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纵论形势 - 错嫁蜜宠:相公小了一千岁 - 伏波飘萍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342章纵论形势

第342章纵论形势

贾老爷子也不多客套,说了几句后,便单刀直入问:“听说你们周家,在应天府混的极好,你也是个有心人,心灵手巧,弄出个什么人力汽车,很多人,都以拥有一辆为荣。听说,应天府的税收不够了,府尹大人都得上门求着你。可见周家在应天府的势力了。

我就不理解了,你们在那边好好的,为什么要抛家舍业的,远来这鸟不拉屎的地方呢?”

周宏彦拱了拱身,答道:“这问题,每个人知道我的决定后,都会这么问我。而我即使解释了,也没有几个人能够理解我的决定,包括我的家人。但即使这么着,我还是毅然决然的做出了搬家的决定!我是这么考虑的:

历朝历代,都摆脱不了兴起、兴盛、衰落,灭亡这个规律,我想,即使我们大宋,也不例外。

而观古代历朝历代,北面的防御,失去了长城防线,这一点,只有我们大宋存在这一问题。

很多人之前都议论过长城存在与否的问题,很多人都认为,长城劳民伤财,功不抵过。我却认为,建立长城,正是秦始皇的雄才大略的体现。

我们汉民,常年跟土地和锄头打交道,只有迫不得已的时候,才拿起武器,保家卫国。而北面的蛮族不同,他们的人,天生就是在马背上,靠打猎抢劫为生,一旦有个天灾人祸,他们活不下去,就要成群结队的南下,抢掠我们的城镇。

所以,跟他们相比,我们汉民在战场上,没有半点优势。我们要想保住我们的家园,就只有依托坚固的工事防御。而长城,正是这个工事中最好的防御体系。

现在我们大宋,北面失去了长城防线。现在我们兵强马壮,主明臣贤,北方蛮族,自是打不进来。但谁又能保证,以后,我们大宋,不会出一两个昏君、佞臣。

万一那时,被北方蛮族抓住机会,突破我大宋北方三镇防线,那么,摆在他们面前的,就是一马平川的大平原。

蛮族的骑兵,可以任意驰骋,而我们,到时候,怕是连招架之功也没有,只有拼命逃命的份。

而逃命,首先逃走的,往往都是当官的,而我们这些老百姓,依恋故土,不舍得出走的大有人在。以蛮族那些人的性子,屠城、抢劫,是他们的拿手好戏。这种事,历史上出现过不止一次两次。

何为智者?智者就是能够未雨绸缪,预见到未来的风险,提前加以控制。

我想,就算北方三镇被突破,北方蛮人打了进来,但他们再厉害,也尽多打到长江边上,大江天堑,自来分出南北。有长江的阻隔,长江以南的地方,应该是安全的。

所以,我这才有搬家的考虑。至于为什么选择姑苏城,只是因为,我们周家在这里,有一处农庄在而已。

不知道,我如此解释,老爷子能否理解?”

老爷子缓缓点点头,默默不语,显然在思考着什么。而贾效闵,却大笑着讥笑宏彦:“你当你自己是谁?张子房,还是诸葛孔明?真当自己料事如神了!

我们大宋兵强马壮,拥有百万大军!那些蛮人,说打进来就打进来了?你说的也太轻巧了。难怪别人不理解你的决定,我看,你就是有些发疯,得了臆想症了。”

“呵呵,”周宏彦不以为杵,笑道,“其实,我自己也心中打鼓,不知道我这个决定,是对是错。不过,既然已经做了,就要坚决的走下去,不是吗?狐疑犹豫,必有后悔。我们是男人,就要有所担当,不是吗?”

贾效闵还想说话,老爷子此时睁开眼睛,看着周宏彦,说道:“你小小年纪,却又如此心胸和眼光,很难相信,你只是个做生意的。

听说你家老爷子在世的时候,一直就没怎么看好你,以他的眼光,不该如此看走眼才是。”

周宏彦笑道:“贾老爷有所不知,我这个人,最受不得规矩的束缚,做官,虽然外表光鲜,但要遵守的规矩也多,也大。弄不好,还有性命之忧。

所以,我宁愿靠自己的双手和脑子,做生意赚钱养家,也不愿混迹官场,处处夹着尾巴做人。”

贾老爷子看着周宏彦,眼睛里渐渐有了些笑意,一会方说道:“说到生意,你既然来到这里,当然还是要继续做生意,养家糊口的。不知道,这回,你准备做什么生意呢?”

周宏彦欠了欠身,小心说道:“我毕竟初来乍到,对这里的市场和行情,都还不熟,我想,无论在哪里,人总得要吃饭的。所以,我决定,还是把我们周家那个农庄的土地,充分利用起来,建造些大棚,种些瓜果蔬菜,多少能赚些钱。

在城里面,我还想租下个店头,经营些香料生意。这个,无论在哪里,也都是必须的商品。这个店面,我想,让内人去经营。不然,她来到这里,人生地不熟的,整天无所事事的,闷坏了,就不好了。”

此话说完,贾家一老二少都有些惊讶,目光炯炯的看着他。都想着他能说出来什么大生意呢,没想到,他竟然准备如此的小打小闹。

“周老弟,不是我说话打击你,你做这些生意,我看,你家那一摊子,怕是周转不开呀。”贾效智说道。

“这个我考虑到了,我不会仅满足于做这些的。做做这些,不过是熟悉下姑苏城的市场和人脉,也给我自己些时间,让我有时间,慢慢考虑,今后,主营什么业务。但不管我如何想,首要的原则,是不能与你们贾家的生意上有冲突。而且,一旦我想好了做什么,事先,我一定会跟贾家打招呼的。

若你们也有兴趣,我们可以合作做,具体如何合作,都可以商量。我这人,虽然以经商为主,对金钱,却看得不重,只要赚的钱,足够养家糊口,就可以了。我享受的,是做事的过程。”

“嗯,不错,年轻人,不浮躁,不冒进,比我这几个儿子,强多了。”贾老爷子点头赞许道,然后说道,“我老了,说这会子话,就已经感到疲累,我去休息了,让我这两个不成器的儿子,陪你转转,中午,在这里用顿便餐。

以后,有什么事,需要我们贾家帮忙,尽管开口。有些事情,我们贾家说话,比知府要强一点。”

周宏彦和贾效智和贾效闵忙都站起来,乖乖的地点头应是。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