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七彩祥云
“恭喜将军,贺喜将军,是位千金!”稳婆满脸喜色,小心翼翼地抱着孩子收拾床被,让丫鬟走出产房,向在外焦急等待的众人禀报。
“夫人怎么样了?”云墨宸看着出来的丫鬟焦急的一边问着,一边向着里面走去。
“夫人很好,就是有些累。”
“那就好,那就好。”房间外面的人都松了口气,赵婉清泪流满面,凤震北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热泪盈眶…
“凌霄…”云墨宸看着床上奄奄一息的凤凌霄再也忍不住痛哭出声。
稳婆等众人带着最后刚出生孩子走出产房,四位老人看过凤凌霄之后,连忙迎了上去。
凤将军刚毅的脸庞上绽放出难得一见的温柔笑容,他快步上前,从稳婆手中接过那个小小的包裹,目光中满是慈爱。“外孙女儿,你可算是舍得出来了。”他轻声细语,仿佛怕惊扰了这份难得的宁静与奇迹。
此时,天空仿佛也感应到了这份喜悦,原本渐渐暗淡的天际突然被一片绚烂的七彩祥云所覆盖,色彩斑斓,美不胜收。
府中上下,无论是仆人还是将领,皆抬头仰望,心中涌动着前所未有的敬畏与喜悦。
紧接着,远处林间,百鸟齐鸣,它们似乎也被这不同寻常的景象所吸引,纷纷展翅高飞,围绕着将军府盘旋,仿佛在为这位新生命的到来欢呼庆贺。
“看,百鸟来贺,七彩祥云,这必是天降奇才,我们镇国将军府定将因她而更加辉煌!”一位年迈的谋土激动地对旁人说道,眼中闪烁着智慧与期待的光芒。
“是啊,此乃大吉之兆,小姐定有非凡之命,将引领我们走向更加繁荣的未来。”周围的土兵与仆人纷纷附和,整个将军府沉浸在一片喜庆与祥和之中。
夜幕降临,百鸟逐渐散去,七彩祥云也渐渐淡去,但那份新生的喜悦与对未来的憧憬却在每个人心中久久回荡。
云墨宸看着睡着的妻子和旁边的儿子,轻轻抱着女儿,心中默念:“凌霄辛苦了,感谢上苍听到了我的许愿,我定会兑现我的诺言!”
这一夜,镇国将军府因一个孩子们的诞生,而注定不凡。
晨光初破晓,镇国将军府内,却是一派喜气洋洋,热闹非凡。昨日,凤凌霄生下了一对健康的双生子的消息,并且天降异象,如春风般迅速传遍了临安城的大街小巷。
今日一早,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从皇宫出发,蜿蜒而来,为首的是皇上特派的宦官总管李公公,他手持圣旨,身后跟着数十名宦官与宫女,抬着各式各样的赏赐,金银珠宝、绫罗绸缎、珍稀药材,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镇国将军府门前,早已备好仪仗,全府上下人等皆穿戴一新,除凤凌霄之外全都恭敬地立于两侧,等候接旨。
李公公带着赏赐步入府中,直奔产房所在的院落。
“恭喜将军,贺喜将军!”李公公尖细的嗓音中带着几分喜庆,他手捧圣旨,站在庭院中央,环视四周,只见府内张灯结彩,一派欢庆之气,心中也不由得生出几分欣慰。
云墨宸一脸喜气地迎上前来:“多谢李公公!”
李公公笑着宣读了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闻镇国将军府凤凌霄诞下麟儿凤女,朕心甚悦,特赐长子为小世子,次女为小郡主。并赐黄金千两,绸缎百匹,珠宝十箱,以及御医三名,专司照料凤将军及小世子、小郡主之安康。望将军府继续为国效力,保我朝安宁。钦此!”
云墨宸听罢,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叩首谢恩:“臣定当不负圣恩,誓死效忠朝廷!”
此时,凤凌霄在侍女的搀扶下,缓缓坐在床头,虽然身体虚弱,但脸上洋溢着母性的光辉,眼中闪烁着幸福的光芒。
她向进门探望的李公公微微拱手行礼,感激之情难以言表。
“夫人客气了,您家添丁进口,这些赏赐是皇上的一点心意。”李公公连忙回礼,言辞中满是敬意。
随着圣旨的宣读完毕,府内爆发出阵阵欢呼,小世子与小郡主的诞生,不仅为镇国将军府带来了无尽的喜悦,更让整个京城为之沸腾。
人们纷纷议论,这对龙凤胎必将前程似锦,成为朝廷未来的栋梁之才。
在一片欢声笑语中,云墨宸给了李公公一张银票,李公公推拒不过,便笑着收下了,李公公一行人告辞离去,而镇国将军府内,庆祝的宴席刚刚开始,空气中弥漫着幸福与希望的气息,仿佛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https:///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在临安城的晨曦中,金色的阳光温柔地洒落在每一座古刹与道观之上,为这座古城披上了一层神秘而又庄严的光辉。
云墨宸,为还愿,特意派遣了元凌,为临安城内外所有的寺庙道观中的神佛镀上金身。
元凌带领着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穿梭于各个宗教圣地之间,工匠们手艺精湛,每一尊神佛都即将被镀上一层闪耀的黄金,使得它们更加栩栩如生,仿佛真的拥有了庇护世人的神力。
百姓们闻讯而来,纷纷跪拜祈福,口中念念有词:“感谢将军大恩,愿神佛保佑云家世代平安。”
与此同时,云墨宸下令施粥三个月,临安城内外,一口口热气腾腾的大锅被架起,粥香四溢。
无论是衣衫褴褛的乞丐,还是辛劳一天的工匠农夫,都能在这里得到一碗热腾腾的粥,温暖了他们的胃,也温暖了他们的心。
“真是活菩萨转世啊!咱们小世子和小郡主将来必定是福泽深厚之人!”一位老妪端着粥碗,眼中闪烁着泪光,对身旁的邻居感慨道。
“是啊,云将军一家真是咱们临安城的福星!”另一位中年汉子附和着,脸上洋溢着感激之情。
云墨宸还即将在国家各州府,建造一百所育婴堂和一百所济养院,这些居所不仅为孤儿提供温暖的避风港,也将为孤寡老人搭建一个颐养天年的家园。
寺庙中的和尚们,当得知这一消息时,纷纷双手合十,眼中闪烁着感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