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他叫叶凯
尹从南从报告台上下来,又跟几位领导交流了几句,就跟着办公室主任去报道了。
办公室集中在厂院东边的大楼里,这里有领导办公室,党委、团委办公室、人事办公室、技术科、工艺科等等。对于在车间劳动的工人来说,在这里办公的人统统叫做“大楼里的”,跟他们“车间里的”是两个世界的人。
尹从南被安排在了技术科,理所当然的成了“大楼里的”。
今天算是他第一天上岗,技术科的同事都很热情,尤其是科长吴力,拉着他的胳膊一个劲儿地说,“我们技术科可成了厂里的人才重地了。原来就有大学生,这回还来了留学生!尹从南同志,我要代表技术科感谢你啊!”
“吴科长,您叫我小尹就行了。能跟各位同志共事,也是我的荣幸。”
尹从南正在想眼前这些人里哪个是大学生时,吴力就把一个年轻人拉了过来,“这是郝晨,我们全厂第三个大学生,前两位都是老同志了,现在已经都评上了工程师,大学刚毕业的只有郝晨一个。”
郝晨有些扭扭捏捏的,不愿上前,还是尹从南向前迈了一步,伸出了手。
“郝晨同志,你好。”
“你好。”
郝晨的手伸出一个半长不长很尴尬的距离,尹从南只好不动声色地靠近一点,这才握了手。
吴科长全然没有发觉这些细节,继续着他高昂的情绪,“以后咱们科就是全厂的学历高地。郝晨你要跟小尹多多交流学习啊。”
郝晨只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还有你这个不爱说话的毛病得改改,不然怎么交流?也不至于总是被车间的工人堵得说不出话来。”吴科长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却没注意到郝晨脸上一片红。
尹从南想,这科长说话也太不看场合了。为了打个圆场,他接话道,“咱们厂里的一些技术问题,我还得向各位请教。”
科里几个人哈哈笑着,这个过场终于走完。
尹从南的座位在郝晨前面,他落座,看了一眼自己的办公桌。制图工具给他备了一套崭新的,桌子上还摆着好几本业务相关的书籍,左上角放着一盏台灯。大家的办公桌也差不多都是这样的布置。
一旦各自归位工作,就不再有什么人理他了,尹从南终于松了口气。
“小郝,”张工从座位上起来,手里拿着眼镜,往尹从南身后来,路过他的时候还跟他不尴不尬地笑了一下。
“小郝,你这差两厘米是怎么算的啊。”
郝晨声音很低,像是怕吵到大家一样,给张工说了一遍。
“这么复杂啊,我不是那么算的,你看我这个数跟你这个就差两厘米。我昨天拿给叶凯,叶凯看了一眼就跟我说不对,没有下料。”
郝晨没有说话。
吴科长正在沏茶,听见他们的对话,大声说了一句,“让小尹看看,正好熟悉一下最近的工作。”
“好。”
尹从南从头听到尾,以为只是一般的业务交流,没太在意,直到听到科长的话,才赶紧起身。
张工站在郝晨桌边跟他笑笑,“就是这条线。我跟小郝算得不一样。”
郝晨半低着头谁也不看,只盯着图纸。
尹从南仔细看看图纸,拿过计算器摁了几下,“应该是这个。”
“你看,跟我算得一样吧。”张工笑了,“小郝,你总是把问题想得太复杂了,其实很简单,这样算就对了。”
郝晨这才抬头,目光盯住尹从南,然后点点头,“知道了张工,给我改一下吧。”
“幸亏叶凯看出来了,这要是就这么直接把料下了,损失算谁的?”张工边说边回了座位。
尹从南人还没有认全,不知道张工嘴里说的都是谁,不过不管谁是谁,这个叶凯还是挺敏锐的,一眼能看出图纸的错误,是个优秀的工人。可要说起来,更有意思的是这个郝晨,这么简单的问题,车间里的工人都能看出问题,一个大学生怎么都不该算错。
“张工,我改完了。”郝晨把改好的图纸递回给张工。
“你直接拿到铆焊车间不就得了,干嘛非要我去?”张工说话口气和蔼,里面却也带着好大不情愿。
“我不爱跟他们打交道。”郝晨说得很小声,好在远处的吴科长没有注意。
“哎,行吧。我再替你跑一趟。”
“麻烦张工了。”
张工把图纸卷成一个卷儿,依旧夹在胳膊底下,正要出办公室就被吴科长喊住了。“老张,你去车间?”
“铆焊车间。”
“小尹,你跟张工一起去一趟吧。熟悉一下我们技术科和工人是怎么沟通交流工作的。”
“好。”尹从南痛快答应,比起坐办公室,还是上车间更让他兴奋。他渴望看到工人们热火朝天的干劲儿。
“好,稳了吗?”高俊友大声问。
任浩光答道:“稳了。”
“行,”高俊友抬头对着上面的天车比划着手势,“起!”
天车吊着一块板材向车间另一头开去。
叶凯拍了下师父肩膀。
“回来了。怎么样?”
“能怎么样,不就是大话套话吗。”
高俊友一脸失望,“我还以为留学生能说出点什么不一样的来,早知道就不让你去了。”
“我早就说不去。――给我吧。”他从师父手里拿过焊把,接着说,“他能懂什么。早几年就去美帝国主义那边留学,对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状况他能了解多少。没有深入人民群众中,不了解我国现阶段的工业发展程度,他怎么为实现四个现代化献计献策,怎么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叶凯嘴上这么说,但要说尹从南的话完全没有触动他,却是假话。只是他一向这副模样习惯了,忽然让他说什么正经话,他可开不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