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贾效良败走 - 错嫁蜜宠:相公小了一千岁 - 伏波飘萍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405章贾效良败走

第405章贾效良败走皇上毕竟还是年轻,心中有事,面上就藏不住,不但范仲淹看出来,皇上有了迁都的意思,连周宏彦都看了出来。

“皇上,你不会听了我的话,也想着要迁都吧?我一小老百姓,搬个家都要费半天劲,朝廷要搬家,更是麻烦千倍。三思啊皇上。”

“喔,朕只是刚有个念头罢了。虽然朕是皇帝,也不是什么事都能做主的。再说,上面还有太后呢。”

“这就好,”周宏彦拍拍胸脯,笑,“这要是让人知道,皇上是因为我的影响而迁都,那还不把我钉在历史的奸臣柱上,永世不得翻身啊。”

“嗷?你怎么会有这个想法的?”皇上奇怪。

“小民虽然不学无术,可是,有些东西还是知道的,”周宏彦正色回答,“当年太祖皇帝就认为汴京无险可守,汴河一旦发怒,整个汴京皆为鱼鳖,京城安全得不到保证。所以,想着要迁都,然而,群臣反对,最后不了了之。

难道群臣看不出汴京作为京城的劣势吗?非也,只是汴京作为京城,由来已久,勋贵大臣们在这里有了太大的利益,他们不想放弃。仅此而已。这是我作为一个商人,能想到的最可能的理由。

而后来的太宗皇帝,在迁都一事上,也只能与群臣妥协,搞了个东西二京。但汴京仍是作为朝廷的中心存在着。问题一直没有解决。

以太祖和太宗的雄才大略,尚且不能做到迁都。皇上若是强行迁都,一定会得罪太多人。而历史,可是由这些人书写的,不论是正史、野史、家书、书信,都会对我口诛笔伐,几百年后,不明真相的人们,只能从这些流传的笔墨中还原历史事件,我周宏彦的奸人形象就此定型,千百年不会变了。”

皇上感到好笑,回头对范仲淹说:“你这位朋友,真的不学无术吗?他的政治智慧,不是一般的高呢。”

范仲淹也笑着说:“宏彦就是这般,一心经商,做到了极致。殊途同归,到了高处,为商跟为政,一般的道理吧。”

“哈哈,好,此事且放下不提。不过,南瓜雷的事,可要抓紧。这事,由范爱卿负责。朕回去就安排西北巡边。”

“遵旨。”

皇上回到皇宫,立时去见太后,说明自己想要近期西北巡边。太后感到奇怪,这次阅兵,皇帝有了什么新想法不成?

“皇儿,怎么突然想到要巡边呢?这会的西北,没有什么大动静吧?”

“是没有,有曹玮老将军驻守,西夏很老实。但西夏贼心不死,一直虎视眈眈。朕想去看看,了解边疆将士的生活。”

“作为皇帝,是应该对边疆战事上心的。皇儿有心了。”

“这么说,太后是答应了?”

“当然没有不答应的道理。”

……

皇帝走后,太后沉思半响,吩咐身边人说:“查一查,皇帝今天去后山,发生了什么。皇帝一向对内政感兴趣,对边事很少过问。此次突然要巡边,今天肯定有事发生。”

周宏彦回到旅馆,跟琴兮说了朝廷的决定。琴兮倒没什么,反正比周宏彦驾舟出海要强得多。有朝廷压着,说不定,周宏彦就能放弃出海的想法呢。

虽然给朝廷做事,周宏彦的个性不适合,但两害相权取其轻,相比之下,还是为朝廷做事好,而且,周宏彦只是负责南瓜雷的制作,不牵涉人事。

有琴兮的支持,周宏彦就决定暂时长留汴京。范仲淹安排,给他们盘下了一大宅院,周宏彦他们从旅馆搬出来,住了进去。范仲淹派禁军专责保护。范仲淹也知道,贾家不会善罢甘休,而且,周宏彦从事的工作,属于绝密,派兵保护,理所应当。

这下,倒是把张大锤他们空了出来。有禁军的保护,张大锤他们就没必要常驻汴京了。于是,他们一商议,回杭州,争取在周宏彦和琴兮回去之前,把贾效良的势力解决掉。

为此,他们精心安排了一出引蛇出洞计。对外假意宣传,周宏彦和琴兮回杭州,张大锤他们则暗中跟随。

周宏彦留在汴京的事,属于机密,朝廷没几个人知道,有张大锤留在贾效良身边的内应在,贾效良很快得知了这个消息。

贾效良知道,在路上伏击,是他最好的机会,一旦让周宏彦回到杭州,杭州城内有镖局防护,难以行事。于是,贾效良顺利的中计,出山了。

贾效良也是带兵打过仗的人,伏击的地点选择的非常巧妙,前不着店后不着村,羊肠小道崎岖蔓延,没有逃跑的其他路线。一旦被伏击,只能前后逃命。只要贾效良用石头把前后一堵,周宏彦插翅也飞不了。

消息最终还是泄露了,张大锤他们在贾效良将要伏击的前一天,得到了消息。并迅速做了针对性安排。

有心算无心,张大锤他们实力本就比贾效良那帮人强大得多,一接战,贾效良就发现不对劲,对手明显有备而来。人数也多了整整五倍。

贾效良油滑得很,一看不对,迅速抽身溜了。主将走了,其他的人,不是被杀,就是被俘虏,全军覆没。

事后打扫战场,不见贾效良。张大锤和苏连子他们,都很丧气,知道功亏一篑。贾效良跑了,迟早会卷土重来。这个威胁,还是一直存在。

杭州城内,贾效智和贾效闵继续破罐子破摔。他们不是没想过复仇周家,只是,他们更知道,周家对他们的防备,滴水不漏。而且,周家巴不得他们有动静了,正好借机灭了他们。在这种万念俱灰的情况下,两兄弟只能借酒浇愁,寻欢作乐。

贾效良跑了,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潜回杭州城,找到贾效智和贾效闵,严厉的教训了他们一顿,然后要求他们跟着他一起走,准备在别处东山再起。

然而,贾效智和贾效闵都没有他的雄心。三兄弟志向不合,言语冲突,最后只能分道扬镳。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