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斗诗传统
第203章斗诗传统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按照传统习俗,这一天也是送灶王爷和灶王婆回天庭复命的日子。
李思远一家出身安平的封津县,一应习俗也遵循家乡的风俗,一家子老少一起热热闹闹的送走了灶神,围坐在在一起喝茶。
李安首先说起了明日斗诗会的事情,沈灵萱立即响应,吵吵着也要跟着去凑热闹,还振振有词的说,“……,灵儿听安哥哥说啊,明日说不定还能看到下一届的状元呢,灵儿也要去看看那状元是不是长着三头六臂。”
一句话说的大家都笑了起来。
笑过之后,李香秀却微微蹙了眉,“灵儿毕竟是个女孩子,明天人家斗诗又不是比女红,那里人多眼杂的,万一有个什么闪失就不好了。”
“不怕,不怕的,”沈灵萱赶紧跑过去摇晃着李香秀的手说道,“灵儿换了小厮的妆扮,乖乖的跟着安哥哥和大哥,不会到处乱跑,一定不会出事的。再说了,灵儿还听人家说啊,那斗诗会上最会出人意料了,不知道会有设呢么稀奇的事情发生呢,灵儿既然来了京都,可不想错过这场热闹去。”
听了沈灵萱的话,沈老爷和李思远相互看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希冀。昨日他们两个读圣贤书的人商量了许久,也没想到一个合适的办法能压制了外面那些关于安平知府娶了娼妓的不堪的流言下去。如果明日真的能出了什么稀奇的事情代替了先前的流言,那可是帮了他们一个大忙了啊。
沈灵萱在沈老爷面前的时候一直是天真烂漫、一副不谙世事的乖顺模样。可是,远在京都的李思远却从来往的书信和沈鹏等人的嘴里听说了不少沈灵萱古灵精怪的事迹。听沈灵萱这么状似无心的一说,他心头转了几转,忍不住就点了点头。
沈老爷没有李思远了解沈灵萱,没有听出她话里话外的暗示来,不过他听说沈灵萱要沈文护着出去,心头实在是大慰,他如今年过四十,膝下的这几个孩子里面,就是沈文和沈灵萱让他看着喜欢,如果他们兄妹能和睦相处,他是最乐见其成的了。
因此,沈老爷笑着说道,“秀儿不用担心,灵儿聪明,又有李家公子和文儿照看着,他们身边也会跟着稳重妥当的仆从,你就放心吧。”
“是啊,安儿和沈大少爷都算是京中长大的,也都是有分寸的孩子,”李思远帮腔说道,“有他们两个护着,秀儿你就放心吧。”
“我自然是放心安儿和大少爷的,”李香秀依旧迟疑着说道,“可是,明日安儿也好和那些少年才俊们斗诗;大少爷不喜诗,那样的场合不一定又兴致去呢。老爷啊,不要因为灵儿胡闹就勉强大少爷哪。”
李香秀一番言辞,字字句句都是为了沈文着想,这让沈老爷心头更加舒畅,他兴致高昂的摆了摆手,大声的说道,“秀儿不必担心,昨日沈文临走的时候还说要带着妹妹好好的逛逛呢,管他喜不喜欢,只要灵儿喜欢,他这个做哥哥的就得陪着,要是出了差错啊,拿他是问就是了!”
沈老爷和哥哥都这么说,李香秀也就没再坚持,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商议妥当,大家各自散去,沈老爷去吩咐人唤了沈旺进来,如此这般的嘱咐了一番,吩咐他赶紧去一趟刘府,务必把他的话当面转给大少爷听。
沈旺很会办事,沈文更是配合,第二天早早的吃过了早饭就带着小厮赶了过来,甚至为了配合今天的场合,还换上了他很少穿着的宽袍长衫,这一切落在了沈老爷的眼中,心头更是舒服。
沈灵萱心头有事,更是和彩明、彩蝶一起换好了小厮的装束很快的出现在了李家的院们外,没有客套的就上了沈文带来的马车,李安想了想,打发了彩蝶和司墨去自己备办的车上,他自己则大摇大摆的上了刘家的马车。
沈文听了沈老爷的吩咐,尽力的扮演了一个疼惜妹妹的长兄的模样,竟然连嘛都没有骑,也一矮身子上了马车,和李安并排着坐在了一起。
沈灵萱看了看并排坐在了一起的沈文和李安,清了清嗓子问道,“安哥哥,不知道今日的斗诗大会上除了斗诗还会有什么新鲜的玩意儿?”
听了沈灵萱的话,沈文也思量着接了一句,“是啊,每次我们比试骑马射箭的时候,都是有彩头的。你们斗诗这么大的阵仗,又都是些风雅文士,翩翩少年的,怎么也会有个什么说法吧?”
“这个,……”李安一时有些语赛,沉吟着说道,“有道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咱们名为斗诗,实则是以文会友,相互切磋,沾染上那些黄白的阿堵物反倒不美了。”
其实,李安没有全然说实话。这个斗诗大会自古有之,已经延续了几百年了。前朝的时候,名士风流最爱的是红袖添香,这样的斗诗大会一般都会请了各大名班里的头牌艺妓们助兴的。
只不过,本朝太宗皇帝厌恶那些烟花女子,更是不愿意看到安歇风尘女子和读书人扯上关系,有人不信邪的娶了风尘女子为妻,结果被皇帝直接下旨割去了功名,十年寒窗付诸了东流。
自从之后,天下的读书人再也不敢越雷池,斗诗会上的莺歌燕舞也戛然而止,本朝的斗诗会比之前朝就逊色了不少,只是干巴巴的比试诗文,赢取名士之名而已,到底是少了那些雅致风流的意趣。
可是,这些话李安心里明白,但当着沈灵萱的面却不好说出口来,只是支吾说出什么庸俗的黄白之物添堵的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