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宋人小品
到了姚勇工作室门口,郝帅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轻轻叩门。
“请进,”从里面传出一个浑厚的声音。
郝帅略微有些紧张地推门进去,只见姚勇老师正在里面的画案前略带惊奇的神色抬头看过来,旁边的画案前也坐着几个学生,在安静地画画儿。
姚勇老师国字脸,浓眉大眼,目光炯炯。下巴上还特意留了一点胡子。身穿一件米白色的卫衣,更衬的脸部格外的精神。姚勇人也就四十出头儿。这个年龄在画国画儿的人们中,应该算是年轻人。但是姚勇无论在外貌上还是在气质上都绝对碾压一众同龄教师,已经颇具大师风范。
“姚老师您好!”郝帅鼓起了勇气,期期艾艾地说:“我,我是中国山水画方向的新生。嗯,我的线描不太好,想来您这儿学学线描,可以吗?”
“嗯?”姚勇挑了挑眉,他还从来没遇到过这种情况。这事儿要弄不好,会影响同事关系的,会让人误会自己挖别人的墙角。他沉吟了一下,说:“你们学山水的应该是在范老师那边的工作室吧?”
“呃,”郝帅一愣,旋即反应了过来。师傅曾经给他讲过关于为人处事方面的一些雷区。
“我,我刚刚问过范老师,经他同意后,我才过来的。他说我可以来这里跟你学一学,就是不要给您添太多麻烦。”
这时,画案上的手机响了。姚勇老师接起电话:“哦哦,范老师,……哦,是,人在这儿呢……没事儿,没问题……好的,就这样。”
放下手机,姚老师转头对郝帅说:“哦,你叫郝帅是吧?那好吧,欢迎。但是咱们可有言在先啊,不能耽误你本身的课程学习,在我这里只能是课余时间来。”
“没问题,老师!”郝帅克制住了雀跃的心情,严肃的点了点头。周围的几个学生也都抬起头来,友好的冲他点点头或者笑一笑。
“那么,你想从什么地方学起呢?”
“嗯,我就是线描基础太差了,我想把十八描都过一遍。”这话一出口惊天动地。几个在画画的同学努力忍着笑,小心地放下了笔,这才敢笑出了声。
“我的天呀,我这画儿差点儿给毁了。”
“是啊,我差点儿憋成了内伤!”
“这位新同学,你胃口好大呀,还十八描,你能学两三样就可以了!”
“就是,哪又那么容易啊!”
大家七嘴八舌议论得不亦乐乎。他们也是画了很长时间了,有些枯燥,需要找点儿乐子。正好,郝帅就送上门了。
“好啦,专心画你们的画!”姚勇老师扭头儿淡淡的说了一句。他就有这种不怒自威的气质。一句话落地,大家就都不言语了,又低头儿安静地画了起来。
郝帅也趁机瞄了眼那些学生桌上的画儿,原来都是在临摹韩熙载夜宴图。
见他眼睛盯在韩熙载夜宴图的影印件上,姚勇老师说:“这个,估计你目前还学不了。他们是二年级的才刚开始学。想学线描是吧?呃,我建议你先别从大画入手。你还是先从宋人小品入手吧。”
“送人小品?”郝帅理解成了那种随便送人的小画儿。
“老师,我画画儿从不送人。”
如同有人命令一般,几个寂寞作画儿的学生憋着一口气,同时放下了笔。瞬间教室里就爆发出一片笑声。
“郝帅,你是不是专门来捣乱的呀?”姚勇老师皱着眉头深邃的目光盯着好帅的眼睛说。
“老师,对不起,我,我给想差了,我现在知道了,他们一笑我就知道了。是宋朝人画的小品,对吧?”
“美术史怎么学的啊?没好好听课吧?”
郝帅尴尬的不知说什么好。中国美术史老师讲宋代绘画的那段时间正是他的跳楼事件发酵的时候。上课时候净走神儿了。
姚勇老师转身从资料柜中翻出一沓名作影印件,全都是采用塑封保存的。
姚老师从中挑出两张,说:“这张出水芙蓉图,还有这张岁寒三友图都比较适合初学者。我看你就先临摹这两张吧。”
“啊?老师,这不都是花鸟画儿吗?”
“花鸟画儿怎么啦?你看不上吗?这两张花鸟画儿的线描是非常见功力的。你看,非常挺拔、干净利索。你要能学到他的三分就可以了。”
“哦,老师,我还是想画人物。人物的衣纹?身体的线条,我觉得更能练出好的线描。”
“既然你来我这儿,就得听我的。先把基础打牢。人物上的线条呢,比较长,对手头上的功力要求就更高一些。你还是先画画这个岁寒三友吧,你看这上面的线条多丰富。比如说这个松树的松针。那么多短的线条,却有很多的变化,各个方向的舒展,这个很练行笔的。还有这个梅枝。一般说画梅也是要很深的书法功底才行,它这个线条很讲究的。再看这个竹枝竹叶,有句老话说,一世竹子半世兰,光是个竹子就够画一辈子了。哎,所以说你就练练这个吧。”说着,姚勇老师把岁寒三友图递给郝帅。
怎么个意思?只给一张啦?那个出水芙蓉图都不给了?郝帅想把出水芙蓉也拿上,便说:“哦,老师,这个这么小我觉得一会儿就画完了。要不然我两张都拿上吧。”
姚勇老师嘿嘿一笑,“你先去画画,试试吧!来,用我的纸笔,先临摹一张,算作考试,摸摸你的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