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崭露头角 - 大国重器之科研新秀 - 用户12231237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46章崭露头角

第二天一早,顾岑就按时出现在了闫院士的办公室。闫院士见到顾岑按时到来十分开心,赶紧起身迎了上来对顾岑说道:

“非常欢迎你来到华科院,等一下我们先简单召开一个会议给你介绍一下项目的大致情况。”

“然后我就亲自带你到我们的实验室看一下,现在项目已经开始运行了,所以大家都在紧张的工作当中。”闫院士兴致勃勃的给顾岑介绍着。

“由于项目在研期间,所有的参研人员不便离开华科院,所以我们中午就在员工食堂,简单的给你做一个欢迎仪式,请你一定要谅解。”闫院士脸上露出了一点歉意。

顾岑也连忙点头说:“嗯,理解理解!这个我很理解。

“我也是科研人员,项目开始运行,一切以项目为主导。”

顾岑为了不让闫院士尴尬,赶紧提议道:“那我们现在就去开会吧,我也十分的迫不及待。”

看到顾岑的这股干劲儿,闫院士是也不由的暗自佩服:“这的确是一个执行力超强的年轻人,难得的人才!”

闫院士带顾岑来到了会议室,里面已经坐满了参加这个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以及骨干科研人员。

会议室的主位留给了闫院士而言,院士的旁边还有个空位是留给顾岑的。

这次会议主要也是让顾岑跟大家见一面,互相认识和了解一下。

闫院士是坐好后首先向大家介绍了一下顾岑:“这位就是航天院的顾岑,我国刚刚研制成功的超快超快飞秒光纤激光器项目负责人。”

闫院士在掌声中,继续说道:“我请他来呢,主要是给我们的项目把把关,提出一些方向性的建议。”闫院士是有条不紊的介绍着顾岑。

这期间顾岑在整间会议室扫视一圈儿,他注意到这里的氛围跟航天院完全不同,航天院会有人对他纷纷不平,也有人对他十分敬佩,每个人的情绪点都高低不一,而这里的研究人员仿佛有一个标准的面部表情,就是漠不关心,最终要的是士气低落!

他们并不关心顾岑的到来,甚至也不关心顾岑这个人,只是例行公事的在听闫院士讲话。

这时顾岑注意到了,坐在他对面的一个女人。

看上去年纪不大,跟顾岑年龄相仿。

首先这个人出现在这个会议室当中,就说明她在这个项目当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其次她这个位置,也是紧挨着闫院士,说明她在这个团队中的位置仅次于闫院士时。

如此年轻的一个女人,在这么重大的一个项目当中,担任着如此重要的一个作用!

顾岑也觉得这个女人不简单。

当闫院士时介绍完顾岑之后,就开始挨着介绍在座的每一个科研人员。

果不其然,第一个介绍的就是这个对面的这个女人。

她叫李雨晴,是这个项目的第二负责人,也是闫院士的学生。

跟顾岑不同的是,李雨晴从小在国外长大,在y国建桥大学读书,读书期间回国参加闫院士士的一次演讲活动。

会后,她问了闫院士一个问题。

而这个问题正是闫院士巧妙的设计在这个演讲当中的。

当时在场数千人,只有李雨晴一个人提出来了。

于是闫院士是独具慧眼,将这个当时还是小女孩的李雨晴招入到自己的团队当中,尽心培养。

李雨晴也不负所望,短短几年的时间就已经成长为一个可以独当一面的科研骨干。

在整个项目当中,李雨晴主要负责协助闫院士管理科研团队。

同时她还有一个艰巨的任务在身就主要负责绘制光刻胶的化学式。

一听说李雨晴负责光刻胶的化学式,顾岑立马来了兴致。

顾岑知道如何巧妙的将化学式推送给这个团队,重点就在这个女人身上。

所以在今后的日子中,无论他愿意与否都要跟这个女人搞好关系,然后再想办法一点点的将这个化学式渗透给对方。

随后就由李雨晴向顾岑介绍了一下,现在整个科研项目的进展情况。

首先光刻胶是一种在芯片上快速刻出电路的一种胶。

而它的难点在于在光闪过的时候立即融化,而当光闪过之后就立即凝固,这样才能在芯片的表面,快速的刻出所需要的电路。

而它的难点就在于它的熔点与凝固点之间的温度差,必须要小,而且要精确到光闪过的温度。

所以华科院在前期的工作重点,就在寻找一种熔点和凝固点之间温差小的原材料。

听完李雨晴的汇报,顾岑暗自点头想着,果然是国际一流的团队,整体的研究方向是没有问题。

只不过他们想找到这种原材料是难上加难,这种原材料需要刻意的合成。

而顾岑也清楚的知道,此时此刻他不能提出这个意见,要在今后的工作当中将这个想法毫无痕迹地渗透给李雨晴。

会议结束之后,所有科研人员都回归到自己的科研岗位,而闫院士开始带领顾岑参观实验室。

闫院士是一边走一边给顾岑详细的介绍了每一个实验室的任务、功能和主要的设备。

而当他们走到裂解实验室的门前,看到里面的人都在忙碌的工作着,而李雨晴也在他们当中表情凝重,好像是遇到了什么问题。

顾岑一看就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这样如果他能很好的把握住,这次机会就会拉近与这个女人之间的关系,以后才能找机会将这个图纸渗透给李雨晴。

于是他跟闫院士提议进去仔细参观一下,闫院士也很想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看是不是自己能解决的?

李雨晴看闫院士走了进来,也赶忙过来跟闫院士是汇报现在的情况:原来是需要从一批原材料上面裂解出一个大侧链基团,而整个实验室的全部工作人员已经工作了近16个小时。还是没能将这个大侧链基团裂解出来。

如果再过10个小时还不能裂解出来,这批原材料就要过期了,而原材料的采集地是在国外想要再取一片原材料就要两周以上的时间。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