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枯荣谷与锁龙井(十六)
起风了?
智苦微微一怔,这密闭的石窟之中,哪里能有风?
不待疑问脱口,大风骤起,呼啸而来。
智苦素青僧袍被吹的猎猎作响,沈浪高束于脑后的墨发,宛如游龙一般漫卷于风中。
沈浪合上双眸,唇角牵起一丝柔和的弧度,安闲的,散漫的。纵使面色苍白胜雪,也挡不住那洒脱的风致,宛如落叶飞花,乘风而来。
右手执着斑驳的枯枝,斜点于地。
昭昭烈风中,秃枝上竟生出细细的萌蘖――沈浪被寒毒渗透的内力灌注其中,结出了一层霜晶。
智苦不禁攥紧巨剑,面色微凝。
赫然明白,风是因沈浪而起,霜是为沈浪而凝。
那执“剑”不动之人,正在聚势!
武者相争,不一定非要刀剑交锋。武技、体力、气势、心境都是一场胜负中不可相让的关节。
若等沈浪气势攀至顶峰,冲霄凌云,腾云化龙。在他面前,智苦便连一招都不敢出了。
既明白此节,智苦不敢怠慢。足一蹬地,石佛掌心现出蛛网般的裂纹,轰然一声,人与剑化作一道流光,激射而出。
沈浪动了,像是一片树叶,经不住剑风,飞了起来。
凌空飘摇,忽然纵声高歌。
“尽千坛笑千秋叹,今日小雪,一夜苍山尚未满。”
右手一拂,枯枝轻轻探出,精准地点于急刺而来的剑锋之上,巨剑陡然一止,凝于半空,而那脆弱的枯枝却只是微微一弯。
智苦面沉若水,气劲一振,枯枝上凝结的霜晶荡散开来,宛如白梅纷扬,流霜漫天。
战局外,王怜花捻袖拭去唇上血迹,含笑欣赏这如诗如画的一幕――空里飞霰流霜,寒潭银波微漾。
不禁抚掌而和:“风波潺潺,水波潺潺。”
听闻公子和歌,沈浪放声大笑。
手中枯枝一撇,搭在剑脊上,顺势削向智苦的手腕,逼的他撤剑避闪。
“送千帆过千里岸,他朝月朗,一夜春风绿江南。”
王怜花展颜而笑,朗声应道:“云影澹澹,鹤影澹澹。”
“策飞马,纵轻舟,趁剑尚可挑银汉。”
沈浪枯枝急点,流光似的剑影飒踏而过。每一击,都将智苦的剑锋荡开一尺,每一刺,都挑落了空中的一粒霜晶。
“花为朋,月作友,再邀东风杯尽欢。”
王怜花抬手扬脖,作势举杯痛饮。灌下一喉烈风,却如饮千觞烈酒,胸生热气,满腔豪情。
“琼楼高,百丈攀,绝顶凌云不胜寒。”
兵戈交鸣中,沈浪闲庭漫步,剑起沧澜。
不过数剑竟已将智苦压制的节节败退――绝顶凌云之人,纵使一根枯枝在手,亦是一口顶峰之剑!
同时,这数剑过后,体内锁住的穴道在内力的冲击下渐渐打开,蛰伏的剧毒蠢蠢欲动,随时准备破笼而出。
沈浪目凝寒星,笑容不动――还有两剑,他只剩两剑!
“谢肝胆,照无端,英雄一笑风云叹。”
智苦一步一印,剑影环身,将身体四周防的水泄不通,死死守住不败的局面。
他在心中估算着沈浪毒发的时辰,深知破局的时机便在眼前。
眸中燃起凛冽的火焰――一剑,沈浪只剩一剑!
这时,漫天的流霜终于落了下来,落在智苦的眉宇上,落在公子的眼睫上,落在沈浪的指尖上。
最后一剑,沈浪心如止水,面容泰然。
低声一语:“棹江雪,钓寒烟,一川秋水明如练。”
一剑如泻一川秋水――
秋水落地,殷红的鲜血飚出,宛如碎裂的珊瑚,晶莹瑰美。
沈浪脱力地跪倒于地,再无一丝动弹的力气。
手中的枯枝化作粉末,风一吹,消失无影。
轰隆一声,巨剑落地,智苦颤抖着捂住淌血的右肩,久久不能回神。
他最终还是挡住了!
拖着重伤的身体,一步一个血印,走到沈浪面前。
剧毒爆发,几乎夺走了沈浪的全部生机,他气息微弱,徘徊于生死边缘,甚至连抬头看一眼的力气都没有。
智苦半跪于地,手按在沈浪心口,只要内力一吐,便能取了他的性命。
此刻,王怜花盘腿静坐一旁,墨玉深瞳凝注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