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活学活用文言素材库(3)
第53章活学活用文言素材库(3)
寒冬十二月,杜甫孤身漂泊到岳阳,登上了神往已久的岳阳楼。面对洞庭湖,诗人由衷赞叹其秀美与壮阔;但晚年漂泊无定的经历以及国家多难的现实,使他对景伤情。“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这十个字,一下子将杜甫晚年的孤独、病弱、漂泊、清贫等都说了出来,原本非常复杂的情绪,也在这样简简单单的句子中表露无遗。想一想,若用一句话来总结现在的你或者你的亲友的生活状况,该提取哪些关键词来体现呢?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经典释读
山顶风大天高,四周都是猴猿悲哀的叫声。遥看江中的小洲青葱、岸边河沙白细,鸟儿们准备南迁。无边无际的树林被秋风一吹,黄叶纷纷落下;长江之水日夜奔腾不息。面对秋景,不禁悲叹自己长年在外漂泊。一生多病的我今日独自登上高台。生活的艰难困苦让我双鬓花白,穷困潦倒至此,偏又停下了消愁的酒杯。
【活用点拨】
《登高》中的杜甫形单影只、疾病缠身、垂垂老矣、穷困潦倒。但这一切还只是流浪汉的特征,最让他感伤的,是他内心的清醒、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这些思想使他比落魄的流浪者要痛苦得多,使他不能借酒消愁,而要在这重阳节中登高赋诗。在这清醒的自我感伤中,杜甫清瘦、睿智的形象越发凸现了。
这首诗中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与“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有共同的情感,都是在写空旷的大自然,但是两者的场景又有不同,比较它们两幅图中的画面,说出你认为更美的一句。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经典释读
诸葛丞相的祠堂在哪里?就在锦官城外松柏累累的地方。石阶的绿草映成一片春色,隔着树叶的黄鹂空有好听的嗓音。当年三顾茅庐后诸葛先生频繁讨论天下大计,辅佐刘备、刘禅两朝竭尽臣子的忠心。可惜出师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病死,这遗憾常使后世遭遇相似的英雄们泪满衣襟。
【活用点拨】
诸葛亮神机妙算,帮助刘备开创蜀汉江山,与曹操、孙权三足鼎立,后来又帮刘备辅佐太子刘禅,可惜功未成,身先死。这个故事杜甫概括为“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工整的对仗之中,蕴含着崇拜之情。可杜甫写这首诗并不光是为了赞美,主要目的还是抒发自己与诸葛亮同样壮志未酬的悲伤,“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天下英雄莫不相惜,杜甫也是其中之一。在沉郁顿挫的诗风后面,有一个气概雄浑的大丈夫。
从“隔叶黄鹂空好音”这句诗来看,杜甫是不喜欢善于歌唱的黄鹂的,因为他心中衡量好坏的标准不在于能说会道,而是看是否有真才实学。像诸葛亮这样的神机妙算之人,又忠心于君主,才是值得尊敬的人。孔子说“巧言令色鲜以仁”,我们不能做黄鹂这样的花言巧语之辈,要赢得别人的尊敬,还需身体力行。
使用典故的时候,重在简约,不能长篇大论地说历史,而要点到为止、一笔带过。这里杜甫用了两个量词来概括诸葛亮的功绩:“三顾”、“两朝”,同样的说法还有“七擒孟获”、“三打白骨精”等等,用一个量词将这个人的主要功绩都说尽了,不仅全面,还体现了作者提炼语言的能力。我们在提到历史故事的时候,为了简约起见,也可以用这种总结方式。
兵车行(节选)
杜甫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经典释读
战车降降滚过,战马萧萧长鸣。出征的士兵佩带好弓箭,满面哀怨地向西北进发。爹、娘、妻、子在浩浩荡荡的队伍中奔跑着送别亲人。车马人流激起的尘土遮天蔽日,就连近在咫尺的咸阳桥也看不清了。嗷嗷待哺的儿女拽着父亲的衣角,心碎欲绝的妻子捶胸顿足,年迈体弱的父母干脆拦在前进的路上号啕大哭。各种哭声交杂在一起,汇成一股滚滚激流,震撼寰宇。
【活用点拨】
不义之战是苦难的根源。正义的战争,人民勇往直前,死而无怨,它往往会激发人民的爱国激情,爆发出民族凝聚力;非正义的战争,则会将老百姓置于水深火热之中。
万恶贪为首,百善仁为先。唐朝天宝中期,西南边区人民陷入了战乱的深重苦难之中,在歌舞升平的盛唐土地上,天怒人怨,民不聊生。作者通过人民的苦难,看到了统治者的贪婪无度,他谴责这种不义的战争,警醒统治者们“万恶贪为首,百善仁为先”。
琵琶行(节选)
白居易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城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经典释读
同样是失意人流落在天涯,既然相遇,那么又何恨曾经不相识!我自从去年辞别了京城,被贬谪浔阳,一直卧病。浔阳荒凉偏僻,哪有音乐,一年到头也听不见管弦奏鸣。居住在湓江附近,低洼潮湿,院子周围,尽长些黄芦苦竹。每天早晨和晚上听到的是什么?是杜鹃的哀鸣和猿猴的悲哭。春江花晨和秋季的月夜,拿出酒来,却往往独自饮完。难道说没有山歌?也没有村笛?呕哑嘲哳,实在是难以入耳!今晚上听了你用琵琶弹奏的乐曲,像听了天上的仙乐,耳朵也顿时清明。不要告辞,请坐下再弹一支曲子,我替你谱写歌词,题目就叫做《琵琶行》。歌女听了我的话长久地站立,又坐下拨弦索,拨得更急。凄凄切切,不像刚才的声音。满座的听众,都忍不住掩袖而哭。这当中哪一个哭得最悲酸?江州司马的眼泪啊,湿透了青衫!
【活用点拨】
知遇之情。“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感情浓厚,落千古失落者之泪,也为千古失落者触发了一见倾之心机。“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诗人通过亲身见闻,叙写了琵琶女的命运沉沦,并由此关合到自己的被贬遭际,发出深沉感慨。
失意之痛。一个是飘零江湖的长安歌妓,一个是因罪遭贬的朝廷命官;一个是“红妆泪”,一个是“青衫湿”。明写前者,暗写后者。道出了隐藏在心中的无限哀伤,说尽了自己的失意之痛。
锦瑟
李商隐
锦琵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经典释读
这悲凉的锦瑟,偏偏生就了五十根柔弦。一弦一柱的交错,使我想起了那曾经逝去的青春华年。就像庄周梦见蝴蝶,引起他的追问;恰似望帝变成杜鹃,对故国无限流连。月光沐浴着大海,让鲛人哭出珠泪;红日高照蓝田,美玉也会化作云烟。这段多情的往事只能成为遥远的追忆,即使在当时也已感到怅惘难言。
【活用点拨】
自古以来,人们对这首诗的理解莫衷一是。或以为是悼亡之徒,或以为是爱国之篇,或以为是自比文才之论,还有人认为是作者含蓄地写出了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经历。我们则正好可以多面品读,多向挖掘。
诗中有两个典故,我们可以将其运用到写作之中,其一为“庄周梦蝶”。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自己非常快乐,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庄周。一会儿梦醒了,却是僵卧在床的庄周。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呢?
其二为“杜鹃啼血”。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哭,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悲凄,动人心腑,名为杜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