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同学会上筹资
1999年,苏联解体七八年,俄罗斯还没有恢复元气。当前唯一超级大国,就是米国。米国军事、科技,经济文化方面,都一骑绝尘,甩其他国家几条街。
米国依仗军事优势,要当世界警察。谁不服,他就要打谁。
但米国,就没有对手了吗?
错!
米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引起了文明冲突。来自中东的恐怖主义,就成为米国的噩梦。
经济方面!
华夏在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拥抱世界。
未来房价,犹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2003年前没买房的,都追悔莫及。
为了抵抗通胀,让手里钱增值,也为了给丈母娘有个交代,建议大家还是买房为妙。
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劫持了民航客机,撞击世贸大楼。
2008年,美国爆发了金融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
张翰林注册了一个,叫做翰林学士的天涯社区账号。他随即写了一篇文章,叫《未来十年,国际政治经济展望》。
为了增强说服力,张翰林广征博引,引用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还有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以及诸多历史上经济学家的理论。
尤其是用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理论,预测十年之内,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会爆发金融危机,以及欧债危机。
一口气写了七八个小时,一共写了三万字发表。文章末尾,张翰林还附上自己电话号码和qq号。一旦有出版社编辑相中,就能堂而皇之出版了。
张翰林困死了,趴在电脑桌子前睡着了。
“叮叮叮!”
一阵急促电话铃声,将张翰林从梦中惊醒。
握草!
谢全飞来电。
因为自己跟孙银雁感情纠葛,把谢全飞给忘记了。
“翰林,你在哪里?怎么不到我家来!”
谢全飞问道。
“老谢,我在网吧呢。我昨天碰见孙银雁和姜天齐了,心情糟糕的很,没去你家!”
“真抱歉!”
张翰林不好意思,说道。
“翰林,你的心情我理解。这样吧,中午我在阅江楼摆一桌,邀请几个同学,为你接风啊。”
谢全飞说道。
“那恭敬不如从命!”
张翰林连忙说道。
对于即将到来的同学会,张翰林无限憧憬。
毕竟,如今自己大小也算个老板。不像上一世,到处灰头土脸的,去给别人打零工。
如果可能,自己说不定还能向同学们融点资,暂时缓解燃眉之急。自己的同学都是粮食部门,如今都面临下岗,面临再就业难题。
想到这里,张翰林心里美滋滋的。
随后,张翰林去了卫生间,简单洗漱了一下。
到了十点钟,张翰林便打车去阅江楼大酒店。
“哎哟,这不是张翰林吗?”
刚刚下车,张翰林便听到一个声音,说道。
张翰林回头一看,正是同班同学金敏。
金敏体态微胖,脸上都是肉。她的金陵饴糖厂工人,跟谢全飞一个单位的,也都下岗了。
谢全飞肯定,招呼她了。
“金敏,三年不见,你越变越漂亮了啊。”
张翰林礼貌地,奉承了一句,道。
“不行,老了老了!”
金敏摆摆手,说道:“张翰林,粮食部门都解散了,你现在干点什么?”
“金敏,我花了五十万,买下了墩集粮站。如今,我跟上海嘉禾公司签订合同,打算在那开一家食品厂,自己当老板。将来,我还要进军快餐业,电子商务,房地产……”
张翰林自豪地,自我介绍道。
五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