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成了全民偶像
郑虎又出名了。在胡卫国离开的第二天,全国各地的报纸登报:“国士无双!年仅23岁,便为祖国做出巨大贡献!”
千篇一律的标题,内容也相差不多,都是在介绍郑虎为华夏所做的贡献,深度剖析了郑虎的所作所为对华夏产生了多么大的影响,并在文中呼吁和鼓励所有华夏年轻人向郑虎学习。
一时间,郑虎这个名字,成了无数年轻华夏人向往的存在!
这个年代没有那么多花里胡哨的花边新闻,有的只是各方面解析郑虎的产品多么牛批,对社会有多么重大贡献,在国际上有多么大的影响力。
从最开始的“荣誉培训班”,再到“荣誉手机”,再到后面的一系列产品,只要叫得上名字,都有人去剖析。
另外,由于文化部的命令,记者们不能采访郑虎,所以他们就选择了与之相关的目标。
有的记者跑去郑虎的老家郑家村,对村民进行采访。
有的记者去滨海县,采访那些曾经在“荣誉培训班”上过课的学员。
更有许多记者去采访“荣誉科技”的员工,从各个方面去了解和剖析郑虎这位“国士无双”的年轻科学家。
当然,因为怕引起郑虎的误会,这些记者都采取了暗访的形式,并给受访者递了好处,用于封口。
其他记者还好,那些去了郑虎老家采访的记者,却发现了“大秘密”。
他们从村民们口中得知,郑虎年轻时竟然是个“无恶不作”的村霸!
这令他们吃惊的同时,又难以置信。
毕竟谁都知道,郑院士是学识渊博的伟大科学家,这跟“无恶不作”的村霸身份,相去未免甚远!
他们很是不解,又多找了几个村民进行暗访。
结果依旧是混混流氓之类的评价。
当然,这些是对郑虎十几岁时的评价,现在的郑虎无疑是大家所向往的人,村民们虽然没文化,但郑虎有钱发达了,这个消息还是知道的。
“你们都走,我们村不欢迎你们。”
记者们还想了解更多的时候,有一名老者出来试图赶走他们。
“这位老人家,为什么阻拦我们?我们只是想了解更多关于郑院士的过往。”
有记者不解道。
“郑院士就是虎子现在的称号吧?这孩子真是有出息了。”
老者抬头望天,感慨道。
“老人家,您跟郑院士很熟悉吗?”
记者眼中闪过精光,觉得有东西可以深挖,连忙问道。
“虎子是我看着长大,这孩子从小就很机灵,做人做事都很有分寸,但他有个很不好的父亲。”
老人家眼中带着缅怀,开口道。
“郑院士的父亲?您能跟我们说说他的父亲吗?”
记者连忙追问。
“说倒是可以说,但是你们要答应我,不准再进村里打扰村民们。”
老者说道。
记者们对视一眼,全都同意下来。
“好吧,那我就跟你们说说,虎子的父亲是个暴戾之人,脾气暴躁,为人也不与人为善,虎子小时候的性格跟他父亲有很大关系……”
老人絮絮叨叨地说着,将郑虎年轻时成为“村霸”的绝大部分原因都归结到了郑虎已故的父母身上。
记者们也一个个都恍然大悟,难怪郑院士年轻时会是村霸,原来他的父亲就是村霸,郑院士只不过是在父亲的逼迫下才做出“欺压乡亲”的行为。
总而言之,在老人的口中,郑虎就成了反抗父亲,努力克服“村霸”称号的这么一个天才。
如果郑虎得知这些,只怕嘴角忍不住狠狠抽搐。
因为他根本就不认识这个老人,也并没有做过老人说的那些事,他以前也确实是个鱼肉乡亲的村霸,只不过等他重生过来了,才有所改变。
而在远处,当地镇长狠狠松了口气。
这位老人自然是镇长找来的,专门用来帮郑虎挽回形象的。
一听到有很多记者来村里打听郑虎的事迹,镇长便急上眉梢。
作为镇长,对于郑虎这位出自本地的伟大科学家,他自然一清二楚,对于郑虎年轻时的事迹他也有所耳闻。
伟大科学家竟然曾经鱼肉百姓?!
这些事当事人知道就行了,哪能登到报纸上啊!
所以才有了现在的这一幕。
郑虎并不知道这些,他本人对这种事情并不感兴趣,与其关心这些有的没的,还不如多花心思在苏玉荣身上。
至于民众对他的看法,他更是不在乎,又不是当明星艺人,要时时刻刻保持着完美形象,他就是个普通人而已,有着自己的生活,别人的目光不会给他带来一丝的影响。
郑虎家中。
电视机里正在播放关于郑虎的新闻。
主持人声情并茂,非常卖力地讲解着郑虎的事迹,深切地介绍每一件“荣誉科技”产品对社会、对人民的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