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强势迎合,上门请教
“郭叔叔,你刚才说,南唐境内那里,最先有人打着小侄的旗号造反?但不知那带头造反之人到底是谁?”
卢青问出了最关键的一个问题,也是与他切身干系最大的一个问题。
郭从义低头想了下,接着说道,“据说是一个叫杨溢的人。”
“杨溢?”卢青缓缓摇了摇头,表示从来没有听过这个名字。
“实不相瞒,郭叔叔,小侄几年前行遍天下,南唐那个地方也曾多次经过,但从来都没有接触过这么一号人物,更不可能与此人有过任何瓜葛!
郭叔叔是不是记错了?
此人到底什么来历?”
郭从义认真的答道,“郭某也不相信贤侄会对我大周有什么危害,是以,这件事情,郭某还特别打听过。
这个叫杨溢的人,据说常年居住在岭南一带。
岭南原本是南汉的势力范围。
后来却被南楚吞并了。
不过很快,南楚又被南唐打残,变得四分五裂。
而那个杨溢,就在南楚政权崩溃之后,突然间短时间内于岭南崛起,并且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如今南楚境内几乎最强的一股力量。
杨溢崛起之后,好象和南唐政权有着深仇大恨一样,时不时的就带人进入南唐境内大肆骚扰。
尤其是最近几个月,杨溢此人更加活跃。
传言此人信奉摩尼教,并且得到了真传。
于是在岭南一带大肆传播摩尼教,专门吸收一些对南唐政权不满的贫苦百姓,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号,旗下将士越聚越多!
更是在最近两个月,又突然打起了贤侄的旗号,以摩尼教同门的名义,发誓要为贤侄向大周讨个公道!
也就是从那个时侯起,契丹,南汉,吐蕃等地一夜之间好象彼此商量好了似的,同时打起了替贤侄你讨回公道的名义,向大周边境地区发难!
此后,郭某镇守的这庆州一带也发生了吐蕃纠集党项遗民造反一事,郭某这才带兵阻击,没有再继续关注南唐那边杨溢的消息。
贤侄,郭某也曾记得,你好象是摩尼教的大慕阇吧?
也许就因为这个原因,才让那杨溢趁机打起了你的主意。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你可要小心了。
如今我大周境内对你的议论不太有利。
有些人还真的相信了某些人关于你和那杨溢的传言。
再加上如今大周境内烽烟四起,如果不能尽早平息这些战乱,恐怕舆论会对你越来越不利的!”
听完郭从义的这番话,卢青总算明白了大概的经过。
原来,这一切都是那个岭南的杨溢搞出来的!
而且还是因为他曾经是摩尼教大慕阇一事引起的!
此后又因为吐蕃,契丹和南汉等地因为某种个人私利,又把这个传言扩大化了,趁机想从大周得到一定的利益!
“不对呀!”卢青突然想起一件事来,“郭叔叔,小侄早就主动放弃了那摩尼教的大慕阇身份。
这件事就连官家也是知情的。
当时小侄是当着官家的面,亲手毁掉了那摩尼教大慕阇的令牌的。
既然如此,官家应该不会相信小侄与杨溢一事有关哪?”
卢青越想越迷糊。
以柴荣的智慧,应该不会中了别人挑拨离间之计吧?
可为什么又任由别人栽赃他卢青与各地叛乱有牵连呢?
甚至还因此派出皇卫对他围追堵截的!
听了卢青的说法,郭从义也一脸若有所思的样子。
只不过,可能是因为郭从义常年在朝为官的原因,尽管他想到的某种可能,也不敢轻易对官家的心思胡乱猜测和非议,是以,郭从义嘴角动了动,最终还是闭上了嘴。
卢青实在弄不明白,柴荣到底玩的什么套路,到底又对他卢青存的什么心思!
明明知道他卢青不可能与人同流合污,搞出对大周不利的事情,却又偏偏派出大批皇卫守侯在荻水镇那里,好象专门要等侯卢青回来自投罗网似的!
不过,转念间,卢青就放下了这令人头疼的问题,思路又回到了事情的根本上。
“说到底,这些事情都与小侄有了牵扯。
如果不能平定这些叛乱,恐怕小侄就算浑身是嘴,也解释不清了!
既然如此,那不如就让小侄亲自来解决这些麻烦吧!
到时侯,一切恢复正常,相信那些有关于小侄的流言,也就不攻自破了吧!”
郭从义闻言,瞪向卢青,“你小子到底想干嘛?该不是要胡闹吧?”
一旁的巨石族长等人也静静的看着卢青。
卢青则轻笑一声,冷冷的说道,“据郭叔叔和三十六党项族长所说,那吐蕃,南汉,契丹,还有岭南的杨溢等人,不是都打着小侄的旗号,要替小侄出口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