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提亲
三天之后,商队从临淮镇登岸,正式踏上了南唐国土。因为周宗的缘故,莫家商队在南唐家喻户晓,所经各处州县,无一阻滞,十天之后,终于到达江宁府。
江宁府是南唐都城,下辖十四县,其中上元和江宁两县为江宁府中枢,最为繁华之地。
其实,自临淮上岸之后,卢青就已经感觉到,淮河两岸的明显不同。
一路走下来,穿州过县,看到的是,百姓安居乐业,物阜民丰。
中原地区数十年来战乱不止,民生凋敝。
而江南地区,却正好相反。
数十年的时间,南唐国力日盛,江宁府更是早已取代了长安和东京,成为最繁华富庶的城市。
从来没有到过江南地区的柴宗宜,小晴儿,李凤儿和毒刺队员们,好象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般,展现了他们无比伦比的好奇心。
“哇!这个季节还有花开,真漂亮!”
“晴儿快看,那里有卖小糖人儿的!”
“锦哥儿,你闻到没有,好香的烤鸭味儿呀!”
“老大,前面有唱曲儿的,可好听了!”
眼看就要到家了,莫三娘虽然归家心切,但还是尽量保持着笑容,给李凤儿等人充当着尽职尽责的向导。
相比之下,卢青反倒淡定的多了。
江宁府,也就是后世的南京,他不止逛过一次了。
紫金山,雨花台,秦淮河,夫子庙,玄武湖等等。
卢青更在意的,是走过的路线图,以及沿途的民风人情。
“三娘,你家距离这里还远吗?”
卢青的问话,总算把莫三娘从李凤儿等人的纠缠中解放出来了。
“原本我们是住在周相公府上的。
不过后来家父年迈,就在燕雀湖边置了座宅子,大约还有二里就要到了。”
近乡情怯。
尤其是这一次回来,莫三娘不知王建封一案,是否真的会连累到莫家,心中忐忑不安。
再加上她和卢青之间的关系,也不知道能不能得到父亲和周相公的允准,更让她多了几分焦虑。
卢青把巴图,柴宗宜,李锦和程钧等人全部安排在了扶风客栈之中,只带着李凤儿跟随莫三娘到了燕雀湖边的莫家宅院。
莫家虽是周宗家臣,但从宅院的规模不小,占地十余亩地,一派豪门大户之相。
除了供莫家护卫居住之外,大部分都是用来存放货物和车马之用。
也多亏了莫家近二十年来替周宗劳心劳力,方才挣下了这片家业。
莫虎先一步通知了莫老爷子,因此,当商队到达之后,五十余岁的老爷子莫谨言带着管家和家丁,早早等侯在外。
莫三娘下了马车,在彩儿的搀扶下,疾步走到莫老爷子面前,“爹爹!”
莫老爷子右腿明显有些残疾,拄着拐杖迎上一步,抚着女儿的长发,眼睛已经湿润了。
“快两年了!三娘这一次走的时间太久了!
西域这条商路实在太危险,要不是为父身体不好,真不想让你冒这个险哪!
唉!
也怪你那个不成器的哥哥,整天不务正业,又不愿意跑商,苦了三娘啦!”
“能为爹爹分忧,女儿一点不觉得苦。”莫三娘也擦了擦眼睛,继而担忧的问道:“爹爹,女儿在开封府遇到了周相公家的小舅爷钱敬轩。
据他所说,女儿先夫家出了事,被朝廷治了重罪是吗?
女儿毕竟曾经是王家媳妇,深恐牵连到父亲和周相公,所以日夜兼程回来,就是想看看事情到底怎么样了?
如果朝廷要深究,女儿绝不连累父亲和周相公,愿意一力承担!”
“傻孩子!”莫老爷笑着摇了摇头,“王家的确犯了重罪,不过,周相公已经花了大价钱,将你和王家的婚约赎了回来。
再说了,你又没有真正嫁入王家,怕的什么?
至于小舅爷钱敬轩,唉!别理他就是了!”
莫三娘闻言,总算松了一口气,转过头来给了卢青一个安心的微笑。
莫老爷子见状,这才注意到跟在后面的卢青和李凤儿二人。
卢青既不是护卫装束,李凤儿也不是侍女打扮。
而莫三娘刚才那深情的神情,又怎么可能逃得过经商半辈子的莫老爷子的目光呢?
“三娘,这两位是——”
卢青与李凤儿同时上前一步施礼道:“小子卢青(李凤儿)见过莫伯伯。”
莫三娘借机介绍道:“爹爹,凤儿妹妹是女儿在途中遇到的好妹妹。
卢郎自己也经营一支商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