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 书香人家 - 小树要长高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书香人家 >

第57章

刘氏恐几人刚从江南过来,不适应北地气候,又加之逢上大雪,生怕一不小心染上风寒,误了春闱,遂吩咐仆婢去医馆抓了几副祛寒散风的药剂让灶上煎好备着,待歇息好后给他们喝。

涉及到会试,田文u再大大咧咧却不敢大意,即便讨厌喝药,也不得乖乖的应下,道了句让伯母费心了。

王林与谭杭与他们不在一处住着,三人一起到偏房茶室话起家常等着二人前来。

离酉时尚有半个时辰,想着田昀和快要下衙回来,几人便一起移到前院的厅中边叙话边等着。

明年田文启要和四人同参加会试的,他比弟弟田文舸还要早三年考中举人,只可惜连考了几次,依然没中杏榜,此间一直待在京中,对京都时势了解甚深。

思量着他们年岁尚小且又不熟悉京都情况,便讲起了时下平城坊间的热门话题。

“我道今晨喜鹊怎叫个不停,原来是远方来贵客啦!”正当谭璇等人谈兴正浓时,门口传来爽朗的笑声。

“二哥!”

“舸表哥!”

闻声抬头看去,只见还未来得及换下官服的田文舸,带着一身冷气跨进了厅中,俊脸盈着笑打量着几人。

四人连忙起身行了个拱手礼,田文舸笑着颔颔首,又与坐着的哥哥打了声招呼,走到谭璇跟前道:

“璇表弟近些年来愈发出息了,咱们平江府的解元可不容易考的。”之前得知小表弟考中案首时,田文舸心中感慨万分,曾让姑父姑母因功课大为头痛的淘气小少年,方今举业在众人中竟然走的是最顺的。

“呵呵,这次实属是阿璇侥幸,有位院案首号舍是臭号,不然……”总是被旁人夸赞,谭璇心里都有压力了,万一明年会试如顾襄一样,岂不让众人失望。

“表哥你就别谦虚了,那个顾襄即便不是臭号,也考不过表哥!”听其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田文u顿时不乐意了,表哥什么都好,就是行事太低调,低调过头不是虚伪就是怂。

忆起秋榜下来时,顾襄吃惊又失落的神态,暗自畅快,哼,让你平时眼睛长在头顶上看人,活该。

田文u侧身意味深长的瞥了眼正为他人之事操心的堂弟,装作随口问道:“我记得文u以前的功课比阿璇还要好些吧?”

若论资质他这个堂弟在宗族子弟中算是拔尖,可就是沉不下心去,今年能考中举人已是万幸了。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嘛,或许说不定那时是表哥故意装出来的,他是在韬光养晦。”说完,田文u煞有介事的点点头,觉得自己猜测的不是没有道理,依着表哥平时焉坏的脾性,符合他的做事风格。

田文舸两兄弟笑着无奈的摇摇头,对这个堂弟实在没办法,嘴皮子溜的无人能及,谭璇更是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兄弟,可以再大着胆子猜猜。

落座后,田文舸想起今日在衙署得到的消息,面上的笑意淡了下去,凝重的对几人说:“趁着年前还有些日子,把精力放在功课上,尽量少去参加些宴饮之乐。”

上次江南士子集体冒籍在闽地作弊一事,皇帝虽雷厉风行的将参与作弊的官员和士子施以严惩,可引起的朝局振动没有那么快平息。

不少官员借此一事,重新提起了降低江南各府的科考录取比率一事,朝中众臣又因此事吵的不可开交。

一直不表态的皇帝今日终于发话,颁下诏令从明年始,会试将采用分府录用选拔贡士的方法,即没采纳北地臣子降低江南录取比例的建议,也没有采用其它大臣维持原状的提议。

这样以来,明年的春闱江南举子的压力陡然增大,是而田文舸才让他们集中精力,好好温书做文章,其它的应酬能推就推,能免则免。

厅中包括田文启在内的五人,观其面色慎重,猜想应该是朝廷发生了什么大事,待听了田文舸的解释后,皆惊诧起来。

以往会试整个华朝的举子拢在一起,排名根据答卷的好坏往下取录,不分府地,待杏榜出来后,往往江南举子占了一半往上,上一场占比更重,旧法很大程度上他们要占便宜。

现在朝廷采取的分府取录法,是根据各府下场举子的人数来确定进士人数,明面上做到了公平,让一些偏远落后的府地也能有举人中榜,即激发了士子读书考功名的热情,又让朝中大臣无话可说。

可谭璇总觉的政令表面上看起来公平,但此法更加助长科考冒籍作弊事件。

听了田文舸的话,虽感到惊讶,可并不惊慌,无论怎么取录,若正常发挥,自己十有八九不会落榜,接下来以平常心待之即可。

作为庶吉士的田文舸今晚不用在翰林院值班,供皇帝传唤,比父亲要回来的早一些,半个时辰后,田昀和才从吏部署衙回府。

得知老家的侄子外甥已到了京都,顾不上身体的乏累和政务上的烦心,换身常服便来到了厅中。

原以为小儿子已够出色,没想到少时功课不起眼的小外甥更胜一筹,能从近万名平江秀才中脱颖而出,若春闱不出什么大的差错,高中进士已铁板钉钉,一甲的几率也是很大的。

瞅着跟前几个十几岁的少年举人,田昀和心中一股欣慰油然而生,将两个儿子已交代过的事情不嫌赘述的再次重复了一遍,转念想起同僚们心忧之事,斟酌一下语气沉肃道:

“如今朝中形势不明,你等切不可陷入派势之争中。尤其是璇儿,你是平江秋榜的魁首,不可避免的要惹某些人注意,最好这几个月呆在府中为妥。”

“爹,你是说……难不成?”闻此言,田文舸吃了一惊,欲言又止,皱了皱眉,如今华朝渐呈盛世之景,可却在储君一事上,风波不断。

当今圣上尚未满五十,但太子已过而立之年,慢慢在朝中培有不少势力。

更要命的是当今储君为故逝元后所出,而现任皇后也育有两位能力出众的嫡皇子。

自三年前因东宫府丞跋扈抢占百姓耕地一事,太子被皇帝怒斥了一回,之后便有臣子生起了其它心思,前几日有御史当着朝臣直言东宫作风奢侈,又惹得圣上不高兴。

皇帝当着众臣的面表达出对储君不满的态度,让不少臣子颇为忧虑,储位关乎民生社稷,东宫不稳,则于社稷有碍。

田昀和在朝中任吏部侍郎重要职务,自有不少人暗地拉拢,但当今圣上身安体泰。目前他是持中立的态度,忠于皇帝的,哪方都不掺合,故而也不愿子侄们被绞进夺嫡的政治漩涡中。

几人当下就明白了父子俩话外之音,忙恭谨的应诺。考虑到时下临近冬至,冬节过后又年关,田府必定宾客不断,到时他们少不了些应酬,略一思索,谭璇对首位上的田昀和说:

“大舅父,来时我们几人已商量过,于近处租一院落,好好温书做功课,年前这俩月您府上必定有不少人前来拜访,若我们藏在府中不出面,只怕太过失礼……”

原想着能与几人在功课上好好交流一番的田文启立时摇头否决,忙说府上住的好好的为何还要麻烦出府租房子住。

而田文舸沉默不语,心底却赞同表弟的提议,这样即可以安心读书,又可以省去人情礼节上的麻烦。

田昀和拧眉微一思量,捋着胡须,点点头说:“嗯~这样也好,明日让管家到田宅牙行帮你们打听打听,早日把住处定下来。以后每隔一日晚上来府上,我与文舸帮你们在策论上指点一二。”

四人闻言大喜,尤其是田文u,一听不用住在伯父府上被拘着,简直要抚掌而笑,瞄了眼同样高兴不已的谭璇,心道,原来之前表哥是在诓我。

因他们进京早,其它府地进京赶考的举子还不算多,没过两日,田府的管家已找好了几处不错的地方。

本着低调,最终几人选择了一处一进的独院,地处普通百姓聚居的巷子,虽离田府距离有些远,但胜在安静,不会被旁人干扰。

待田府派去仆婢收罗整理妥当后,一行人便兴高采烈的带着行李搬了进去,怕他们在饭食上凑合,刘氏还特意把府中的厨娘给派过去一个前去照料饮食起居。

刚进了小院,把东西归置好后,田文u兴冲冲的走出门外,穿着臃肿的长棉袍背着双手踩着积雪已清理干净的青石砖环顾着小院的环境,不住的点头道: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