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对决开始
第323章对决开始留给两人的时间并不多,准备好这一切之后,七日之期便至了,这个寂静的山谷中,显然随着大量修炼之人的进入,而变得喧闹了许多,到处充斥着打斗声,身怀宝石的人,也正如方圆与莲华所料,从外界找了不少帮手,然而事情,却远没有这么简单。
方圆站在高处,莲华蹲在一旁,看着山下的一场混战,即便此地对灵力有诡异的压制作用,但在场的人来此也有几日了,自然有了些抗性,虽说压制作用仍旧存在,但是对平日里战斗或是修炼灵力都适应了不少,再没有刚进来时候的滞涩,不得不说人的适应能力还是相当强的,这有助于他们在各种不友好的环境中存活,最终发展壮大。
然而不论如何发展,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会有争斗。
何况这个地方本,就是为了争斗而准备的。
方圆冷眼望着这不知是几日来第几次见着的大战了,里面有很多人其实压根就没有收到邀请函,换句话说,他们都是那七日内猎物一方从外界喊来的人。
现在这一点的情况是方圆一开始也没有预料到的,狩猎决开始,首先开始对决的并非是应当争抢猎物的猎人们,而是猎物们之间的内战进行的如火如荼。
宝石的数量是未知的,但总不会泛滥,应当还是在少数人手中。那些拿着宝石的人从外界叫人来护航,自然是信任的下属之类的人,可却没有想过这些人的贪念会盖过忠诚,这也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而那些拥有宝石的人自然心机不会如此浅薄,也准备了钳制这些反水之人的后着,如此循环往复,便出现了这样大型内战的乱象。
这样的情况虽然有些出乎意料,但也不是很难理解,毕竟在这七日之内,猎物一方的人会急剧增多,各种各样心思的人不可能统一,各怀鬼胎的话,内战的发生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不过,事实上在明眼人看来,除了拥有宝石的那些人,其他后来者包括他们都应当属于猎人一方,二者并没有什么差别,因而在猎物内战展开之时,猎人之间也开始有了一些摩擦。
比如这几日方圆与莲华就已经碰上了不少伏击。
不过在莲华的建议下,方圆采用了杀鸡儆猴的手段,虽说这些人都被所谓的珍宝冲昏了头脑,但是涉及生命之时还是得斟酌一番,尤其是当生命的选择就摆在他的面前时,那种感觉无疑是震撼人心的。
所以当方圆杀灭了一波又一波企图杀死他们的人之后,他们暂居的山洞就很少有人踏足了。毕竟威慑法,在任何地方都是能起作用的,不过更多的是因为他们并不拥有宝石,与其不自量力的将他们毫无作为的两个强者灭杀,不如好好想想怎么从宝石拥有者手中得到宝石,这样或许会现实一些。
方圆纵身一跃,站在树枝上,坐了下来,背靠着树干,静静看着这一场正进行到激烈之处的混战。即便其中并没有值得关注的强者,大多都是生硬的攻击与防御,但看着这些人拼命就像看一场戏一样,何乐而不为。而唯一的看点自然便是那中央身藏宝石的人了。
莲华并未上树,而是站在树下,同样靠着树干,抱胸假寐起来。
方圆双手交叉靠在脑后,感受着混乱的灵力波动,不自觉的喃喃道
“真是优胜劣汰,物竞天择的游戏啊……这样的混战还会维持多久呢。”
“很快了……他们的动作很迅速,不用几天,猎物一方的人就会稳定下来,开始一致抱团对外了。”
莲华睁开眼,却也是半眯着,微微露出的眼中倒映出山下的人们,有的人死了,有的人爬起来了,他们的信念如此一致,却也如此可笑。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而这所谓的狩猎决,则是将这个自然原则放到最大,让每一个人都将这个原则作为在狩猎决中的法则,而这样的竞争中,总是能淘汰掉弱的,筛选出真正适合这一场狩猎决的参与者,也是这一场狩猎决最终确定的演员。
听见莲华这样说,方圆就有些疑惑了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趁着他们这样一盘散沙的时候动手,虽然这些人里面比我们强大的人并不多,但他们一旦联合起来,对我们来说绝对是难以攻破的,难道我们就看着他们整合好?”
在大多数人的观念中,一盘散沙总比规范的队伍要容易攻破得多,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组织都要求团结,默契与配合在团战中会显得十分重要,而缺少这些要素的散人团队,便因为对互相的不了解以及心里的戒备而轻易被敌人攻破,这是很有道理的。
“你怎么又不清醒了,最近袭击我们的人少了不少对吧。”
莲华突然提起这个,倒是让方圆一下子没反应过来,当下便开始回忆道
“没错啊……毕竟我们有意要震慑那些图谋不轨的人嘛,再说这些人也不是很强大,我一个人就把他们赶跑了,肯定会怕的。”
莲华却没有再接话,方圆等了半日沉寂了半日,又开始回味莲华话语中的意思,突然脑中灵光一现
这些人并不是很强大。
狩猎决收到邀请函的人必然不止他和莲华,而他和莲华应当也不会是最强的人,毕竟六品修为虽然在大陆上很可以了,但是却没有年龄限制的,难保有一些大能者也被邀请进来,毕竟如果幕后操纵者只是想设计一些杂鱼,压根没必要搞这么复杂的对决。
“这么多天了,袭击我们的人里面,居然连一个能伤到我们的人都没有。”
方圆再度出声,莲华却也没有继续说话,意思很明显,让方圆继续思考。
“而狩猎决中,比我们强大的人肯定不少,这说明他们都还处于观望的状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