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 见证震撼一刻:亲历华夏 - 通州大仲马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54章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第54章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苏轼不仅愤慨那些官员,同时,他还十分地感叹。

“哎,要是我家小妹读了这一篇文章,定会是高兴万分……”

李白也道:“此人的文章,骂的痛快!哈哈,我喜欢他说的不要八股文章,不要滥调套语。”

“这八股文一出,天下只有道德文章,哪还会再有洒脱!”

观众们听了,也是有感而发。

“鲁迅的文章要是都这么写,我就能更懂他!”

“李白和苏轼居然会赞同鲁迅的想法?!”

“奇怪吗,他们两人的思想是有进步性的。”

“两人不是那种愚忠之人,而且,都还讨厌被封建礼教束缚。”

“鲁迅,永远都神!”

“女人在旧思想受到压迫,新时代有点……”

“……”

苏轼又问道:“那之后,华夏的新文化运动如何了?”

“之后,国人懂得了文化当与时俱进。”

“八股、科举被废除以后,无数新型的文人出现。”

“这些人不再摇头晃脑,不再为皇帝歌功颂德。他们歌颂生活,歌颂普通人的美德,歌颂华夏的名山大川。”

李白拍手较好。

“好!诗文本该如此,我李白,从就最看不起那些阿谀之人!”

苏轼也叹息道:“一生写爱写之文章,写敢写之文章,何不是人生一大快事!”

“不过……”

苏轼似乎有些想法。

“东坡先生,有什么疑惑?”

“我是说,这新文化运动,打破旧文化,却是应该,是好的。不过,史书典籍不能一律废弃才是呀。”

唐锋道:“先生勿忧,后世人提出,对于旧文化,当取其精一华,去其糟粕。”

李白说道:“嗯,是这个道理!我华夏文章,岂能一概否定?”

“依我看来,华夏秉承的君子的品格,就不能不要!”

唐锋道:“太白先生所言甚是,后来,一批学习新文化成长起来的青年,就继承了君子的品格。”

“曾经,有异族侵略华夏,当时,华夏国土沦陷大半。也是在此时,有一大批尚且刚刚弱冠的学子,秉承了君子之德,做了一件惊天之举。”

李白和苏轼,又是惊讶地异口同声。

“是何举?”

唐锋正色道:“他们守护了华夏的文脉,让异族的奴化教育成了一场空。”

“异族入侵,为保护华夏文明,当时的学生将大学,或称之为书院的书籍、文献以及教学设备的,从岳麓,一直搬到了大理。”

李白和苏轼听了,都是倒吸了一口凉气。

“从岳麓到大理,恐怕要有两千里路啊!”

“想当初,我行千里路时,那是多么难,这些学子真是了不起!”

唐锋正色道:“了不起的,还在后面。”

“这些学生到了大理,又组建了一所新的书院,名为西南联大。”

“战争期间,这所学校不仅缺吃少穿,上学的屋子没有屋顶,住的地方四处透风。”

“使用的书本、笔墨,也是极其有些的。”

“但这间书院的学生,依然严谨治学,还有有很多学生,满怀一腔热血,上沙场,赴国难!”

“这间书院的校训,便是华夏《礼记》中的一句。”

“刚毅坚卓!”

李白赞道:“刚毅坚卓,好!后世有如此热血,华夏当为无惧!”

说完,李白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太白先生说的对,后来,就是从这么一个充满艰苦的书院里,却培养出来很多科技人才。”

“这些人才,为后世的航天,以及华夏科技的其他领域,都做出了巨大贡献。”

苏轼有些奇怪地问道:“何为航天?”

唐锋也有些犯难,不知道如何解释。

“简单点说吧,后世华夏的飞行器,已经可以真的飞到了月亮之上,还带把月亮上的土壤带了回来。”

说完,唐锋还指了指天上的月亮。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