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活学活用文言素材库(1)
第51章活学活用文言素材库(1)
一精品诗词曲素材库
君子于役
《诗经》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
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经典释读
丈夫在远方服役,不知归期,何时才能回来呢?鸡进了窝,夕阳西沉,牛羊纷纷走下山岗。丈夫在远方服役,教我如何停止思量!
丈夫在远方服役,没日没月,何时才能相会?鸡进窝已经安顿,夕阳西沉,牛羊纷纷下坡。丈夫在远方服役,只愿他不会忍饥挨饿。
【活用点拨】
这首诗中总是出现“君子于役”、“日之夕矣,羊牛下来”这几句,因为《诗经》中有很多地方上的民歌,今天我们的歌词里面也会有重复。其实,这种重复就像是一个妇人在絮絮叨叨地说着自己的话,没完没了。但其中饱含着对丈夫的思念,让人无法厌烦,多听几遍,甚至让听者也会流泪。
《诗经》是淳朴的民歌,人们写歌词,都是从生活中找材料。比如“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是描绘寻常生活,但又不是无厘头的跳跃,而是将思念丈夫的感情,融在这些田园景色中。我们要学会用生活素材,但不能天马行空,随意截取材料。
关雎
《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经典释读
栖息于河州中的关雎不停地叫着,似乎在诉说文静美丽的女子,是所有男子心目中的最佳配偶。长短不齐的荇菜在河中摇摆,就像男子思念姑娘,日夜向往。向往而又得不到,半梦半醒都在相思。想呀想呀,翻来覆去难入眠。长短不齐的荇菜,姑娘要去摘采,我想弹琴鼓瑟,去亲近她。长短不齐的荇菜,姑娘还要挑选。我真想用鼓乐之礼,把她娶回家。
【活用点拨】
这首民歌讲的是一个痴心的小伙子,喜欢上了美貌文静的姑娘,于是坠入了爱河,想入非非。这些诗句都是他的心理活动,很明显他是自信心不够,于是总是翻来覆去,“参差荇菜”、“窈窕淑女”地念叨,我们好像看到一个心事重重的男子,独自想着喜欢的女子。
这是我国最古老的诗歌之一,与它同时产生的诗歌还有很多,但是像它这样广为传颂、经久不息的并不多。这首诗能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一方面是因为作者懂得用身边的景色、草木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另一方面就是因为它所抒发的情感是每个人都能体会到的,是人之常情。我们写文章时,尽量少去写那些诡异、奇幻的东西,越是能被普通人接受的情感,越容易引起共鸣。
蒹葭(节选)
《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经典释读
芦苇长得碧色苍苍,深秋的白露已经结霜了。我日思夜想的人,就在河水对岸。逆流而上去寻她,道路危险漫长。顺流而下去寻她,她仿佛就在水的中央。
【活用点拨】
这首诗中的“伊人”到底是谁,我们并不知道。她也许是诗人,也许是好朋友,也许是心上人,也许是想象中的神仙。总之,都让这个写诗的人感到若即若离,若远若近。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他们之间似乎就隔着一条河,那人就在河中央。但是一旦靠近,她就远去;一旦停下来,她又似乎近在眼前。这种寻寻觅觅的感觉,就像是在寻找人生的目标一样,曲曲折折,但又充满了幸福感。
有时候,成功也就像一个伊人,你苦苦地追求,却总是得不到,在你心灰意冷的时候,它又突然出现在你的眼前。那些看起来成功的人,并不是天生的幸运儿,他们都有一个苦苦寻觅的过程,但是我们只看到了最后的结果。如果你还在寻找成功的路上,不要灰心,就让目标成为你心中“在水一方”的“伊人”,总有一天,你们会相逢。
无衣
《诗经》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经典释读
怎能说没有衣裳?我愿和你同披一件战袍。君王让我们出兵打仗,且修好我们的戈与矛。我与你面对的是共同的敌人!
怎能说没有衣裳?我愿和你同穿一件汗衣。君王让我们出兵打仗,且修好我们的矛与戟。我愿与你一同战斗!
怎能说没有衣裳?我愿和你同穿一件衣裳。君王让我们出兵打仗,且修好我们的盔甲兵器。我愿与你一同前进!
【活用点拨】
本诗是《诗经》中一首秦民应王征召,相约从军的歌谣。诗中体现了秦军战士出征前的高昂士气。为了抗击共同的敌人,战士们毫无怨言,慷慨从军。他们互相召唤,互相鼓励,同心协力,并肩战斗,表现了战士们同仇敌忾,同生死、共甘苦的战斗友谊,显示了战士们轻死忘生的乐观精神和保卫祖国的英雄气概,是一首慷慨激昂的从军曲,读起来有一种慷慨雄壮之感。
《无衣》诗主要采用了“赋”和“兴”的手法。“赋”是直接陈述要说的内容;“兴”是先用其他的与中心内容没有直接关系的东西开头,然后再转向要写的内容。在本诗中用“兴”的地方,如以“同袍”兴“同仇”,“同泽”兴“偕作”,“同裳”兴“偕行”。作文时,如果一味地平铺直叙,内容会显得苍白无力,想让文章增加层次感,突出主题,就适当运用“兴”的方法,巧妙引用,灵活转化,倍显气势。
离骚(节选)
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