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荣誉艺术节
在郑虎惊讶于总票房的时候,董明珠问道:“郑老师,电影行业前景非常不错,公司接下来要在内地发展电影产业吗?”“是要发展,但不急,在此之前,还有一些准备事项要做。”
郑虎回过神,单手撑着下巴,思忖道。
董明珠神色一动,等着郑虎继续说下去。
但郑虎却没有再说,而是建立了一份新文档,接着便噼里啪啦地敲起了键盘。
董明珠瞬间明白,郑虎应该是在写计划书之类的文案。
过了一会,郑虎见她还没走,便说道:“你先回去忙吧,等我这边搞定了,会给你发一份文件过去。”
董明珠点点头,默默退出办公室。
大概半小时后。
郑虎给董明珠的通讯账号发了一份文件。
文件内容是对嘉禾公司的一些建议和改革,其中就包括以下几点:
1、建立内部培训班,对演员进行培训。
2、给演员分级,只有达到一定级别才能获得出演电影的资格,并根据演员级别来制定片酬,而不再是根据其名气、或是否主演来确定片酬;且片酬水平大幅降低,如一级演员若作为主演,最高可得十万元片酬等。
3、成立“荣誉艺术节”,给影视剧演员、相声演员、音乐家、画家等各类艺术人员颁发年度最佳奖项,各项目最高奖项的金额皆为100万元!
详细的建议有数十条,这只是其中最简单和最突出的三条。
董明珠美目瞪得极大,明显被郑虎的这份计划书给吓到了。
因为郑虎这完全是在对演艺圈进行大改革!
在计划书的最后,郑虎还写明了,他已经向文化部提出同样的建议,相信会很快全国施行。
但港岛目前还未回归,内地的规矩用不到港岛身上,那就没办法了,只能在嘉禾公司内部施行,其他娱乐公司他们没办法插手。
“郑老师这计划书还真称得上是改革,势必要颠覆整个演艺圈啊。”
董明珠心想,这计划书要是执行下去,估计整个演艺圈都要大变样。
再就是郑虎要创办的“荣誉艺术节”,也是一件大事,需要宣传与沟通。
宣传自然是为了让全华夏的人都知道这个艺术节,而沟通嘛,则是和官方沟通,特别是文化部和广播事业局,需要获得这两个官方单位的授权,这个艺术节才有权威性。
文化部在后世又被成为文化旅游部,只要跟文化事业和旅游业相关的,都归这个部门管,所以艺术文化也算文化,这个部门也可以管。
再就是广播事业局,这是后世广电总局的前身,跟广播电视相关的事宜,都归它管,所以演艺圈也被这个部门管着。
文化部与广播事业局属于合作单位,所以“荣誉科技”这边需要都联系一下。
并且为了让艺术节不至于没人来参加,还得跟演艺圈的人沟通接触。
不过演艺圈的艺人倒是好搞定,只要报出“荣誉科技”和官方的名号,相信不会有艺人拒绝。
如果真有拒绝的,直接封杀他就完事了。
董明珠心中思忖着,很快便开始行动起来。
她首先联系的是嘉禾公司,毕竟这是自己旗下的公司,虽然不是子公司,但也算是控股公司,亿点“小”建议,想必嘉禾公司的老总们会同意的。
时间在忙碌中流逝。
沟通工作比想象中顺利很多,她先后联系了嘉禾公司、文化部、广播事业局,她将郑虎计划书中的内容告知相关人员,结果全都通过了。
嘉禾公司那边自不需说,文化部和广播事业局这么顺利通过,是她没想到的,并且这两家单位的接待员还表示,会在近日委派有关人员前来“荣誉科技”商谈具体方案。
董明珠并不知道,其实郑虎早就联系过郭文强这位省副书记,而郭文强也跟文化部和广播事业部的领导知会过一声,所以才会如此顺利。
沟通完这三个主要的对象,接下来的那些出名的明星艺人就不需要她亲自联系,交给底下的员工就足够了。
在董明珠忙碌的时候,郑虎也在忙碌。
他还在专心改善汽车设计图。
之前制造出来的教练车可以说有了很大改进,但还远远不够,还要进一步压缩成本,并且还得在保持极高性能的前提下,否则光是压缩成本,那样造出来的低质量产品完全没有意义。
一晃,时间过去了三天。
全国各地乃至港澳台地区都突然出现了一份广告,“荣誉艺术节”将在1982年1月20日,也就是一个月后召开,并且往后每年的这个日期,都会召开一次。
“荣誉艺术节”上,将会评选出该年份最佳电视剧奖、最佳电影奖、最佳音乐奖、最佳画作奖、最佳诗歌奖……等一系列数十个最佳奖项!
基本只要人们能想到的项目,都涵盖其中。
最为夸张的是,这些奖项的奖金全都是一百万元!华夏币!
要知道,这个年代的华夏币可是很值钱的!甚至比米元还值钱!
这数十个奖项加在一起,那就是数千万元了!
可以说是下了血本!
另外,令人们重视的是,宣传广告下方还标注着华夏文化部和广播事业部的字样,这代表着,这个艺术节是华夏官方认可并推行的!
光靠想象,人们便可以知道,这个“荣誉艺术节”怕是整个华夏最盛大的宴会了。
为了这个艺术节,“荣誉科技”方面不得不跟官方借人,主要是借评委,因为这么多奖项,如果没有专业人员,光靠“荣誉科技”一方,是不可能评选得出来的,而且也不一定具有代表性。
必须要让老艺术家们出面,才有权威性和震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