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初来乍到
到了新环境,适应不了是真的。
月末开学,这所学校连军训都有些敷衍的进行着,林禹被当下的天气搞得有些头晕,就这么被教官训了半周。
军训最后一天,林禹上台做了演讲,这还是她第一次在这么多人面前演讲,虽然紧张,但也圆满的完成了演讲。当时她在想,这个学校好像还不错。
不出所料,入学成绩年一的林禹在高一(1)班的分班表中,紧接着跟随指引去找教室,去班级的路上,她的脑海里还在不断重复着她提前准备的自我介绍。
气喘吁吁的刚爬到五楼,就听见身旁人说:“你578我567,咱们应该是这个学校里的高分了吧?”
“可别了,听说咱们这学校今年还有中考678分进来的!”
他们口中的678是林禹,他们又开始讨论这么多分为什么来这了,连林禹也纳闷为什么偏偏是这所学校呢,还是有其他更好的选择的。
只记得当时父母告诉她,民办肯定是胜过公办的。
后来这两个男生跟林禹成了同班同学,不过这也给了她很大自信,她天真的认为自己可以一直好下去。
最重要的是她这样的小透明也有一个想被熟知的梦,也想接受赞扬。
初入高中,陌生的环境,让人心里难免有些紧张。
在开学之前,林禹就开始不断给自己做心理准备。幻想着自己勇敢的走向讲台进行自我介绍,甚至竞选班长一类的职务。
她一直想去尝试做一个自信从容的人,也一直没能成功。
所以她想趁着在新环境里,改变自己。最终鼓起勇气在自己最擅长的英语学科上竞选了课代表。
后来她一次次埋头苦学时,看到大家看向她的谈论,嗔怪的语气,开始渐渐放弃争分夺秒的习惯,她开始越来越在意别人的看法。
一直一个人的她,为了融入大班级,别人指使她的跑腿,也都去了。
住宿制最不好的一点就在于你的学习效率取决于环境,嘈杂的声音下林禹总会有点心不在焉。
只要她在学习,同宿舍差班的几个人就会围过来用阴阳怪气的说她,拉着她到处乱窜,她渐渐助晚的学习频率随之下去了。
记得还有次帮她们藏手机,林禹受了停课的三天处分,父母知道后,说要给她个记性,不让她进门。她第一天就蹲在门口哭了一夜,后面两天她联系到了唐依依,才解决了住宿的问题。
就这样一天一天哭着忍着……
期中还在年级前十的她,后来越来越事与愿违。
她想错了,她压根就没什么天赋,作为失利的人更没有一颗能沉住的心。
后来别说一开始期待的更高的职务了,期中后在班长跟班主任的举荐下,课代表撤职被取代,这对她来说打击无疑很大。
不能从容的交流,不高的情商,不敢管别人的言行,在意别人的眼光,只会最简单的收作业,好像都挺致命的。
那天她听到班级里好几个人围在后排的地方,说她情商低。她到这才理解不会通融的课代表太容易被唾弃了。
新的课代表能做到她所做的,也能做到她做不到的,是该替代她。
那也是她第一次认识到自己的能力跟野心原来不成正比。
她的成绩虽然下降了,但也保持在了年级前三十,老师倒也对她无不喜之色,偶尔找她说几句话,林禹把那样的对话当做锻炼的机会,逐渐放下心来。
寒假,本来打算恶补学习的林禹,被父母送去做寒假工。
她们说林禹刚好满16,也放着假,这份工作是对她的历练。
她努力跟父母争取不去,她的成绩退的太多了,可没办法。父亲告诉她民办学校的费用太高了,有点供不起她了。又是那句:“你还有你弟弟。”
晚上一到家就是累,还得做饭给自己吃,她也没什么心情,就偶尔挑着日子随便看看书了。
寒假,她跟唐依依闹掰了。
唐依依约了她好多次,她永远用上班说事,唐依依也不信一个高一生去打寒假工。林禹又次次匆忙解释不清,只说着要攒学费。
唐依依约了自己高中新的朋友,在林禹唯二的休息天里,跟她一起出来。
唐依依也只是想证明,没林禹照样有人陪她。
而林禹只有唐依依一个朋友,她把自己最近一段时间的不公的气,乱七八糟的跟唐依依说,完全不顾唐依依的朋友说了什么。
最后也在俩人的方面,控诉了唐依依今天带人是对她的不尊重。
这下惹恼了唐依依,其实林禹只是吃醋了点而已,话说出口就变了味道,带了些刻薄。
后来彼此都说了重话,不过林禹终归落了下风。林禹估计一辈子都忘不了唐依依对她说的那些话。
唐依依说:“你不知道吧,当时那个民办高中找到你父母,告诉他们如果你能去,学杂费全免,考上高校能奖励多少,她们才让你去的。怎么会供不起到你出来挣学费?其实你爸妈早都知道重高可以交钱去,你表弟也没过线,跟我一个班。她们只是害怕花钱不想让你去而已。果真你们学校没什么好东西,你也学坏了。”
这些话让林禹愣了很久,唐依依跟她朋友走了,她都还呆呆坐在那。她太迟钝了,一向不如她的表弟那天收到了重高的录取通知书,她竟然一点都没怀疑。
想起父母当初不断恭维表弟跟踩她的话,当时让这个从小都是“别人家孩子”的她,尊严无地遁形。原来她的尊严没丢呀。
回去后,她没忍住大闹了一番,把在学校里的不公说了出来。结果,面临她的又是不体谅父母,无数谴责她的话让她泣不成声,这份心酸到底还是没办法发泄。
转眼到了第二学期,选科分班。
在过完那个令人奔溃的暑假后,林禹彻底躺平了。她在自身找到的唯一问题就是从学习上来的,所以她不想学了,问题多与少又有什么区别呢。
但她还是忤逆不过父母,在父母的逼迫下,林禹选了理科。不算文科,她的成绩连全年级前四十都进不去,这次被分到了次重点。
她对新的班级并没有抱有多大期望,她想一个人也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