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俏尼姑妙音
第32章俏尼姑妙音第二天,黄琴兮起了个大早,一出门便呆住了,宛如置身童话世界:眼前干枯的树枝上,被很用心的绑上了各色彩绸,每棵树都是如此。最大的塔松上,还挂满了彩带和金银箔片。
“昨天还没有吧,这是什么时候弄上去的?得花多大功夫?”黄琴兮又惊又喜。
“府里的人一夜没睡,还从大老爷和三老爷府里借来大批人手,紧张忙乎了一夜。小姐睡得死,竟没听见。”素雪一边惊叹,一边说道。
“不是琴兮睡得沉,是府里的下人们训练有素。晚上作业,第一件事便是不能弄出过大声响。影响了老爷太太休息,可是要罚的。”周宏彦也跟着走出来,接口道。
素雪吐了吐舌头:“要在周家做个下人,也不易。这活,让我来,我可不行。”
三人一路欣赏着,一路说着话,往太太房间走去。路上看到的下人们,都是步履匆匆,每处场景,都有一位大丫鬟在那里指挥着干活。尖利的女高音,时不时的传入耳朵。整个周府,仿佛在准备一场大战,上下弥漫着紧张的气氛。
宝儿大部分时间是在太太那边照顾着。这个日子,不消说,更是由太太亲自照看周家的独苗。今天,周府上下,都要一大早过去,送祝福。
三人来到内屋,周宏彦简单站了站就出去了。倒不是外面有多少活等着他,实在是一屋子女人,任周宏彦再淡定,也难长时间面对就自己一个男人的尴尬。
女人们在一起,永远少不了欢声笑语。在这欢庆时刻,更是缺不了逗趣和顽笑。头次的,黄琴兮暂被放过,老媳妇詹氏久别胜新婚,成了大家凑趣的重点。
与往常黄琴兮被说得脸红耳赤不同,詹氏表现的就老道的多,无论多露骨的打趣,詹氏都能一一接受,时不时还能反击几句。你来我往的语言交锋中,气氛更加热烈。
黄琴兮虽然成亲有日子了,还生了孩子。但心理上,仍是个未出阁的大姑娘。每次这种情形,她都很尴尬的坐一边。这次看詹氏沉着应对四方的唇枪舌剑,算是开了眼界:原来还可以这般应对!只要脸皮够厚就行。黄琴兮不觉得摸了摸脸,想着若换做自己,能否做到詹氏那般自如。
正自己思量着,周围突然一阵大笑,詹氏与大老爷府中的林氏扭在了一起。原来林氏嘴上说不过詹氏,干脆用手来挽回局面。周围夫人们假意阻拦着,笑的呛出了眼泪。
两人自然不是真打,比划了几下,自己也加入了大笑的行列。黄琴兮也忍不住捂着嘴笑。突然发觉衣袖被人牵了牵,回头看,原来是惜芹。
“兮姐,三哥让我来给你解围。她们都是些老婆子了,你跟她们凑一起有什么趣?快跟我出来吧。”
黄琴兮正有此意,看着她们打趣詹氏,似是告一段落了。想想也知道,下一个就要说自己了。还是快溜为妙。忙悄悄起身,蹑手蹑脚的往外走。
“琴兮啊,别在外面贪玩,站一会就快回去,你的身子还虚着呢,不能在寒风中久待。芹儿,看着点你三嫂子,提醒着点。”曹夫人虽然也在顽笑,但注意力一直放在黄琴兮身上。
惜芹一进来,她就知道是什么事,一见黄琴兮起身,便及时出口提醒。
曹夫人这一开口,所有人注意力都集中在了黄琴兮身上。不等她们出声,惜芹说一声“晓得了”,拉着黄琴兮就跑出去了。身后又是一阵大笑。
“肯定是老三让惜芹来的,怕我们难堪他媳妇。”
“唉,三少奶奶真是幸福,我家那位,就不曾想着我点。”
“你?回炉重新炼炼,或许还有机会。”
……
等太阳拉高,府里宾客到齐,戏班子也陆续到位,一天的热闹真正开始。而黄琴兮,早被曹夫人亲自押着,回到了听雨轩。
又絮絮叨叨的说了半天,最后说若想看戏,等开春暖和了,专门为你叫个戏班,演上两天两夜,让你看个够。现在,就得在家里好好待着,哪里都不许去。
黄琴兮知道曹夫人也是为她好。若是在亲娘面前,黄琴兮还能撒娇央求。婆婆再好,毕竟还是隔了一层。只得乖乖答应。
周宏彦没有忘记黄琴兮自己在屋里孤单着,未到晌午便领着一个尼姑打扮的女子进了听雨轩。原来,这就是几天来周宏彦一直说的尼姑妙音。
黄琴兮抬眼打量过去,妙音一身半旧尼姑灰袍,头上罩一普通尼姑帽。特别显眼的,是她披在背后的一头乌发,竟比黄琴兮的头发还长。
再看面孔,不过二十岁左右,柳叶弯眉,含露双眸,皮肤细致均匀,怎么看都是个标致小泵娘。若不是周宏彦提前说她是位佛法高深的大师,即使穿着这一身僧袍,黄琴兮也很难把眼前这位俏娘子跟印象中的出家人联系在一起。
外面正上演着有名的三国戏“甘露寺”,周宏彦匆匆交待几句后,就出去了。素雪看来了伴,也打了声招呼,急忙忙跑出去看戏去了。房间里只剩下黄琴兮和妙音。
黄琴兮客气的请入座,伸手为她倒了杯茶,正要说话,只听妙音天籁般的嗓音道:“众人皆嘻,施主独戚。”
明显的话中有话!黄琴兮手抖了一下,茶水溅了出来。顾不上收拾,问道:“大师何出此言?”
妙音摇摇头,说道:“施主掩埋真心,箴言难救。只有敞开心扉,吐露真言,我佛方能帮助于你。”
黄琴兮无言,默默坐下,深埋心底的往事一幕幕再度袭来。意识中,周宏彦挥舞着手,提醒黄琴兮注意他,但很快便被无边大浪冲走,再无踪影。被自己刻意忽略不理的伤痛和矛盾涌上心头,黄琴兮抱住头,浑身战栗,十分痛苦。
许久,黄琴兮无力说道:“恨何故恨?爱能否爱?都说爱恨一线间,我该何去何从?佛法无边,大师有何妙言,能解我困惑?”
妙音美眸盯着黄琴兮,“阿弥陀佛”一声佛号,微闭双眼,念咒语般说道:“情非情,怨非怨,俗缘孽障,纠缠不懈,进亦苦、退亦苦,唯有立地解脱,悟吾大道,方能拒烦去忧,平静喜乐。”
黄琴兮惊得睁大眼,问道:“大师是要我从此远离红尘、遁入空门?”
妙音摇头道:“修行非唯出家,出家岂止修行。向佛与否,存乎于心。一心向佛,身处尘世,万业不沾身;心存俗念,剃度苦修也枉然。”大有深意的看了一眼黄琴兮,说道:“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黄琴兮似懂非懂的点点头,看了看妙音一头如云秀发。
妙音牵牵嘴角,以手抚摸着头发,说道:“真心向佛,带发修行也无妨。施主可是疑惑我为什么没有剃度?”
这正是黄琴兮一开始就想问的,只是怕唐突了大师,这才缄口。
“吾之身世,与施主一般无二。无边孽缘情网,捆绑我在红尘。幸得师傅指点,这才跳出恨天情海,皈依我佛。师傅说我负有佛旨,须点化九九八十一世间为情所困的女子。带发修行,亦是佛祖明示为之。不然,我一出家人,留此俗物何用?尚费心思打理,使我俗念不绝,影响修行。”
“大师也有段痛苦的俗世情缘?可否相告一二?”黄琴兮忍不住好奇,出口相问。
“罪过,罪过,”妙音双手合十,默念了一段经文,方说道:“既已出家,勿念红尘。不说也罢。”
黄琴兮更为好奇,索性激道:“大师佛法高深,何惧再忆红尘?琴兮此时正为爱恨所缠,茫然无助。大师的红尘经历,说不定会为琴兮指点一条明路也说不定。大师慈悲心怀,何不一吐为快?”
妙音心道:好个伶牙俐齿的黄琴兮!嘴上说道:“无过是失身、逼嫁、虐待、儿女等俗事,有何可谈?”停了停,又念叨道:“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妙音越不说,黄琴兮越好奇。从一开始见面,黄琴兮在心底里,就没把妙音当做高不可攀的有道高僧,而是不自觉的把她当闺蜜对待。实在是妙音长得过于妩媚,心理上很难把她与枯板的尼姑和尚划等号。而闺蜜的私密事,黄琴兮自然好奇。
“渡化俗人,亦须俗言俗语,方能奏效。大师箴言,发人深省,只是琴兮愚昧,一时难懂。还望大师说些俗物,指点一二。”黄琴兮不死心。
“阿弥陀佛”
……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的,时间匆匆流逝,黄琴兮强留妙音一起吃了素斋,又继续座谈。直到天色黑将下来,妙音这才起身告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