,他研究了近三年,而眼前这个年轻人就在这么一会儿的时间内,居然就把这个材料已经全部吃透了。
而且据他所知,这个年轻人并不是搞材料专业的。
但是又想到顾岑的经历,曾经研制过超快飞秒光纤激光器,还研究过光刻胶,想想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于是郭建山博士回答到:“顾教授您的想法很不错,的确引入高温抗高温基团可以解决这个办法,但是会提升质量。”
郭振山果然从自己多年的研究经验中,总结了一套非常适用的办法:“但是我们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出发,引入一个分子量较小的抗高温基团,这样即使提升质量,提升的幅度也不会特别大。”
听过郭振山的话,顾岑受到了启发,沉思了一会儿,又在资料中翻找了一会儿,说道:
“那我这样想可不可以?加入一个芳香族的大侧链基,这样可以形成一个环状,不仅仅让化合物本身的结果更加稳固,原有的材质还能有更大的体积,这样从某种程度上说就减少了质量,降低了密度,还能同时兼顾抗温性和抗强度。”
顾岑说完,郭振山皱了皱眉,陷入深沉的思索,在他的脑海中将顾岑的这个方案大致的演示了一遍。
最后,郭振山深吸了一口气,他没想到眼前这个年轻人在这么短时间内居然想出这么好的办法。
自己当年在研究这个材料的时候并没有将抗温性能考虑进去。
但是以自己的知识储备,在华夏国也得是数一数二,没想到顾岑居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想出了一个自己从未想到的方案。
郭振山点了点头说道:“这的确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但是这个方法有一个问题就是工作量很大,那么需要的时间肯定会很长!”
“您之前不是说现在时间紧迫,做的这个实验至少要两周的时间。”
“两周??”顾岑想想这肯定不行,现在别说两周了,他只有两天的时间。
于是他又思考了一会儿,跟郭振山说道:“郭博士要不先这样,您看行吗?”
“您帮我把所有可以做到刚才我说到那种功效的官能团都查找出来,然后尽快调到最好的实验材料,我去用超级计算机算一下,设计一个复杂正交实验,再用矩阵算法做一下改良。”
“这样会尽量把实验量缩到最小,然后等一会儿我会跟老师说一下,把现在所有可以用的人手都利用上,然后我会还会跟华科院那边联系,让他们帮我们分担一部分工作量。”
郭振山一看顾岑安排的如此井井有条,头条理清晰。
于是他也点头附和道:“我一会儿也给魔都打电话,让我们公司实验室里可以用上的人手也分担一部分工作量。”
“好的,那就太感谢了,这样我们把所有工作量分到三个战场去完成,再加上优化改良,我想尽快在一天之内出一个大致方案,最后我们再用一天时间,就是为解决其他的问题。”
“时间紧任务重,郭博士这次辛苦你了!!!”
郭振山连忙摆手说到:“不辛苦,不辛苦!只要能为我们国家作出贡献,我们都义不容辞!!”
说罢,郭振山和顾岑都开始投入到自己的工作当中。
郭振山来到顾岑的电脑前,噼里啪啦的开始敲击着键盘,不愧是国内最顶级的减轻材料专家,这几年的研究也给郭振山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广阔的知识。
很快他就把所有可以用来合成的,带有芳香族或苯环的,全部的材料全部归纳出来。
因为合成反应变数很多,他也不敢保证哪一种材料就肯定不能用,所以他事无巨细将所有他能查到的材料全都列出来。
看着长长的列表,郭振山暗自叹气,足足有100多种,如果顾岑安排得当,至少也得在3-4天之内搞出来,如果中间稍微出了一点差池,那么实验时间至少要延长到一周以上。
郭振山并不知道系统任务的事情,只知道现在华夏14号的研究进度严重滞后。
但是在他心里会觉得,一周时间也是可以接受的。
于是他慢条斯理的给魔都那边打电话,准备安排做一些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