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千佛寺(二十五)
王怜花刚一走出石窟,不由得伸手紧了紧身上的狐裘。
他抬头仰望夜穹,忽然想起一句古话――大事若起,天兆降。
否则,为何方才还是绵绵细细的小雪,此刻竟大到了漫天呢?
漫天风雪中,王怜花一边朝“风波亭”的石碑走去,一边笑吟吟地想着――也不知这即将发生的大事,是出于何人之手?是无心上人,赵碧穹,暗中埋伏的杀手……还是我自己呢?
有此疑问,并非是他毫无计划谋算,而是他太过纵性,下一刻会做出什么连他自己都不清楚。
如此诡变的心思,漫不经心的脾性,注定他喜欢猜不透的事,与猜不透的人,大抵沈浪也是如此。
因而,他俩便一个钉子一个眼,一个槽子一个栓地凑到了一处。
当他到达石碑下时,无心上人等人早已等候在侧。
王怜花瞧着立于赵碧穹身后的两人,眼波一动,若有所思。
赵碧穹会带上云出岫,本是预料之中,可竟然还带上了他一贯无视的王火烧,便令人玩味万分了。
云出岫抱臂而立,神情还是那般冷漠高傲,即使众多江湖前辈当面,也没能让他的唇角有一丝牵动的笑影。
沉黑双眸,只是定定地望着赵碧穹。
而王火烧似乎对自己能被赵碧穹带上,觉得甚为惊讶,显得十分局促不安,缩在赵碧穹身后,既不敢靠太近,又不能离太远。
见王怜花到来,如同看到亲人一般,赶忙冲他挥手,露出一副傻兮兮的灿烂笑容。
身旁,云出岫凌厉一眼冷冷瞪来,令王火烧笑容一僵,手又讪讪地缩了回去。
王怜花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笑的更加奇妙了。
他同王火烧点了点头,目光投落在病老叟后背背着的药箱上。
那药箱四四方方,体态甚大,足足能装进一个七八岁孩童。里面不知存放了多少东西,竟将病老叟原本挺直的脊背压的有些微驼。
王怜花笑问道:“你背这么大个药箱做什么?”
“难不成要我们把药材当饭吃?”
病老叟冷哼一声,道:“你这小孩知道什么?”
“老夫天南地北,四方行医,不知闯过多少险滩恶浪。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
“我这箱子里装的可不只是药材,还有许多保命的玩意儿。”
“等到你沦落险境,叫天天不灵,叫地地地不应之时,就知道一块小小的糕点,甚至是一截小小的木炭,有多重要了。”
说罢,伸手一指无心上人,道:“你若觉得我背的东西就奇怪了,道长肩上扛的那玩意儿,不得惊出你的眼珠子来?”
王怜花扭头看去,见无心上人肩上,竟扛着一根七尺来长的圆木,看模样足有五六十斤。
如此重物在身,他依然身姿笔挺,傲然风姿不减分毫。
王怜花不禁弯起双眸,抚掌而笑:“好极好极,你带了干粮,他就带了柴火。”
清亮的瞳眸不住地在众人身上扫视。
聂巧巧奇怪道:“你在瞧什么?”
王怜花笑道:“我要找找看,你们谁的身后还背着一口铁锅。”
众人一边说笑,一边往断崖边走去。
临崖而立,赵碧穹背起双手,隼利的眸光落于崖底。
入目之景令他瞳孔微张,心中一震。与此同时,立于他背后的云出岫与王火烧,齐齐发出一声惊叹的抽气。
赵碧穹终于知道,为何众人不在白日寻找出路,偏要等到夜晚,闯过那群“鬼怪”设下的杀局,才能寻到前行之途!
苍莽夜穹之下,山涧间依旧烟雾缭绕,云气茫茫。
由于夜幕浓黑,滔滔云海不同于白日里的波澜壮阔,被夜色染的一片沉黑黯淡。滚滚乌云填满了山涧深壑,摧压着断崖峭壁,仿佛将令群山崩塌。
然而,在这沉沉黑云之下,竟能看到两条荧绿光芒在云中游弋。尾连断崖,首没云间,宛如云中藏龙,静待冲霄之刻。
赫然是白日所见的那两条铁索!
――它们竟会在夜晚发光!
赵碧穹坚毅的脸上,忍不住露出一丝惊异,不待发问,身旁一声轻笑传来。
王怜花同样垂眸而望,悠然笑道:“看来那两根铁索上,浇筑了一层混合着萤石粉末的铁汁。”
赵碧穹深吸一口寒气,轻叹道:“真是大手笔啊!”
眼中闪过一丝凝重:“非是心中有大沟壑,大野心之人,焉能如此?”
王怜花轻笑道:“富可敌国,却挥金如土,智计高绝,但狠辣阴毒,手底无数能人异士为之卖命,心比天高,欲吞山河……与这样的人为敌,你怕了吗?”
赵碧穹神色肃然,凛冽的风雪吹来,片片如刀锋剜割人脸。
向王怜花投去淡淡一眼,忽地翘起嘴角,眉目不凛,却狂傲逼人。
哈哈笑道:“不,这让我更想饮他的血,啖他的肉了!”
话音刚落,耳畔传来无心上人号令。
“我们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