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军心可用(6000字大章)
第215章军心可用(6000字大章)
当滨州那边火光冲天的时候,潍州这边依然平静如常,犹如一潭死水似的,没有任何涟漪。这几天的温度又有短暂的回升。
校场上尘土飞扬,一队队士兵在队正的带领之下,操练着各自的战阵。
由于军制的关系,最基层的战阵便是什伍制,以五人为一个小队,各自进行作战。
最前排是身着重甲的小队长,作为尖矛;两旁是手持短刀的刀盾手,护住侧翼,反手过来又能协助队长突击;身后是手持长矛的两个枪兵,手持三丈的铁矛,在盾牌的掩护下,协助最前方的队长。
五人相互配合,互相掩杀,能突能守,组成一个最基本的阵型,与其他的小队无相配合,构成一整个军阵。
这样的战阵并没有什么复杂的,更考验的是小队彼此的配合,这也正是李全普及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道理。
只有加深彼此的联系,做到相互信任,团结互助,才能在这冷兵器时代,将战斗力最大化。
不过想做到这点并不容易.
这些人原本只是在田地里刨土的农户,所求的东西并不大,只希望每天辛苦训练之后,能围着篝火吃着发下来的肉食。
要是还能有点酒就更好不过。
这样的人虽然没有远大的目标,但却并不傻,大家只是没有见识,不是那种将军随便拍拍肩膀就能上去送死的傻子。
这样的傻子也进来这里
大家都是普通人,没有所谓的主角光环,来到这里也只是无奈之举,所求的也不过是能够好好的生活下去。
但终究是来到了这里,成为了判官大人手下的一名军卒。
将来会怎么样还未可知,但眼下是吃都是判官大人给的粮食,住的是判官大人提供的房舍。
地主般的生活!
如果没有判官大人的收留,大家的命运或许也会不同,饿死的饿死,逃难的逃难,但都不会过上如今这样的神仙日子。
这些军卒虽然没有读过书,但道理是不会变的。
用了别人的终究是要还回去。
而他们心里也早就做好了这样的准备,判官大人如果需要,他们就能挺身而出。
付出生命或许还不够,但让大家积极训练是不会有任何怨言的。
不远处的空地上,一群光着膀子的军卒正提着木刀圆盾相互掩杀,木头制成的圆盾很重,消耗很多力气的同时,能极大的锻炼大家的耐力。
虽然各自都发放了新式的军服,也有军容军貌的规定,但在这样炎热天气下进行训练,多数人还是选着光膀子。
李全新建的纺织厂功能与原本的不同,不再是单一的织布功能,而是雇了一批裁缝,在织布的同时,制造成衣。
有没有市场还未可知,但军营这边倒是可以先用着。
李全亲自设计了几套衣服出来,大致都是宽松舒适的作训服,受制于材质所限,形制相较于后世有所取舍。
不过作训服之外还会外衬铠甲,所以形制如何,影响都不会太大。
当然除了作训服之外,还有两套短打作为常服。这样的福利也用不了几个钱,将当做是拉动内需了。
何况这些军卒成天出去巡逻,简直就是活广告,现在看起来觉得奇怪,但看习惯了也开始觉得好看起来。
当然也是因为这些军卒的气质不同,衬托的衣物也就不同,当然这样的道理知道的人也不会太多。
木刀与木盾碰撞在一起,校场上到处都是“梆梆”的响声。
李全站在这里看了半天,校场上才有人注意到了这边,有人带着几个手下朝着这边小步跑来。
“属下参见大人。”
蕫进快步跑过来,一擦额头上的汗水,就要给李全见礼。心头却纳闷起来,没接到通知说大人要来的啊!
通知自然是没有的,李全本来只是到纺织厂看看情况,不过听着一旁军营里的号角,这才过来看看。
就当做是抽查了。
“不用多礼。”
李全摆摆手,但也没有在站在原地看着。
军营中禁止喧哗。
他要是还站在哪里,别人也不可能不管不顾,肯定会有人过来陪他的,一来二去的终究有些影响军纪。
不过蕫进也没有回去,而是跟着李全朝着看台上走去。
李全点点头,负手立在看台上,朝烟尘滚滚的校场看去,随意地询问起来。
“这几日的训练如何?士兵们有没有什么怨言的?”
“如今队列训练结束,这边已经开始战阵的操练,到十月底应该就能彻底的形成战斗能力。”
蕫进在一旁小声说着,这倒也不是底气不足,而是之前事情的影响太大,如今已经更改不过来。
他说完挠挠头,笑了起来。
“大人对我们这么好,谁还敢有怨言?有肉吃,还有新衣穿!这待遇可比我以前当都头时候来得都要好!”
他这话说得是实话,之前他当都头的时候,克扣军饷之类的是常有的事情,一身衣服更是穿几年以上。
反倒是像李全这样的,一发发几套的情况未曾有过,只是听说中都禁军或许是这么个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