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话题作文(1) - 别笑,我是高分创意作文:高中生越写越聪明的作文宝典 - 李静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40章话题作文(1)

第40章话题作文(1)

一名师解题指导

话题作文,就是以一个有约束力的话题,限定写作范围,启发思考、激活想象的一种命题形式。话题作文的本质是鼓励创新,是让习作者在同一个谈话中心下,陈述各自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产生的观点,或陈述其联想到的经历、体验。1话题作文类型

1)直接出示话题。例如:

请以“春来草自青”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1自拟题目。2自定立意。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文体特征明显。

2)由提示性语句引出话题。例如:

还记得你的童年吗?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思想的成熟,那些美丽的梦想、单纯的快乐似乎在一步步离我们远去。苍茫的丛林间,玛雅文化湮没了;丝绸古道上,高昌古国消逝了。人类在消逝中进步。行走在消逝中,既有“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怅惘,也有“谁道人生无再少”的旷达。

读了上面这段文字,你有何感想?请以“行走在消逝中”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以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3)由材料引出话题。例如: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当前,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被称作“90后”的青少年,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的关注,有人对他们赞扬嘉许,有人对他们表示担忧,也有人认为他们是在以自己的方式诠释自己的青春……不管怎样,“90后”终将担当起社会和历史赋予的重任。请你联系个人或社会实际,以“我说90后”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800字。4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5不得造作,不得抄袭。

2话题作文解题指导

1)话题作文的审题

考生在审题的时候往往习惯于这样一种思维方式:材料——提示语——话题——要求。这种审题方式实际上是受材料作文审题方式的影响,因为材料作文的立意在于“材料”。而话题作文最好的审读顺序为:话题——材料——提示语——要求。即先看是怎样的话题,然后再看与此相关的材料。这是因为话题作文的审题核心在于“话题”,而非材料或提示语。很多考生审错题,便在于此。

建议考生在审题的时候注意以下几点:

1审话题。先明确话题的中心意思,初步立意。

2审话题材料。要看清话题材料,避免立意偏差,分析话题的构成,抓住关键语素、修饰语,明确话题范围。

3审提示语。盯紧提示语,理清命题思路和导向。提示语是命题者对所给材料的阐发,目的是帮助考生正确理解材料内容,引发考生展开想象与联想,构思文章。

4审提示要求

逐条看清命题要求,不要看到一点就写,按照命题者的要求去写。

注意审题过程中容易犯的两种错误:一是完全脱离材料而偏离话题;二是过分依赖材料,无法展开思路。这些都是审题不清造成的,前者是审题不准确,没有严密性;后者是审题没有大局观念,拘囿于一点而展不开思路酿成。

2)深刻立意的方法

1抓住话题立意对象的深层内涵

在给文章立意时,我们要多方面考虑事物表面层次和深层次的意义,要充分抓住话题内容的深层内涵来写。如以“镜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如果你的立意定位在表面层次——实物“镜子”上,那么很明显它的层次不高,思想不够深刻,这样写出来的文章个性也就不突出。如果你的立意定位在“镜子”的比喻义上,写出“以高尚的品格作镜子照出卑劣的灵魂”等具有深层内涵的文章,定会高人一筹。

2找准话题立意角度的最佳切入点

话题作文仅仅是规定了写作范围,它的选材范围广,可以进行多角度立意,从而有利于我们自我发挥,写出千姿百态的文章来。我们完全可以充分调动生活积累,发挥联想和想象,多角度立意,以达到选出最佳切入点进行个性立意的目的。此类方法非常多,可以将它与社会热点、时代特点联系起来,也可以打破常规思维,写一些常人想不到的主题。例如,同样以“路”为话题,可写通向知识大门的路,也可写走向成熟的人生之路,还可写到达无限风光的险峻之路,以及古老的青石路、任人驰骋的高速路、点击之间的信息路等。

二创意真题实战

专题1:2009年天津卷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当前,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被称作“90后”的青少年,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的关注。有人对他们赞扬嘉许,有人对他们表示担忧,也有人认为他们是在以自己的方式诠释自己的青春……不管怎样,“90后”终将担当起社会和历史赋予的重任。

请你联系个人或社会实际,以“我说90后”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800字。4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5不得造作,不得抄袭。

满分佳作欣赏:

我们也是“90后”

天津某考生

当城里的孩子一边吃“肯德基”一边打游戏时,我们正躺在草垛上看鸟儿在天际飞翔;当城里的孩子在互联网上畅快地“冲浪”时,我们正丢下老黄牛和伙伴们在田野中奔跑;当我们和那群自称为“90后”的城里孩子相遇时,我们不禁好奇地问:“‘90后’,是啥呀?”

当城乡两股年轻的溪流会聚在一起时,我们才恍悟:原来,我们也是“90后”。

当看到人们对“90后”的评价时,我们无论如何也找不到自己的影子。我们不奢侈,从不穿名牌,我们不迷恋网络游戏,甚至从不用手机。这是对我们的评价么?别傻了,人家说的是城里孩子。哦,原来如此。不过我要说:“我们也是90后,乡村的孩子也有伟大的梦想!”

城里的“90后”或许对好莱坞的影星们如数家珍,可我们更喜欢“傻根儿”王宝强,因为他身上有我们的梦想。我们梦想自己像他一样,从刚走出乡村时的默默无闻,到努力后的成功。我们希望自己像他演绎的傻根儿那样,纯真朴实。我们希望自己像他演的许三多那般勇敢坚强。王宝强的奋斗史照亮了乡村孩子的希望,别忘了,乡村的“90后”也有梦想。

每当我们背起背包,和父母告别,踏上通往城市的旅途,我们坚信乡村的“90后”同样很出色,我们坚信混凝土下亦能长出我家门前高大的榆树。

未来是片海,城市与乡村的河流在此汇集才能激起更大的浪花;未来是座花园,只有城市的花朵与乡村的花朵竞相开放才能绽放出美丽的明天。

乡村的“90后”中还有无数个“袁隆平”等待城市“90后”的合作去开创新的发明。乡村的“90后”中还有无数个“杨利伟”等待着城市“90后”的帮助,去探索无边无际的太空。

城乡的孩子都是“90后”,我们坚信自己是整装待发的士兵,去接受历史的使命。城乡的孩子都是“90后”,我们正如琴弦与琴弓拉响新世纪的和谐之音。城乡的孩子都是“90后”,我们好似两支不同的画笔,为祖国勾勒出更壮阔的锦绣河山,为祖国描绘出更美丽的五彩未来!

【创意点评】

此文立意新奇,从“90后”的文化含义入手,指出这个词语其实是一个城市文化概念。可是,农村的孩子们难道就不能享用这个词?作者顺着这种思路,对比了农村“90后”和城市“90后”的种种差异,表达了农村“90后”们的梦想与志气,为“90后”这一新潮词汇添加了更为丰满的内容。

“90”后“独”白

天津某考生

父母说我单纯、幼稚,老师说我爱幻想、长不大,同学说我坚强。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