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第九十二章 - 百媚千娇 - 三夜檀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百媚千娇 >

第92章第九十二章

第92章第九十二章

上面加盖着玉玺的大印,很显然这样的圣旨不可能是最近才写好的,至少是在赵奕云逼宫之前,文昌帝就已经准备好了这张圣旨,只是一直没有宣读而已。

阮娆细看了两眼,发现圣旨上居然写着她是明昭太子的血脉,这怎么可能?

到京城之后,她也是听过明昭太子的名字,温文尔雅满腹经纶,特别是因为徐丽华对明昭太子的推崇,所以阮娆对明昭太子也是崇敬的,只是她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会和这样的人物扯上关系。

文昌帝虚弱的躺在床上,他的身体已经被阿芙蓉给拖垮了,稍不注意就会染上病症。他枯瘦的手臂对着阮娆招了招,他能感觉到他怕是没有多长的寿命了。

原本他不信轮回,但如今他就如同当初的先帝一样,被自己的儿子逼宫退位,在病痛中凄凉的走过他人生的最后一段路程。

当初他只顾着即将登上皇位的激动,从未想过有一天他竟然敢会步了先帝的后尘。

“孩子你过来,”文昌帝在看清楚阮娆的脸之后,就让人去查了阮娆的身份,在查清楚阮娆的身世之后,文昌帝才恍然的反应过来,他可能错怪了宁均呈,也错了怪徐老太爷,他们都没有骗他,他找了二十多年的小皇孙都没有找到,宁均呈和徐老太爷说得是真的,根本没有什么小皇孙,宁均呈找得人应该就是当初流落在外的蕙兰郡主。

这个虚无缥缈的小皇孙一直是他心中的一根刺,让他赐死了一直未他出生入死的宁均呈,让他一直对徐老太爷充满防备。

这份诏书他本来是想在合适的机会宣读,他对明昭太子所有的戒备都在清楚这些始末之后消散了,与蕙兰郡主和阮娆,他有些怜悯,一个女子根本不会动摇到他的皇位,所以他不吝惜的展示着他的仁慈。

阮娆捏着圣旨,还没有回过神来,要是圣旨上的话是真的,那她的娘亲不就是高高在上的郡主,而且她的身体里也留着皇家的血脉。

当初她阿娘告诉她的高贵的血脉,难道说得根本不是阮家,而是皇家?

“这些年……你受苦了,蕙兰的事情朕也很难过,阮家这样的人根本配不上皇家的金枝玉叶,往后你就是赵家的人了,朕在圣旨上已经恢复了你的姓氏。”文昌帝断断续续的说道。

阮娆的神情一动,若是她成了郡主还姓了国姓,赵奕云就是再荒唐也不敢把赵姓的宗室迎进宫来。

文昌帝看出了阮娆的意动,他咳了几声后,继续说道:“你也是皇室中人,如今边关不稳,大禹不能乱了,外族野心勃勃。朕以一个长辈的身份托付你一件事情——”

阮娆心中的惊讶和欣喜顿时冷静了下来,文昌帝的态度很明显,她若是要接受郡主的身份就必须要替他做一件事情当做代价。

但是她能那些话语把赵奕云逼退第一次,不一定能逼退第二次,而且也不知道是不是她太忧心而出现的错觉,她总觉得她纤细的腰身似乎变得有些微凸。她没有怀过孕,也不知道她的肚子还能瞒住多久。

看赵奕云对云隐寺僧人的残酷,阮娆不用猜也知道他是不会轻易放过表哥,更不会放任她生下表哥的孩子的。

这也是阮娆想了很久,才想明白的事情,表哥之所以不出现肯定是出于对赵奕云的忌惮。

权衡了一番后,阮娆还是答应了文昌帝的请求。她不在意谁做皇帝,但是若是赵奕云做皇帝威胁到了表哥的性命,在她看来,还不如换一个人来当皇帝最好。

伺候文昌帝的宫人虽然有些懈怠,但阮娆也不敢在西宫久留,带着那张圣旨与文昌帝的私印,阮娆悄悄地回到了西宫旁的花园里。

宫人找到她的时候,她就假作看花入迷的样子,倒也没有引起宫人的怀疑。

阮娆回来后就悄悄把圣旨藏了衣服的夹层里面,这是她出宫的最大一张底牌,只要在适当的时间拿出来,她就可以重新得到自由。

——

赵奕云高坐在龙椅上,最近他处置一批官员的,所有人都以为赵奕云要做的一定是安抚群臣,特别是自始至终都站在他这边的人,谁也没有想到赵奕云会对这些大臣开刀,而且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家族竟然是镇北侯府,赵奕云还是皇子时的岳家。

镇北侯府本来就因为赵奕云没有直接册立王馥为皇后而不满,如今见赵奕云登基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削减镇北侯府手中的兵权。

原本镇北侯府以为赵奕云从未接触过兵权,就算他收走了兵符,他们的人马也不是那么容易被收服的。只是当兵权被收回去后,镇北侯才发现他小瞧里的赵奕云,赵t奕云根本不想不通军务的样子,他把他最忠心的人马分配到了贺佼手中。而其他的人马,赵奕云提拔了几个低阶的武官,直接让他们接受兵马的训练。

镇北侯带兵打仗确实有一套,但是为了维护他在军中的,他提拔的武官都是他的亲信,有些任人唯亲,所以有好些有才干但是不愿意投到镇北侯麾下的低阶武官根本没有出头之日。

如今赵奕云给了他们一个机会,作为同样了解这些兵马的人,他们不缺能力,自然是拼命地在赵奕云面前展现自己。

当然被发落的不止是镇北侯一家,只是王馥永远学不会安分,镇北侯就成了用来震慑猴子的那只鸡了。

众位大臣看着龙椅上面容姣好容貌过甚的君王,后知后觉的发现,赵奕云的强势是与文昌帝一脉相成的,甚至可以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赵奕云满意的看着众位大臣变得恭敬臣服的神情,上一世他坐了皇帝后才发现,做一个帝王最重要的就是凌驾在朝臣之上,臣子就要守着臣子的本分,老实的听从帝王发号施令就对了。

曾经赵奕云也想过是不是他对阮娆的宠爱太明显了,所以才会让王馥对她下毒手,等他登上帝位后,他才发现不是他的宠爱太过,而是他给她的还不够,以至于王馥根本不明白对阮娆下手后会有什么后果。

赵奕云单手支着下颌,他瞥了传旨太监一眼,用眼神示意了他宣读他拟好的两道圣旨。

太监尖细的声音在大殿上响起,镇北侯的脸色顿时大变,饶是他再沉稳老练,听到赵奕云要让王馥出家当仙师的旨意还是让他难以接受。

王馥与赵奕云是年少夫妻,就算赵奕云要立贺雅言为皇后,也没必要把他的女儿逼到这个地步!出家?赵奕云就是这样对待他的结发妻子的吗?

被夺权被打压,如今他唯一的女儿竟然要遭受这样的对待,镇北侯他不服也不甘心。

“陛下,馥儿她是有诸多不懂事的地方,但是她对您是一片真心呀,老臣恳请陛下看在与小女的结发之情的份上,收回成命吧!”镇北侯的语气中带着些悲愤,他出列跪在地上说道。

赵奕云摸着手指上的扳指,嘴角挂着意味不明的笑意:“不懂事?”赵奕云鼻腔里发出一声冷哼,“这个折子镇北侯你好好看看吧。”

镇北侯接过太监递过来的折子,看过之后镇北侯的额头上全是冷汗,馥儿竟然如此大胆,竟然敢对赵奕云的子嗣做手脚,子嗣在皇家是非比寻常的重要,而馥儿竟然敢对原来赵奕云身边的女子动手脚。

镇北侯的神情非常的难看,他打开第二个折子,上面写的是这些年王家与关外蛮族通商贸易的奏折,大禹与蛮族势同水火,在西北边关两方时常会有冲突。这些事情要是被御史知道,必定是要参他一个通敌卖国。

镇北侯的背上惊出冷汗来,他眼中的愤恨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庆幸与后怕,他虽然宠爱王馥,但是他不能为了王馥一个就拖这个镇北侯府下水。

“老臣谢主隆恩。”镇北侯当机立断做了决定。

赵奕云的嘴角微微一勾,对镇北侯的识时务很满意,上一世他覆灭了王家,王馥在临死前还叫嚣着是他鸟尽弓藏,并不觉得她做错了什么,这一世他就要王馥尝一尝众叛亲离的滋味,没有了镇北侯的支持,她还有什么引以为傲的事情。

杀人诛心,他这一世不会轻易让王馥解脱,他要王馥长长久久的活着,活在懊悔与痛苦之中。

在场的大臣之中,对这段时间赵奕云的铁血手段,早就心怀不满,本来他们是想借着镇北侯的事情一同向赵奕云施压,让赵奕云知道,他若是想要稳住江山就必须要倚重他们这些老臣,可结果确实镇北侯自己都接受了,他们憋了一肚子的话,最后也只能咽了回去。

同时他们在心底对赵奕云也起了敬畏之心,不敢轻易再小觑这个年轻的帝王。

传旨太监把宣读上的圣旨放在托盘上,又接过了另一张圣旨,太监把圣旨展开后,用波澜不惊的语气宣读着圣旨上的内容。

“朕惟道法乾坤,内治乃人伦之本。教型家国,壸仪实王化之基。资淑德以承庥,宜正名而惇典……”

太监念到一半大臣们的神情都有些变化,这道圣旨听起来似乎是要立后!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