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境界的认知
之所以会将第一堂课设定为讲解元素相关的内容,其中缘由其实并不复杂。要知道,这个班级里的学生情况各不相同。像蔡羽这般曾就读于私塾、积累了一定学识的可谓凤毛麟角;又如白思月那样能够通过自身阅读书籍,并向父母请教来获取各类知识的同样寥寥无几。实际上,班里大多数同学的父母要么只是平凡无奇的普通人,对修行之事知之甚少;要么其父母即便踏上了修行之路,但由于天赋所限,最终也未能在这条道路上走得长远。然而,这些孩子却凭借着各自不错的天赋,有幸被天海学院所录取。
对于这些背景各异的学生而言,元素知识乃是构建修行认知体系的基石。在踏入学院之前,他们对元素的理解或许仅仅停留在最浅显、最模糊的层面,甚至有许多同学对元素之力的存在都只是略有耳闻。而在未来的修行之路上,无论是修炼功法、施展法术,还是炼制法器、丹药,元素的理解与运用都将贯穿始终。
云瑶老师深知这一点,她站在讲台上,目光温和而坚定地扫过每一位同学的脸庞,心中默默思忖着如何以最通俗易懂的方式,将这深奥的元素知识传递给大家。她明白,这第一堂课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为了激发同学们对修行世界的好奇心与探索欲,为他们开启一扇通往神秘修行领域的大门。
蔡羽坐在座位上,神情专注,他深知自己虽然有一定的基础,但对于元素的理解还远远不够深入。他想起曾经在私塾中,先生只是简略提及过元素的概念,与云瑶老师如今这般详尽的讲解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他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在这堂课上尽可能多地汲取知识,为自己的修行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白思月则微微咬着嘴唇,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云瑶老师,手中的笔不停地记录着重点内容。她心中既兴奋又有些紧张,兴奋的是终于能够系统地学习元素知识,紧张的是生怕自己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她在心里默默告诉自己,一定要努力,不能落后于其他同学。
随着云瑶老师的深入讲解,教室里的气氛越发凝重而热烈。同学们时而因某个新奇的知识点而露出惊讶的表情,时而因理解了一个难点而微微点头。这堂课,就如同一场知识的盛宴,每一位同学都在尽情地享用着其中的美味佳肴,努力充实着自己的修行行囊。
而当见到在场所有人对于元素的理解已经达到了一定程度之后,云瑶微微颔首,表示满意,接着她便开启了新的篇章,开始讲述起其他更为高深且关键的知识来。只见她轻启朱唇,缓缓地吐出那令人瞩目的两个字:“境界!”尽管她的声音并不大,但却仿佛具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宛如洪钟一般在偌大的教室之中轰然回响起来。
这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就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一般,瞬间打破了原本的宁静,将同学们的全部注意力都牢牢地吸引住了。他们一个个瞪大了眼睛,竖起耳朵,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这时,云瑶稍稍提高了一些音量,郑重其事地解释道:“所谓境界,乃是衡量我们这些修行者实力强弱以及成长进程的至关重要的标志。它就好似一座高耸入云、直插天际的巍峨山峰,而我们每迈出的一小步艰难攀爬,都象征着自身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和质的蜕变。”
说到这里,她稍作停顿,扫视了一眼全神贯注的学生们,然后继续说道:“并且,境界一共被划分为从一到九总共九个不同层次,每个境界中又划分为一到十阶。每个层次之间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越往上攀升,难度也就越大,所需要付出的努力和艰辛更是超乎想象。然而,一旦成功突破到更高的境界,所能获得的力量和成就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当然,每一个境界的突破皆存在着特定的前提条件。若欲达至第二境,必须要能够实现灵气的外放。这意味着修炼者需要精准地掌控体内的灵气,并将其引导至体外,形成具有一定威力的攻击手段或者防御屏障。只有当这种外放的能力达到一定水平时,方能真正踏入二境之门槛。在修炼此境界时,学子们需在静谧的山林间,迎着朝阳与落日,一遍又一遍地运转灵力,感受其在经脉中的流动,尝试将其缓缓逼出体外,起初或许只是微弱的灵气波动,如轻烟袅袅,随着不断的练习,方能化为强劲的灵力冲击,似汹涌波涛。
而想要迈入第三境,则需领悟出独属于自身的技法。此技法并非简单地模仿他人,而是要结合个人的特点与优势,创造出一种与众不同且极具威力的技能。它可能是一种独特的剑法、拳法,亦或是某种神秘的法术。唯有如此,修炼者才有可能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功晋升至三境之列。许多天赋异禀者会在一次次实战演练与对元素之力的深度揣摩中,灵感突发,如灵动的火焰元素在其脑海中跳跃组合,化为一种全新的火焰法术,或是在观察飞鸟走兽的姿态后,将其灵动与力量融入自身的拳法之中。
至于第四境,关键在于领悟“势”。所谓“势”,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可以影响周围的环境和对手的心境修炼者需要通过不断的修行和感悟,去把握这种微妙的力量,并能随心所欲地运用它来增强自己的实力。一旦掌握了“势”,便可在战斗中立于不败之地。有的修炼者会在狂风呼啸的山巅,闭目静立,感受风的力量与轨迹,领悟风之“势”,从而在战斗中,能如狂风席卷般带动周围气流,干扰对手的行动,使其心慌意乱;或是在雷电交加的雨夜,凝视那划破夜空的闪电,体悟雷之“势”,让自身攻击带有震慑人心的威严。
进入第五境后,所要领悟的便是“领域”。领域如同一片独立的小世界,由修炼者完全掌控。在此范围内,一切规则皆可由修炼者制定,敌人的行动会受到极大限制,而自身的实力却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然而,要构建这样一个强大的领域绝非易事,需要对天地之道有着极为深刻的理解以及超凡的灵力操控能力。那些冲击此境界者,往往会闭关于古老的灵脉洞穴之中,与天地灵气日夜交融,思索世界的构成与规则,试图从中提炼出属于自己的领域规则,如以水元素构建的领域,可在其中化为无尽汪洋,淹没一切来犯之敌;或是以土元素打造的领域,能令大地隆起,困敌于重重山峦之间。
到了第六境,就需要将之前所领悟的技法、势以及领域相互融合,进而寻找到或者开辟出一条专属于自己的道路。这条道路或许是前人从未涉足过的蹊径,又或许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改良而成。但无论如何,只有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道”,才能在修行之路越走越远。这一过程犹如在茫茫迷雾中探索,修炼者需回顾自己过往的修炼历程,将所学所悟一一梳理,尝试不同的组合与创新,可能会在一次偶然的顿悟中,发现将火之技法、炎之“势”与火焰领域融合后,开辟出一条以极致火焰力量毁灭与重生并存的“道”。
然而,当跨越了前六境来到第七境之后,情况便发生了变化。此时,单纯依靠努力和技巧已经远远不够,更多的还得看机遇和天赋。因为后续的法则玄之又玄,即便拥有再高深的修为,如果缺乏足够的天赋和难得的拱桥机遇,那么也永远无法迈出那至关重要的一步。能踏入此境者,犹如星空中璀璨的星辰般稀少,他们在修炼岁月中,或许因偶然得到上古神器的认可,从而触摸到法则的边缘;又或许在一场生死绝境中,激发了自身隐藏的天赋血脉,从而开启了法则感悟之路。
也因此七境之人被称做尊者,八境被称为帝尊,九境被称作神尊的原因。而每位神尊都会有自己的尊号比如我们的元院长尊号:‘天火’。那是因为元院长在修炼至神尊境界时,对火焰法则的掌控已达出神入化之境,而得此尊号。这等尊号,不仅仅是一种荣耀的象征,更是他们在修行巅峰所留下的独特印记,让后人传颂敬仰,也激励着无数修行者向着那至高无上的境界奋勇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