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4章慈不掌兵 - 完蛋,我来到自己写的垃圾书里了 - 伴读小牧童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834章慈不掌兵

第834章慈不掌兵

景泰帝听完这里所发生的事之后倒是颇为感慨。

这要论狠还得是夏林狠,这事放谁那都不会这么直截了当,祖宗礼法这玩意他就没遵循过,换成别人的话肯定首先就是要想着先安抚,这家伙倒是好,十两银子一个人头就这么给收上来了。

暴虐,太暴虐了。但这暴虐的也太让人喜欢了,其实朝廷里头不是没有人反对夏林的行事风格,甚至不止一次发起过对他的弹劾,但问题是这些弹劾表一般到礼部就被压下来了,甚至都进不去中枢。

原因特别简单,礼部对弹劾之人的解释就是夏道生乃领军之人,不当奏请礼部当请兵部处置。

然后弹劾的书表接着便转入了兵部,兵部同样不会往上奏反而会说“夏道生非将领,其职为五品县令,当为吏部所断”。

接着当吏部收到弹劾的时候,他们则会说“吏部只管束官员任免,是非功过当移送刑部”。

刑部说我去你妈的。

当时刑部尚书真的是这么说的,指着吏部尚书的头骂了一个早朝,接着那弹劾信被扔回了弹劾者的脚下,并被刑部尚书骂道“你他娘的要找死可以,别连累我”,接着这件事自然就不了了之了。

而之后有茫茫多的人想要找到夏林徇私枉法、贪污腐败的证据,为的就是把他整倒台,可找他的把柄真的太难了,无奈之下只好去查他的家眷亲属,查来查去查到了当朝代天子尚书令张仲春的头上。

那一日张仲春撑着脑袋看着桌子上关于张仲春徇私舞弊的调查结果,脑子里一百万个不明白。为什么他都快位列三公了,却突然蹦出了一个鸿宝年间张仲春科举舞弊案的卷头,上头说张仲春科举舞弊、夏林没有功名,由此推断他二人是因卖官鬻爵上位的,定要挖出将他二人保举上位之人到底是谁,然后将其治罪。

老张那日想了整整一夜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人作死到这个地步。

话题扯远了,但这也从侧面看出夏林残暴这件事上其实绝大部分人是不想管也管不了的,毕竟他夏道生从来不玩政治斗争,他都是走的另外一条路叫武装暴动。

至于说他的残暴,但从效果来看的确是要比文斗来的有用许多,人头永远比政令来得简单高效。

而这数百个人头也从侧面表明了这个路边镇的发展决心嘛,有的时候招商引资就看的是一个态度,有些县里头养寇自重,利用各种名目吸引外地商人来,然后又是掠劫又是绑票,人家商行商会也不是傻的,上了第一次当死活也不会上第二次了。

没有商贾的地方永远都没办法红火起来,最后这种地方必然就发展不了,然后人口流失,民生凋敝。

果不其然,夏林的对陈相姚的布置简直太合商团的口味了,前几日还是个杀气腾腾的将军,他今日就成为了一个卖力推销家乡的货郎。

躬身谄媚到了极致,虽无官身但他仍是夏林那边的第一代大弟子,不开玩笑的说即便是往后江南系的某个人当了宰相,见了他也是要叫一声师兄的,可陈相姚却没有一丁点所谓的傲骨,那沾着污泥的菌菇,他伸手便拿。

景泰帝站在旁边看着这个年轻人卖力的推销,他没上前只是背着手侧过头对随行而来的户、吏二部侍郎说道:“这个年轻人看着不错,他好像还没有官身是吧?”

“陛下,且容臣上前询问一下。”

“且慢,等孩子忙完的。”

其实不光是陈相姚忙碌,这里的山民也都被调动了起来,他这一忙就忙到了晚上,接着便是本地的山民为景泰帝一行献上了热辣且原生态的歌舞表演。

这地方的表演有多攒劲呢,这么说吧……很多部族跳舞穿衣服这件事还是在新中国之后才逐渐开始的。

那不得把这帮没啥见识的外乡人给钓成翘嘴呢,那酒喝得叫一个畅快,几乎所有人都在一声一声的阿哥哥中逐渐迷失了自我。

签!采买协议盲眼签!这地方山好水好什么都好,山货随便包装一下就是顶流,而且到时候他们还可以说是皇帝用了都说好,不是贡品胜似贡品,就以景泰帝在民间是名望还有百姓当下对更高物质水平生活的追求,这东西那还不是闭着眼睛卖的?

所以当第二日中午开始,他们便开始在陈相姚的带领下翻山越岭,走入了那群山之中属于这些边民少民的宝库之中。

他们在这里围河养鱼,在这里开垦荒地,利用天然山洞种植美味可口的菌菇,当那一直便有着素燕窝的金银耳端在景泰帝面前时,那晶莹剔透的样子甚至叫皇帝都有些舍不得下肚。

“陈相姚啊。”

在休息时间,景泰帝站在这小溪旁,眺望着这山中风景时突然开口道:“你到这里来后悔不后悔?朕是说,以你的才学明明可以问你的夏山长讨要一个推荐信的,可你却就甘心在这大山之中。”

陈相姚闻言立刻微微躬身道:“回陛下。草民自幼家贫,九岁时父亲因病便几乎无法劳作,重担都落在了母亲身上。后书院招生草民得以入学,但因家贫连书费都给不起,后还是恩师亲至草民家中劝说母亲让草民入学,还免除似我之类穷苦者的学费,全由恩师负担。恩师当时与弟子说了一句话,弟子谨记于心。知易行难,行胜于言。知行合一,方以成道。”

景泰帝侧头看去:“所以你的意思是你在这里是你心甘情愿的?”

“回陛下,没错。恩师曾说过,铸造盛世之潮,非一人之功。巍峨千尺之城,就于万千基石。曾几何时,草民年幼,无恩师无以至于今日。然而恩师如我犹如万丈高山,投报无门,既是如此倒不如尽绵薄之力将恩师之情义投入这山河之中。也不算辜负国家栽培,更不算辜负陛下之美意。”

“嗯?”

景泰帝侧过头来:“拍马屁是不是?这事跟朕有毛的关系?”

陈相姚闻言欠身道:“恩师曾说,他当年也不过是洛阳街头捞潲之人,陛下当年不拘一格选他入士,之后种种自有陛下一份功绩。”

“诶!对啊。”

景泰帝心情顿时愉悦了起来,他咳嗽了一声将户部侍郎召唤了过来:“都侍郎,这个地方朕很喜欢,你给朕记一下。”

“臣遵旨。”

“此处山清水秀,百姓奋发图强。朝廷不可以远近定亲疏,京畿之道是为大魏骨血,这岭南之地也当如此。户部、工部,即刻便派遣人来为当地百姓规划方略、筑造房屋、兴修水利。”

说完之后景泰帝抬起头看了看四周围的天空:“你这也莫要叫什么路边镇了,不好听,今日起便称为扶摇县了,几万人的规模也够资格设县了。”

“草民谢陛下恩典!”陈相姚连忙撩起长袍跪了下来给景泰帝磕头谢恩:“陛下之圣明如尧舜禹汤。”

“对了,陈相姚。即日起,你领扶摇县县令一职,县内事务可独断之。”景泰帝拍了拍他的肩膀:“小子,朕给你个机会。不过你也知道的,若是你乱来的话,谁会来清理门户就不用朕多说了吧?”

“臣叩首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得了吧,我不喜欢万岁,假的很。”景泰帝甩了甩袖子,指着路边的一棵大树说道:“它,它才是万岁。”

其实要说夏林有没有私心吧,多少是有点私心的,毕竟自己的学生过的太苦也不算是个事,而且这个小子表现的还不错。

就当送于他一场机缘吧。

不过景泰帝说的也很好,一语双关在那摆着,既是领悟了夏林的意思同时也给出了警告,那就是如果这小子未来出了问题,不光他没好,夏林也要去当清理门户的那个人。

都是老妖怪了,要知道夏林评论景泰帝也只是说他不靠谱而从来没有说过他蠢。而且到了他们这个位置,要么就不处理要么就往死了处理,很少会出现小惩大诫这一类的事来。

而此刻夏林已经距离二舅哥的地盘不到两百里了,他之前可预备着打算翻山越岭的,但真到了这里之后却发现完全不一样了嗦。

当他的马车停靠在平坦的石板路地面时,马上就有人凑上前来,手里捧着一兜子盐焗鸡蛋兜售起来。

“盐鸡蛋要不要,五文钱一个,好吃哒。”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