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文明的天然对立
这些将领们都是拿了大功劳,有必要的敲打和警醒是得有的。明末的这些武将,有一个算一个,哪个不是骄兵悍将。本事没有多大,论折腾倒是一个比一个厉害。
尤其是黄得功,朱由检对他可是还防着一手的。要不是历史上黄得功身上发生多一些事情,朱由检还真认为现在的黄得功是一员良将。
历史上黄得功干了什么?
被封为四镇的时候,黄得功跟高杰抢屯驻扬州,扬州当时可是香饽饽,是一块肥肉,四镇谁都想要屯驻扬州。结果高杰先占据了扬州,黄得功便与高杰起了冲突,但是又不能真刀真枪的干一场,于是就纵兵对扬州地区劫掠了一番。
黄得功粗犷、勇猛,没有文化。朱由崧在江南刚刚登基,他的诏书和指示大多是一群小人搞的,黄得功有时接到诏书以后竟当着使臣的面骂骂咧咧把诏书撕毁。但是他的忠义出自天性,只要听到别人拿国家大事来规劝他,他总是心服口服,立即改正。
正是由于黄得功忠义的性格,朱由检才愿意重用黄得功。
再有北来太子一案,黄得功曾抗言上书争论说:“太子未必是假冒的,先帝的儿子也就是您的儿子,不是一点证据都没有就能来胡乱假充的。我担心在朝廷中的大臣们花言巧语奉承陛下您的人多,敢不看您的脸色直言进谏的人少,他们就是明白认出是太子,也不敢抗言上书,怕给自己惹祸啊!”当时太子的真假没人敢断定,黄可是得功敢于这样忠愤直言,不阿谀奉承。
忠义,没读书却懂大道理,不轻易站队,不阿谀奉承,这样的性格下,骄傲自满,粗犷这些缺点就显得不怎么让人厌恶了。人毕竟是没有完人的。
故而,朱由检信赖黄得功,也愿意重用黄得功。在黄得功等一干将领立下大功劳后,提前扼杀掉他们的自满,是非常有必要的,往后也能避免太多麻烦事。
大道理说完之后,朱由检便打道回济宁城。
回到济宁城,已经是差不多子时了,朱由检对众将道:“去休息吧,让士兵们也好好休息。先休整三日,但也要保持战备,随时准备战斗。”
众人领命,纷纷去安置回来的士兵,短时间内也还没得休息。倒是朱由检,直接去了在济宁城的临时行宫。这行宫就是一处上好的大宅子,过去是兖州府某个大官的,后来这大官死在了贼兵刀下,这大宅子成了无主之物,几番易手后,变成了朱由检暂时的住所了。
在宫女的伺候下,朱由检快速的洗了个澡,今日在战场上待了许久,朱由检也感到疲惫。
躺下后,沾床既睡,朱由检自来到大明,便没有睡过这样的一个好觉了。
清兵南下的进程被阻断,这一场胜利将会给朱由检争取太多的可能了。彻底的放松下来,自然是睡的好了。
翌日起来,朱由检做了几组仰卧起坐和蛙跳,算是锻炼了身体。
仗打完了,朱由检倒是觉得有点无所事事了。军中大小事务有这些将领管着,山东、河南的政务有姜曰广主持,军队的后勤问题有冯元飚,一些杂事有张煌言、夏允彝这些中书舍人来处理。只有他们没办法定夺或者搞不定的事情才可能来打扰朱由检。
朱由检不可能事事亲为的,不然这得累死。
高杰是第二日上午过来的,他的战绩,已经在军报里详细写了,朱由检对高杰这一番作为也很满意。算是给了朱由检一个非常大的惊喜了,不亚于将正蓝旗全歼的惊喜。
在朱由检看来,高杰这个人,比历史上放我自我的黄得功还要恶劣十倍、百倍,行事放荡,肆无忌惮,欺压百姓,愚弄朝臣,种种劣迹,此人都是十足的流寇习性。想必是早年与李自成偷鸡摸狗,而后跟着李自成起义的养成的一大堆坏毛病都没有改掉。
如今有着朱由检压制着,高杰也还算老实,但朱由检也觉得他不堪大用,当当炮灰或者说跑跑腿还是可以的。聊城这一战,算是让朱由检对高杰高看了。
“高杰,朕与你说句心里话。在战前,朕是不看好的,能留着你的性命,那是因为你到底还是有几分忠心。但是你知道,在这个乱世当中,大明大厦将倾,这点忠心显然是不够朕用的,朕需要的是有能力还忠心的人,所以朕并不看好你,只是在聊城插个钉子,聊胜于无。你给了朕很大的惊喜啊。”
朱由检的话语满是欣慰,察言观色的高杰立马懂了什么意思,跪在地上,头碰着地,高声说道:“臣过去只是一个小贼子,遇人不淑,跟着李自成犯下大罪,所幸当初陛下不嫌弃臣与李自成有过勾连,让臣当了总兵,还给臣封了爵位,臣感激涕零,只想以死报效陛下。臣深知自己能力不够,只有着七尺血肉之躯来为大明和陛下捐躯而死,聊城一战,臣当时满脑子想的都是陛下对臣的信任,心中想着绝对不能辜负了陛下的信任,正是想着如此,臣才舍命厮杀。”
“行了,你站起来说话吧。”朱由检让高杰站起来,高杰站起来后对朱由检愈发的恭敬。
原先以为自己在聊城覆灭的尚可喜,固然是让尚可喜给跑了,但也是一件天大的功劳,就算正面战场也恐怕没有自己这么大的功劳吧?这一次总算可以压黄得功一头了吧?结果来到济宁,便听到了昨日的大战明军大获全胜,一番了解后,高杰震惊的说不出话来。
正蓝旗被全歼,这是一件什么样的大事?打个比方,就是冈比亚的民兵,把美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最精锐的八个军团之一的军队给消灭了。当然,冷兵器战争和热兵器战争做来对比并不恰到。但两个对比的困难程度是差不多的。
也不要觉得笑话,在好笑也没有大明朝被满人给灭了来的好笑。打个比方就是某个加勒比海的小国,出兵灭了当今世界第一强国的美国。
(本来想拿中国比喻的。想了下,怕和谐,只能拿外国来打比方了。)
自从参军打仗开始,发生的这几十年的战争,清兵不可战胜的道理早已经深深的印在了大明朝军队的心里面,就跟吃饭喝水一样让人习以为常,成为习惯了。现在却告诉大家,大明的军队给正蓝旗直接干没了。这个消息传到天下,第一个反应基本上都是不会相信的。此事太难了,堪称奇迹。
又听说,豪格带着军队去冲击陛下所在,被陛下两箭射杀了豪格与鳌拜。
高杰听完之后再一次呆了。陛下的箭术这么好?阵中杀敌军大将,这可真是关云长在世啊。
这一次战争的胜利,倒是让朱由检积攒了莫大的君威,军队之中已经开始流传朱由检两箭射杀豪格和鳌拜的事迹了,这些士兵们只道是陛下是得了仙人抚顶,才会从北都沦丧南逃后,变得如此厉害了,不仅仅是敢御驾亲征与鞑虏交战,还带着弟兄们打了胜仗,更是两箭射杀敌军将领,此等箭术,已经不是常人所得了。
至于陛下是怎么得了仙人眷顾的,更是被人说的头头是道。
只有冯元飚听了这些传闻,吓得一声冷汗,这哪是什么传闻啊,这就是真的啊。陛下真的是见到仙人的!
之前被朱由检唬住了冯元飚仔细想了下,并不是自己走漏了消息,莫非是崔战?
且说高杰这边,听闻了这一战的经过,原本翘起来尾巴给放下去了,比起全歼正蓝旗这样的战绩,自己击败尚可喜这点功劳算不得什么,若是抓住了尚可喜还能在陛下面前吹嘘了一下。只是可恨让尚可喜给跑了。
“你五千人伤亡多少?”朱由检询问道。
高杰回答道:“伤亡大半,士兵们都奋勇杀敌。”
朱由检对高杰说道:“南旺湖战场的伤亡比倒是小一些,不过也是一两万的人损伤。具体的伤亡数字还没有统计出来。你不要留在济宁,继续待在聊城,拱卫山东的北大门。你麾下在江阴的军队,立即开拔过来继续进行整编。”
高杰闻言大喜,大战之后,便是要构筑防线了,向来自己应该是第一个被确定防区位置的。且不说整个山东,以后整个山东北部,临近京畿的大量地区,就是自己的防区。
“臣遵命!”高杰说道。
朱由检对高杰的欢喜是心知肚明,以为辖区大就能当藩镇?不可能的。
山东跟河南这两个地方可是承受不起任何的灾难了。更别说比天灾还要猛的兵灾了。
不管是山东还是河南,军政都要分开。朱由检要在黄河—山东防线上,打造一支不一样的军队,同样也要改变过去的军队制度,打造出一套不一样的军队制度出来。
在徐州,还很很长一段时间的要待。
……
高杰是最先确定了前程的人,赶去了聊城,至于战争中立下功劳的封赏,朱由检丝毫没提。
这些武将们的封赏自然是少不了的,只是朱由检压着,还没有把这件事提上来。朱由检不会做君王,但是御下手段还是懂得一点的,如果急着给他们封赏,就会让这些武将们觉着朝廷恩赐来的太容易了,容易让他们觉得这朝廷的封赏不为贵,从而可能让他们产生跋扈的心里。
朱由检压下封赏的事情,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想要看看哪些人继续在认真的做事,哪些人一直在发牢骚。这同样一是一个御下手段,能让朱由检分辨出踏实做事的一批人。
武将们的封赏可以缓一缓,对于士兵们的封赏却一刻也缓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