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致命的催化酶 - 大国重器之科研新秀 - 用户12231237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54章致命的催化酶

李雨晴毕竟是专业的科研人员,尽管顾岑的离开让她非常伤心。但是忙碌又紧张的日程安排,让李雨晴暂时忘掉了伤痛,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当中。

李雨晴不愧是一流的科研人员,她用最短的时间制作了光刻胶合成方案。

并第一时间交到闫院士的手中,闫院士是看着这套近乎完美的实验方案,点了点头微笑着赞许到:“不错!这才是我老闫的学生!”

获得闫院士的肯定,李雨晴并没有飘飘然,而是继续征求闫院士的意见。

“老师,您再看一下有什么需要改正的,我马上去改!”

“哈哈哈,哈哈……不用,不用!这么好的方案,还有什么需要改的?就按照这个方案实施吧!”闫院士满意的哈哈大笑。

“你这个方案可非常科学、高效,按照这个方案执行下去,我看用不了半天就能将光刻胶研制成功了。”

“好的,那么我马上就去安排。”李雨晴说完离开了闫院士的办公室。

在她离开的时候,再一次路过顾岑曾经使用的那个小小的办公室。

看着空荡荡的办公桌,李雨晴心里空唠唠的,顾岑刚刚回航天院两天,李雨晴却感觉仿佛有两个世纪那么长。

他们在一起相处的一点一滴,一幕幕的在她脑海中重新浮现。

那天在裂解实验室,她焦急懊恼却又毫无头绪,顾岑犹如盖世英雄从天而降,帮她从困境中解脱出来。

第三套实验方案屡屡失败,她在放弃的边缘纠结彷徨,顾岑的建议犹如一道阳光照见她阴云密布的世界,给了她一丝希望。

等待试验结果时,她犹如热锅上的蚂蚁,焦急烦躁,可她看到另一只蚂蚁也像自己一样,毫无方向,到处乱撞乱撞时,她的心就不在孤单。

李雨晴是个工作狂,她在办公室里熬过无数个通宵,可只有那一晚有人陪伴……

其实相处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可是每一次都刻骨铭心,深深的落入李雨晴的脑海中。

李雨晴使劲的闭上眼睛,用力的晃晃头,似乎想要把这些记忆从头脑中甩出去。

因为她知道,此时此刻还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去完成,有更加艰巨的任务等待她去攻克。

李雨晴平静了一下情绪,稳步走回了自己的办公室,按照刚才给闫院士过目的实验方案,开始制定下一步合成计划。

日子犹如白驹过隙,一周的时间转眼之间就过去了。

华科院的实验室里一切都按照李雨晴的计划,有条不紊的执行着,平稳而有规律。

可是,一个小小的插曲却打破了这个看似湖面的平静。

只见刘工急急忙忙的来到李雨晴的办公室:“雨晴,你快来看看这个反应,按照化学方程式和以往的实验数据应该16小时就合成出来成品,可是现在已经24小时了,还是没有任何变化!”

李雨晴知道刘工的能力,如果不是非常棘手的问题,他不会来找自己。

于是李雨晴赶紧站起身来,跟着刘工一同来到了实验室。

为了防止实验出现失误一般一台实验会安排2~3个平行实验。

而今天的这台实验一共三个平行实验,都完全没有任何变化,说明反应根本无法进行。

李雨晴微微皱皱眉,反复的核对了方程式和药品,在大脑中迅速的搜集着相关的知识和理论。

她思索了半天,实在没有更好的办法,然后就对刘工说到:“那就换一种催化剂吧,采用酶类催化剂。”

“我回去再查一下资料,尽快选用选出几种适合的催化剂,尽量不要耽误进度。”

刘工点了点头:“好的,我们这边也查一下资料,尽量不要耽误进度!”

李雨晴离开了实验室,一边朝自己的办公室走,去一边思索着刚才的反应。

她仔细重新思考了一下实验过程,觉得有必要跟闫院士汇报一下,看看闫院士会不会有什么办法,最好不要耽误实验进度。

闫院士一看李雨晴来了,就知道肯定是实验上有什么问题。就赶紧给她拉过一个凳子,坐在自己的旁边。

李雨晴把刚才在实验室的经过大致向闫院士叙述了一遍。

闫院士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最后轻轻的叹了一口气:“这个问题我以前遇到过。”

“这两种原材料看上去很容易进行反应,但其实就是由于反应过于迅速会产生逆反应。”

“所以并不是没有生成目标产物,而是生成的太快又分解了。”闫院士一边给李雨晴讲解着实验原理,一边在电脑上找着过去的实验资料。

“那最后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李雨晴不解的问道。

闫院士回答道:“当时我们也试验了很多种催化剂,首选就是酶类的催化剂。”

“当时我们大概做了100多所实验,最后又选出一种催化酶,效果非常不错,但是……”闫院士没有说完,欲言又止。

“但是怎么了?”李雨晴非常好奇。

“但是加入这个催化酶之后就不可避免的有一个副反应,产生了剧毒气体,我们当中有一个实验人员,因此,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闫院士悲痛的把这个故事讲完。

“啊!”李雨晴惊讶的有些失声了,她晃了一会儿神儿,仿佛又想到了什么,赶紧问闫院士:“那最后这个反应还有别的办法可以进行吗?”

闫院士轻轻摇着摇头:“没有了,这件事情对我的影响太大了,我也反复的查过相关资料。”

“我们当时一同做实验的其他人,也不甘心自己身边的同事就这么白白的牺牲了,所以我们疯狂的查资料做实验,将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也没有找到一个好的办法。”

“那怎么办啊?”李雨晴没了主意,她以为有了化学式前面就是康庄大道,没想到并不是一路坦途,还有这么多的波波折折。

久违的失落与伤心再次萦绕在李雨晴的心头,忽然一个身影从她脑海中划过,她兴奋地跟闫院士说:“老师,要不我们再把顾岑请过来吧,他肯定有办法!”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