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水土不服
第340章水土不服
这次,贾家两兄弟显然挺满意,很配合的端起酒杯,一起干了这第二杯酒。蒲知府的兴致突然高涨了起来,兴冲冲的又端起了酒杯,大声说道:“这第三杯酒,还请各位,看在我这个知府,平日里,很尽心的为各位服务的份上,请大家也多多体谅我的难处。
今年我们姑苏城的赋税定准,比之去年又提高了一成,整整十五万两银子。靠那些农户和小贩,无论如何,是完不成指标的。
所以,还得仰仗着大家。这杯酒,我拜托了。”
说完,蒲知府一饮而尽,然后,殷切的看着两位贾少爷和周宏彦。
周宏彦暗道:我初来乍到的,就算有那个能力,也不会轻易出这个头。一切看贾家的意思。
贾效智看周宏彦不动弹,在恭敬的看着他呢,便满意的点点头,端起酒杯,对蒲知府说道:“曲曲十五万两银子,知府大人不要放在心上,尽管放宽心。到了年底,短多少,我们一并给你补上就是。”
“我们周家虽然初来,却也乐意出点银子,帮知府大人完成定额。”周宏彦这才表态说道。
是夜的宴会,尽欢而散。对于贾家的背景,周宏彦也了解的差不多了。
宴会上,贾效闵曾经问起,周宏彦这次来姑苏,准备做什么生意的话。周宏彦想了想,还是含糊了过去。
这事,还是事后,专程去贾府拜访的时候,提及比较好。
回到家,周宏彦跟琴兮讲了宴会的经过。琴兮不禁埋怨道:“好好的应天府不待着,非要来到这个穷地方受气。”
周宏彦笑道:“谈不上什么受气。在我看来,只要能够用银子解决的问题,就不成为问题。这两个贾家公子,看重的唯有钱财。这就好办多了。等过几天,我熟悉了情况后,就专程去拜访一下,摸摸他们的底细。
至于我们之前的计划,暂时不变,还是按部就班的做好了。”
“这个当然由得你。”
……
之前宏彦来过姑苏两次,绕着农庄转了几圈,城里城外的也逛了逛。宏彦认为,在姑苏城内外,水网纵横,人力汽车的前景,不被看好。所以,不能简单的把人力汽车的业务搬过来。得想着开发新业务。
当然,宏彦手中也有备货,那就是方便食品。不过,这个市场的开发,宏彦非常谨慎,一开始,他还不想做。
这一块,太敏感,周家初来乍到,一开始就做如此大的生意,很容易被当地的土豪孤立。所以,必须先想办法做点不会引起别人猜忌的生意,等站稳了脚跟后,再开发方便食品市场。
宏彦前后考察了一圈后,觉得,既然靠着农庄如此近,不如做些农产品的生意就不错。这个时候,人们吃什么,只能看老天爷的意思。什么时间,吃什么菜,只能看地里有什么菜。
不像后世,蔬菜大棚遍地都是,一年四季都能吃上各种蔬菜。
不过,这个大棚的技术,貌似并不复杂,在这里,完全可以搬过来用。所以,宏彦的想法,就是在农庄里,大力发展大棚事业,开发蔬菜和瓜果市场。
虽然这个市场有些小,挣的不会很多,且技术容易被别人学了去。不过,这正符合宏彦眼下的情况。
赚的钱少,就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和眼红。技术被别人学了去,自己还顺便着做了好人。方便自己在这里站稳。
不过,宏彦想到的另一方面就是,这个生意,让琴兮插手,就不合适了。而琴兮在应天府,开店铺,做生意,也已经习惯了,这来到这里,让她整日里待在家里,还不闷死她。
现在,她是因为有孕在身,不能出门,琴兮还能在家里待得住,这等琴兮的孩子生下来,她肯定会觉得空虚了。
这个,后世的宏彦可太有体会了。当年他曾有一段时间失业在家,那种无聊的感觉,刻骨铭心,他即使穿越到宋朝,那种感觉,仍然忘不了。
所以,宏彦还必须为琴兮找个合适的生意做着,才行,哪怕不赚钱。
其实,这开头几年的生意,宏彦就没想着怎么赚钱,只要能够打开局面就行。周家的开销,靠应天府那边的生意,完全没有问题。
宏彦想来想去,终于为琴兮找了个很合适的生意,卖香料。各种沉香、檀香、麝香、鸡舌香等等。
这个时候,虽然一般的百姓家,用不起香,只有过节和祭祖的时候,才会用上那么一点。但有些资财的人家,这个香,可是属于日用品的范畴。
最关键的是,这个香,可是没有价的,你说多少钱就多少钱。因为当地不生产,只有到外地去,远远的采购。
还有一点,通过销售香料,琴兮还能跟城里面的上层人家的女眷们搭上关系,这样一来,也方便周家在这里立足。
所以,以上的想法,就是之前宏彦早就想好,准备一步步实施的计划。现在,虽然突然冒出个跋扈的贾家,不过,宏彦的计划丝毫没受到影响。
接下来几天,本来宏彦计划着很快就去贾家拜访,谁知自己府里面,层出不穷的问题一大堆,让他应付的很是吃力,一时半会,还真顾不上去贾家的事。
府里面最大的事,就是吃的问题。周家上下的人,常年生活在应天府这样的北方城市,早就习惯了吃面食,而这里,主食是以大米为主。
这个在宏彦看来不是问题,但没想到,其他人却受不了,不过一天,就跟宏彦抱怨说大米不管饱,吃完了饭,不大会,肚子又饿了。
尤其是那些干粗活重活的家丁小厮,连铁中夏也跟宏彦说,吃这大米,浑身没力气。
最主要的,是琴兮也吃不惯这大米!这还了得!琴兮现在可是怀着孩子,再有段时间,就要分娩了的。若这时候营养跟不上去,那不用别人,老太太就能用木杖敲死他。
好在他们来的时候,带有一些面粉。暂时,还能保证了琴兮的用度。但其他人,就捞不着了。
而姑苏城里城外的,根本就没有面粉卖。
没有办法,宏彦只能紧急安排人,回应天府,往这边大肆运面粉过来,先应应急。长远来看,只能让大家慢慢适应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