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再请两位专家过来
“云祥天”整体经营状况突然恶化,引发了一系列的市场反应。其中,“荣什欣”公司的市场应对最为积极,收效也最大。
“云祥天”餐饮业务一停摆,孟与非立即采取措施,想尽一切办法,尽可能多地填补市场突然显现的空白。
为此,孟与非获利甚大。
不过,比起“荣什欣”的市场反响,孟与非所有的努力只能算是小打小闹。
“荣什欣”最近派出商务洽谈团队频频与陈遇书接触,目的只有一个:收购“云祥天”的几个核心业务。
陈遇书的本意是双方合作经营,而且在商务权限、资金配比、高管搭配……诸方面的占比,“云祥天”必须保持五成以上的比例优势。
对此,“荣什欣”商务谈判代表明确表示不予考虑。
陈遇书觉着“云祥天”目前的处境再糟糕,也不至于濒临近乎被收购的地步,在他看来,“荣什欣”的商务谈判代表的言谈甚是可笑。
因此,双方的谈判一度陷入僵局。
陈遇书的父亲的看法则完全不同,在他看来,答应“荣什欣”的谈判要求或许是一次难得的良机,久经商场风云,他从来不惧什么破产不破产的,他图的是实惠。
不过,“荣什欣”那边的谈判条件过于苛刻,完全不是平等商谈的架势,为此,陈老先生变得焦虑不堪,身体状况也变得每况愈下。
为此,陈遇书放下架子,主动联系姚萌越,希望通过她联系一下丁瑚,请他务必看在老同学的面子上,给老父亲把把脉。
陈遇书已经了解过了,目前,中医调养是老父亲逐渐康复的最佳方式,而丁瑚是当下南冼城这方面行家里手。
虽然他目前还只是一个实习生。
陈遇书心下不得不承认,这一次,他看人看走眼了。
上一次,丁瑚以微弱优势夺得厨艺大赛的头奖,陈遇书认为那就是个意外,丁瑚不过就是交了狗屎运而已。
但是,后来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使得陈遇书渐渐明白了一个事实:丁瑚绝对不简单。
“小丁面馆”、“一湖新”以及各分店、“七彩人家”,甚至宫见心正在经营的那家医馆,背后都有丁瑚的影子。
一开始,这些小店铺压根儿入不了陈遇书的眼,“云祥天”后厨高级顾问李老先生的耐心解释才使得陈遇书慢慢转变了看法。
前几天,一次商务聚会,从一位老朋友那里,陈遇书得知丁瑚与卢老先生的私人交情非同一般。
联想起几个月前自己在卢宅大门口撞见丁瑚的情景,陈遇书这才意识到人们所说的应该都是真的。
所以,当姚萌越回复自己说,丁瑚让他去找楚尔月大夫时,陈遇书变得勃然大怒,在他看来,丁瑚这是在跟自己摆架子。
陈遇书压了压心头怒火,随手给新任助理方女士打了一个电话,让她会同办公室那边的同事跑一趟伏谷镇,听说,段驷海老先生正在那里静养,如果能够请得这位老先生给老父亲把把脉,老父亲应该很快就没事了。
在陈遇书看来,老父亲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大病,只是过于焦虑而已。
南冼中医界传闻,段驷海的医术要比古移山高明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