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从义上表,笑中谋算
八月初,正是大周三年一度的科举试期。南唐与后蜀进贡的钱粮还没有到位,柴宗宜前往野鸡谷也没有回来,趁此期间,柴荣亲自主持了详覆。
详覆,也就是后世所说的殿试。
五代时期的入仕途径多种多样,比如入幕,荐举,辟除等等。
像赵普,王朴就是通过入幕和荐举入朝为官,并逐步坐上高位的。
但这样得来的官位,往往不会受到同僚的尊重。
比如李谷和已故宰相冯道以及郑仁诲,就是正宗的通过科举入仕的。
因此,最受人信服的,还是科举一途。
中原虽然连年战乱,但科举却几乎没有断绝,除非赶上了中原朝廷更替,比如后晋被后汉刘知远所篡那一年,科举延后一年。
不过,也正因为中原朝廷更迭严重,十几位皇帝都是由武将登基,因此,数十年来,中原重武轻文现象极为严重,即便举办科举,每年中第者也是聊聊。
柴荣登基之后,情况稍有改善,重视在士人中选拔人才。
可惜,显德三年这一科,礼部放榜之后,也仅有十六名进士及第,有资格进入详覆。
而柴荣主持的详覆,出的题目只有一个,那就是《北伐平边策》。
三天时间的考核,最终令柴荣满意的,只有李覃,何曦,杨徽之,赵邻几这四个人,其余十二人全部放归回乡!
大周平定南方的后蜀与南唐之后,百废待举,正需要人才来管理地方,于是,柴荣又和王朴,王溥,范质等人连续数天商议将四人下放到地方历练。
这样一来,近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
就在这个时候,郭从义的奏表终于到了京城。
“臣横海节度使郭从义启禀陛下(奏章上的称呼,不能叫官家):臣闻陛下平定江南,恐北方边境有契丹犯境,于七月中旬前往永宁城巡查。
不想,永宁军使周永胜贪赃枉法,虚报兵员和战损,致使边城永宁军械库空虚,军士只有七百,况且皆有老弱,年纪最小者都已近五旬!
臣一怒之下斩杀周守胜以正军威。
然契丹边城宁州刺史王洪趁机带领三千铁骑,意欲在漳河架桥,进犯永宁。
臣当时身边只有二百亲兵,外加永宁城老兵七百,料非敌手,只得遣散城中百姓,意欲与永宁共存亡!
凑巧世侄卢青带领商队路过永宁,发明盾光阵,带领臣二百亲兵和七百老弱,一举击溃来犯三千宁州铁骑。
此战斩杀宁州刺史王洪,全歼三千敌军,获良马二千七百余骑,而我方无一人伤亡!
获此佳绩,自然世侄卢青当居首功,不过,永宁七百老兵悍不畏死,臣请批准七百老兵卸甲归乡,并给予他们在永宁树碑立传,以彰其功!
经此一战,宁州空虚,臣已率兵进占宁州,督建战船,并陈兵瀛,莫二州附近,等待陛下圣意!
倘陛下允准,请臣与义武节度使两面夹击,当可一举夺占瀛,莫二州!
另,永宁军使周永胜贪赃,臣有失查之责,伏祈陛下降罪!
臣郭从义顿首再拜!”
朝堂上,当郭从义的表章被当堂念完之后,柴荣大喜过望!
“永宁军使周永胜贪赃误国固然可恨,不过郭从义郭卿家能够及时监察补漏,并冒险宁城,可将功补过!”
“最让朕意想不到的是,卢先生适逢其会,再立新功,竟然仅以区区二百精兵外加七百老弱,就全歼三千宁州铁骑,而且几乎没有伤亡!
这等战绩,实难想象!
可惜郭卿家在奏章中语焉不详,没有说明那盾光阵到底有何威力。”
“郭卿家能够抓住战机,攻占宁州,为我大周北伐清除漳河障碍,实为大功一件!”
“传旨!令义武节度使孙行友即刻陈兵深州,与郭卿家对莫,瀛二州形成两面夹击之威慑!”
“传旨成德,安国,昭义,建雄四镇节度使,陈兵北汉边境,防止北汉骚扰!”
“郭卿家已经缴获宁州近三千良马,侍卫亲军都指挥使韩通,担任北面行营前军都布署,即刻点兵,率水陆两军先行出发,先行与郭卿家和孙行友会合,拿下莫,瀛二州!”
“宣徽北院使向训为京城留守,三司使张美为大内都布署兼北面行营转运使,负责北伐大军后勤补给!”
“殿前军都虞侯赵匡胤,枢密院副使王朴,你二人协力筹措北伐事宜,待晋王购马归来,大军即刻出征!”
大梁城东,赵府。
赵匡胤,赵普,李处耘,罗彥环,王审琦,石守信,刘守忠,王政忠等一干将领齐聚一堂。
“南征一战半年有余,众兄弟不负平生所学,建功立业,得偿所愿,来,干!”
赵匡胤单脚踏在椅子上,豪爽举杯,一饮而尽。
然而,在座诸将,却几乎同时将目光投向了唯一文士打扮的赵普身上,端着酒杯,一言不发。
“唉!”
赵普长叹一声,起身拱手作揖。
“敢问虞侯,在军功上,虞侯自认为所获军功与那晋王宜宗相比如何?”
赵匡胤眉头微皱,“晋王年轻有为,不到二十岁就为官家立下赫赫战功,赵某自然敬服!”
“虞侯此言差矣!”赵普摇了摇头道,“那宜宗不过是仗着其师父,那位卢先生而已。
如果没有卢先生,那位晋王爷不过就是个绣花枕头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