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最终解决方案(三) - 错嫁蜜宠:相公小了一千岁 - 伏波飘萍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365章最终解决方案(三)

第365章最终解决方案(三)

“喔?且说说看。”老爷子身子动了动,换了个姿势,他知道,周宏彦这个时候说话,肯定非同寻常。“既然老太爷在这里,有些话,我愿意敞开天窗说亮话。这次的事,老太爷出面,这本身就是贾家拿出的诚意,我们愿意接受老太爷的意思,两家和解。

不过,老太爷毕竟年事已高,家里的事,不可能事事过问。以后,我们两家是否还会发生争斗,不是老太爷的意思能够左右的。

而事实上,我们两家的争斗,向来都是你们贾家挑起。我们周家初来乍到,息事宁人还唯恐不及,断不会做为自己树敌的事情,何况还是贾家这样的大敌。

我就是想问,不知老太爷可有什么主意,能够让我们相信,以后两家不再有大的冲突?”周宏彦不卑不吭的说道。

“这个,周公子既然提到此事,想必心中已有计较,何不说出来,如果可行,未必不可。”老爷子一时也没好的主意,他也确实没想到这层,干脆又推了回去。

周宏彦问出这个问题,当然不是为难老爷子,当下接道:“我认为,仅靠我们两家的自律,是不可能的。

不说制度设计如何不合理,贾家在杭州,毕竟一家独大惯了的,我们周家搬迁过来,一时不适应,那也是人情之中的事。所以,我一直考虑,只有让我们两家有共同的利益,而且这个利益还足够大,才能确保两家不再生事。”

“喔?你竟有这想法,且说来听听。”老爷子知道周宏彦向来深谋远虑,他既有此言,肯定是准备充分了,这才在自己跟前说道一二。

“光我们两家利益捆绑,还不够,在杭州城,官府的利益,我们必须要照顾到,不然,蒲知府与我们是朋友,还好说话,万一哪天来个强势的知府大人,对我们不肯让步,那杭州城内,还是不得安宁。我们做买卖的,讲究和气生财。局势不稳,生意还怎么做下去。”

这回连蒲松羽也心痒痒起来,看着周宏彦直点头。

周宏彦见吊足了胃口,所有人都在专注的听他说话,这才轻轻一笑,说道:“这事呢,之前我已经跟知府大人沟通过,知府大人已经答应我去办。但我一直没有行动,就是因为此事若没有贾家的配合,还是做不起来。

正好这次老太爷在,我把我的想法说一下,希望能够得到贾家的大力协助。”

老太爷老狐狸一个,他一下听了出来,周宏彦的意思,这事上要是贾家不配合,此事怕是不会轻易干休的。

对这个周宏彦,老太爷一直身怀戒惧,他的眼光与众人不同,看得太远,以至无人附和,可事实却是,他来到杭州城后,无论做什么生意,一直很好,很赚钱。即使是普通的蔬菜生意,也能让他赚上大钱。

这个,无论是因为他事先有考虑,还是他天生福将,都是不可小觑的对手。

“我从衙门那里看到过,我们小小杭州城内,大小胥吏有二百多人。而他们多数没有朝廷俸禄,只能靠杭州城的财政,每月发几个钱,作为工奉,连一日三餐都不能保证。而他们却掌握着杭州城的执法权,大事小事都经由他们。让他们做到两袖清风,不骚扰百姓,是绝无可能。

而这些人,有多是十乡八里的好勇斗狠之徒,家里管不住,官府够不着,几乎就是杭州城一大害。

在别人看来,这些人死有余辜,恨不得将他们一网打尽。但在我这个商人眼里,他们却是一个宝库。只要我们运用得当,完全可以引他们入正途,使他们成为杭州城维护治安的中坚力量。

杭州城治安好了,蒲知府的政绩就上去了。而我们做生意也就容易了。皆大欢喜,不是吗?”

老爷子闭起眼睛,沉吟着,没说话。贾效闵忍不住问了一句:“那你到底想要怎么做?他们可不是随便能供人驱使的。”

贾效闵自身就是胥吏一个,对同类人太熟悉不过,都是混混,让他们正儿八经的做事,比登天还难。

“他们之所以生事,不过是俸禄不够花销。若我们能够成立一个组织,将他们组织起来,替衙门给他们发工薪,责成他们维护杭州城的治安,划片管理。治安的好坏,跟他们的收入挂钩。

我想,有了正当的收入来源,谁愿意被老百姓背后里指着脊梁骨骂祖宗?你们说,这个主意怎么样?”

“不怎么样!简直是异想天开。养活二百多人,这需要多少钱?谁会去当这个冤大头?”贾效智忍不住摇头说道。

“呵呵,我是个商人,没钱赚的事情,怎会去做呢?”周宏彦一笑,继续说道,“这事,开头是要有大笔的银子投入,这也决定了在杭州城,别人做不了,只有我们两家才能挑头做这件事。

只消过得几个月,一切步入正轨,维持治安,便不需要那么多人手。多出的人力,我们就可以安排他们做些别的,赚钱的事情。譬如说,你们贾家需要外运盐铁,我们周家需要外运食品。一路上,土匪劫道的不少,有他们沿途护送,就安全了不少。

这样,我们两家能够把商品外销到更远的地方,而他们,也可以获得一笔不菲的护送银两。皆大欢喜。”

黄琴兮听到这里,不禁莞尔:这就是周宏彦的那个镖局的想法,只是在这里换了个说法而已。真有意思。

贾效良三兄弟皱眉想了很久,还是摇头道:“我们贾家自有人沿途护送,不需要他们。让我们白白拿出银子来,养活他们,说不过去。”

周宏彦摇摇头,说道:“也罢,既然贾家不愿意参与,那就我们周家与衙门一起做。只是,这事,你们贾家不能反对。当然,你们什么时候想要参与,我们随时欢迎。

若这件事今天敲定了,那之前的不愉快,我们就一笔勾销。老太爷,你看如何?”

老爷子看着周宏彦,一时也分不清,这是个唯利是图的商人,还是个忧国忧民的智者。他着力做的这些,完全是在造福一方,而他所说的赚钱的路子,又太过单薄,正如三个儿子担忧的,能否赚出人工费都是问题。

这个周宏彦,脑子里到底想些什么?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