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财帛动人心,酒菜暖人腹 - 浮世俗情 - 夜雪湖山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浮世俗情 >

第125章财帛动人心,酒菜暖人腹

第125章财帛动人心,酒菜暖人腹

常言道“清酒红人面,财帛动人心”,普天之下没有人不t爱黄白之物,就连皇帝都不例外,郑珏更在其中。

孙宝昌一开始很想替郑珏回了段不循的请托,直言道:“段大官人,郑公公想要的可不是银子。”

段不循笑眯眯地递上一张银票,他一眼扫过去心里顿时痒起来,思及郑珏事前吩咐,只好忍痛拒绝,“非是咱家不帮你,实在是公公事先说得明白,您也莫要为难我们底下人。”

段不循看了眼冯时,冯时从袖中取出一张宣纸,在孙宝昌面前抖落开,晃了晃。孙宝昌看清楚那上面的数字后,惊得半晌说不出话来。

“如何?”

孙宝昌颤抖着手接过这张纸,又颤抖着手将这张纸呈递到郑珏面前。果不其然,郑珏先前还笑着摇头,说段不循这是病急乱投医,竟然想到了贿赂自己,可见是实在走投无路了,刘阶那老儿平日里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翻起脸来却最是无情云云。

待到看清了那纸上面的字后,他面上的笑容便一下子凝固住,眸光变得耐人寻味。

从前只是知道段不循腰缠万贯、富可敌国,如今见了这上面的数,郑珏方才彻底明白富可敌国这四个字到底是什么含义。

这样一笔巨额财富,恐怕是皇上见了也要动心的。

孙宝昌看出掌印动心了,试探道:“要不然就依了他的请?左右不过是一个小小言官,就算是杀了他也不能真把刘阶如何。”

郑珏摇头道:“谢琅是小小言官不假,可你莫要忘了,他可是刘阶的前锋。朝中多少双眼睛看着呢,这事处理得妥当就叫旗开得胜,说不定还会有摧枯拉朽之势;若是处理得不妥,恐怕就是功亏一篑了。”

更重要的是,看皇上如今的意思,恐怕也是对刘阶颇不耐烦的。这位年轻的皇帝比之先皇更加阴晴不定,郑珏这几年也只是把准了他的一条脉:这位爷被先皇管怕了,如今最讨厌的就是管教和束缚。刘阁老可谓是成也因帝师,失也因帝师,只不过是他自己还不知道而已。

知道了也没关系,首辅若是放纵皇上,自然会引得群臣攻击,弹劾内阁无所作为;若是管得太严,又会招来皇上的不满。

这是个千古无解的两难之题,刘阶这样的庸才自然无法破解。

太监就不一样了,太监本来就是皇上的奴才,既担负了媚上欺下的骂名,索性就将媚上欺下做到极致,只要讨得了皇上的欢心,这辈子的荣华富贵就妥了。

至于后世如何评价,郑珏早就想得明白:连后人都没有,爱怎么评价就怎么评价。

这番思量自然十分透彻,又包含了对帝王心术的揣摩,实在是不可为外人道也。郑珏自然不会对孙宝昌明说,只吩咐道:“你去把柳文彦叫来。”

柳文彦这些日子是冰火两重天,一面是从地方的小矿监一跃成为皇上身边伺候的红人,前途不可限量,一面又是昌启帝无止无休的折磨,令他整日都要提心吊胆,生怕哪句话不对就丢了脑袋。

好在他是个读书人,懂得眼光放长远的道理,也能忍旁人之不能忍,明白奴才的攀登之路乃是血泪尊严铺就而成,心里也就没了那么多意难平。

他也看出来了,昌启帝就喜欢折辱他,他愈是表现得愚蠢不堪、惭愧不安,昌启帝就愈是兴奋。或许郑珏也是这么熬过来的,等到他熬到了郑珏这个位置,自然就有人代替他给皇上折磨,他也就彻底熬出头了。

郑珏将他召过去,先是问他在宫里呆得惯不惯,后又夸他将皇上伺候得不错,勉励他再接再厉。柳文彦自然千恩万谢,感激郑公公的知遇之恩。

郑珏又问了几句皇上的饮食起居,之后便将段不循送银一事说给他听,末了问道:“你觉得咱家该如何做啊?”

柳文彦没想到郑公公会与他说这个,受宠若惊之余,心中不由忐忑,生怕说错了话,失去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攀附机会。想了又想,方才慎重道:“干爷,文彦以为不妨将这笔银子收下,至于谢琅……就依段不循的意思,将他从诏狱挪到刑部大牢。”

见郑珏面色依旧温和,他暗自松了口气,继续道:“若是谢琅死在刑部大牢,姓段的可怪不到干爷头上。冤有头债有主,到时候他有冤报冤、有仇报仇,恐怕是十分乐意为干爷效力呢。”

郑珏唇边的笑意加深了,“我果然没有看错你。”

柳文彦谦虚地一笑,意味深长道:“他随便一出手就是这么多银子,不知全部身家都算起来是个怎样惊人的数目。”

郑珏看了他一会儿,忽然拉家常似的问道:“文彦呐,你家中有几口人,可还有亲戚在徽州?”

“回干爷的话,文彦自幼丧母,年前父亲也故去了,因着自己的一场祸事,亲事自然告吹,如今也没什么亲戚。京城里倒有几家远房,不过都出了五服,也算不得什么正经亲戚了。目前只有表妹一家与我住在一处。不瞒干爷,我那表妹不是旁人,正是谢琅的下堂妇。”

柳文彦说到此处不由面色赧然,支吾道:“……我们俩如今……是搭伙过日子。”

“咱们这样的人都不容易!”郑珏叹了口气,复又温和道:“往后有什么难处尽管开口。”随即吩咐人给了他一包银子。

柳文彦不由热泪盈眶,伏地谢道:“文彦如今唯一的依靠就是干爷!蒙干爷不弃,文彦愿为干爷肝脑涂地,刀山火海在所不辞!”

“快起来吧。”

郑珏笑道,“你出来的时辰也不短了,皇上想必已经等急了,快回去吧,好好干,记住了,你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柳文彦回去后,当值的宫女给他使眼色,示意他皇上找不到人生气了,要他心里有个准备。柳文彦大喜逢大惊,吓出一身冷汗,在心里编了个谎,在才硬着头皮走进了西偏殿。

昌启开口就问:“郑珏找你说什么了?”

柳文彦刚编的那套瞎话顿时被堵在嗓子眼,只好跪下道:“回皇上的话,郑公公怕奴婢伺候得不好,刚才特意提点了几句。”

“你们这些读过书的人就爱撒谎”,昌启不轻不重地踹了他一脚,“你老实回话,否则朕亲手给你打造一口棺材。”

柳文彦最怕他说这些不真不假的话,心里打了一阵急鼓,道:“郑公公说……刘阁老施加的压力太大,他老人家顶不住了,恐怕得将谢琅交出去了。”

“他与你说这个干什么?”

“他……他是想教我在皇上跟前说一嘴,求皇上出手相助。”

昌启皱起眉头打量柳文彦,像是在判断他这话的真假。柳文彦不敢擡头,却觉得头顶这目光像极了幼兽盯着猎物的目光,不谙世事中透着几分残忍,不知道它下一刻是想将你放了,还是折磨至死。

半晌后,就在柳文彦觉得自己快要撑不住之际,昌启帝又踹了他一脚,“那你不直说?往后再这样遮遮掩掩,朕将你楔到桌子腿上!”

柳文彦如蒙大赦,连声答是。

“起来吧”,昌启道,“没用的东西……”背起手来在地当间转了一圈,忽然有了主意,“你这就代朕起草一封信给高和,就说多日不见高阁老,朕心里想念得紧,端午将至,届时将于乾清宫设宴款待老臣,还请他早做准备,莫要耽搁了行程。”

“那郑公公……”

“你是他的奴才还是朕的奴才?!”

柳文彦顿时不敢再说话,转而在心里酝酿起笔墨来。

两日后,底下人战战兢兢地回禀刘阶,“相爷,司礼监那边放出消息来,说是诏狱真的准备放人了。”

刘阶惊怒交加:“怎么回事,打听清楚了么?”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