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第30章
在一所大学的展馆里,托尼·斯塔克感到深深的无聊。
他被小辣椒催促着,半推半就的参加了这场在室内举办的“校园科技大展”。
他将作为引领未来的科学家,给予这些年轻人们鼓励和希望(小辣椒语)。
但这些“未来栋梁的作品”看的他眼角抽痛,忍不住近乎毒舌的质问:“这堆垃圾是谁放在这里的?清洁工!清洁——什么?这是你的作品?哦,我以为……”
哪怕被小辣椒瞪了一眼,他也不愿认错,
“你不能怪我搞混,它们本来就是垃圾,我五岁的时候就不做这玩意了。”
展示作品的博士生泪奔而去。
小辣椒没好气的说:“希望你能回到五岁,好好感受他们此刻有多难受。”
托尼抱起双臂,很不服气:会场里没有哪一样东西吸引他,难道还是他的错?
他索性掏出手机,一边上网,一边敷衍的随便转。
而手机也很及时的推送来一发新闻:
“浓雾中的杀人阴影,是否意味着人类清洗计划正式启动?”
“又来?”这下,托尼总算感到有些头疼了。
纽约是一个多元化的现代城市,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多元化”里还包括了数以万计的……
流浪汉。
这些流浪汉都是破产后失去身份的人。
他们举目无亲,居无定所,露宿在集中区,有些以汽车为家,有些直接打地铺。
浓雾降临,雾中的怪物在保险公司里到处乱爬。
一个毫无安全感的流言在流浪汉的手机,电话或口口相传中传开了:
“这是富人为了社会安定想要清洗我们的阴谋,这是人类清洗计划。”
而对于这个“阴谋论”,所属mib机构的“阴谋办公室”完全不陌生。
如果有人过来采访,“阴谋办公室的领导”探员l一定会无奈的回答:
“每年都这样,哪怕只是春季流感,这些弱势群体都会猜测是清洗计划开展了。”
“不得不说,这是我最喜欢的一个阴谋论。”
水母蘑菇探员g则会如此唯恐天下不乱的补充。
所谓“人类清洗计划”,完整的说法是:
“因为现代社会人口膨胀,劣等人口过多无意义的消耗大量社会资源,妨碍国家发展。
“所以富人会定时定点的通过各种的手段,暗中清除劣等人群。”
包括但不限于释放病毒,伪造天灾,发动战争……等等,等等,和等等。
对于阴谋办公室来说,这是一套经久不绝,无法根除,封不干净的传言。
最难清理之处在于,它不是“地平说”那样一戳就破的垃圾。
相反,它有一套全方位,无死角,让人百口莫辩的理论作为根基:
“社会达尔文主义”。
托尼·富豪·斯塔克,生在纽约,活在互联网上,对这套阴谋论的产出和传播早就看麻了。
不过他也知道,这套说法每一次都能刺激到贫民的神经,促使他们干出一些冲动的举动。
“如果有游行和暴-动的话,”他滑动手机,给自己找乐子,“我可以趁机离开这个地方。”
翻着翻着,他发现事情不太对,虽然没有视频佐证,但网民们绘声绘色的描绘着“浓雾”,“怪物”等等被目击到的场景。
托尼不得不反复确认,是不是错翻到了灾难电影的观感界面。
科学馆里灯火通明,只有几扇开在顶部的天窗。
所以托尼根本没有发现,在他专心收集可疑信息时,浓郁的白雾已经裹住了整所大学。
而数条细细的触须爬进了气窗闭合的夹缝,用强大的力量掀开了玻璃,爬进了天花板。
直到天花板上的一盏装饰型吊灯砰然坠地。
一些人不由得擡起头,却忍不住惊恐的大喊起来:
天花板上布满了粗细不一触须,像是密密麻麻的章鱼脚,看的他们头皮发麻。
灯管一个接一个碎裂,玻璃飞的到处都是,触须滑了下来,袭击着馆内的活人。
人们尖叫着奔走,很快又被触须追上,紧紧的缠住,向后拖,很多人互相保护着,但毫无办法。
剧变让托尼愣了愣,不再执着手机里的内容——毕竟,这些怪物都已经杀到眼前了。
他撩开袖子,点了点运动护腕一样套在手腕上的召唤器:
因为没想到会发生室内战斗,他的全套战甲都放在斯塔克大厦,听见召唤信号,开足马力的飞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