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制度 - 金烽 - 野外茶花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金烽 >

第203章制度

第203章制度

堂下的众人被李全的大手笔冲花了眼,都没有意见,又见王老爷那边带头,于是一个个的跟李全签订了契约。李全贷给他们所需的银子,以用来维持各自生意的周转,而且利息是一分都没有的。

而他们所需要付出的代价,也不是什么难事。

第一,加入海运商会。

第二,未来三年他们从底层收来、或是各自生产的绸布,都只能交易给海运商会,而且价格要比正常价格低上一成,每年还不得低于两万匹。

第三,海运商会将会把各家抵押的商铺转化为现银,然后与商会资产总额进行对比,转化成具体的股份。

第四,商会的会长由汪德海担任,商会的一切事宜,皆由会长负责,另选出三名持股一成以上的股东作为监管,可以对商会的重大事项进行决策。

算上后续的几条,一共也才十条,制定的规章很简陋,毕竟李全也不是专业的。

首先加入上商会是要肯定,这也正是李全找这些人前来的目的,各自或多或少都是在经营着丝布行业的人。

手底下有基础,每年的产量还是能够保证的。

而李全也并没有亏待他们,每年从他们手中收购起两万匹以上,虽然价格低上一成,但要知道,在潍州布匹是不缺的,再低的价格也有人卖。

一众士绅嘴上虽然说得心疼不已,但各自心底对此都是有数的,即使不压价,他们也是有得赚的。

毕竟两万匹的量,在哪里都是稳赚不赔的生意。

后面的则是商会的管理问题,毕竟有官在身,李全亲自出马是不合适的,因此便将汪德海找来替他出面,管理一些日常事宜。

而重要的事宜自然是由李全来决定的,这谁也插不上嘴。

至于什么股东监管之类的东西,更是管不到李全头上,他也没有蠢到给自己带上枷锁。

这些士绅投进来的,也只是几个无关紧要的铺子,值不得几个钱,真正在其中占据大头的还是李全自己。

何况李全手里还放出那么多的无息贷,真要是闹翻了,直接将股份亲算成现银直接就偿还就是了。

这些事情,在潍州还真没有人能管得到他。

不过相比起股东来,这些士绅更像是最基层的农业合作社。

为百姓们提供最基础的加工、运输、储存、销售,以及基本的与制作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

属于服务性质的组织。

负责将百姓们手里的布匹收集起来,进行初次筛选分配。

然后再卖到商会的手里来,进行第二次的加工,统一品质保证,然后通过商户的门路销往全国。

按李全的设想,这一套结构是多赢的结构,从最基础的百姓,一直到最后的用户手里,没有任何人会吃亏.即使有,那也是其他不相干的大布商。

至少商会在结构上是成功的。

七月十八日,海运商会在李全的憧憬之中正式起航,过程说不上顺利,但也并无太大的波澜,至于未来会怎么样。

或许李全也不知道了。

待众人走后,

“机会千载难逢,你那边要做好准备。”李全淡淡说道,“如果能成,将来站在你脚下的,可能就不是这些士绅,而是一州府尹。”

适当的画饼还是有必要的,能让手下更进一步。

“小人明白。”汪德海激动得满脸通红道。

“嗯。”

李全点点头,将目光方向窗外的天空中,天上棉云朵朵,一只飞雁划破天空。

不急不缓地问道:“船只收购的怎么样了?”这些日子,李全给汪德海的任务就是四处收购海船,以此来壮大自己的运输能力。

汪德海轻声道:“现在商会下的海船中,千料大船十二艘,五百料大船三十一艘。”他想了想,又有些担忧。

“大人,咋们如今的船只是不是太多了些,潍州能用到海船的生意不多,一直这么空着的话,耗费可能会有些大。”

“不用担心,马上就能用上。”

李全摆摆手,将目光从窗外收回来,现在还处于秋收的时候,粮食的需求或许还没那么大,可一旦秋收过去,流民四起。

到时候考验商会的时候就到了。

或许,用不了多久。

李全想了想,用锐利的目光扫视着汪德海,悠悠说道。

“粮食的情况怎么样了?”

“如今七月过半,咋们运回来的粮食就已经有六万石以上,而且因为新粮上市的缘故,粮价还有所下跌。”

说着郑重起来,

“这几日,我已经命人加紧购粮,务必在八月之前将大人所需要的粮食统统运回来!”

“八万石”李全略微思考,便摇了摇头,“不够。”

如今到处都在用钱,商会的事情,军营那边的事情,粮食的事情,如今更是又借了那些士绅一大笔银子。

如果不抓住机会很赚一笔,李全这边都有些维持不下去了。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啊!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