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爱的投喂 外祖母的妥协
宋琰收拾好家里的事情,去拜访外祖母郑b的时候,已经是她们两个回到卫城的第二天了。
外祖一家还是一如既往的热情。
宋琰看着自己跟应劭两个人面前的餐盘里,高到已经快要盛不下的菜,求助的看向了外祖母。
宋明笑呵呵的看着自家的女儿跟女婿们往两个人的盘子里夹菜,这时候收到外孙女求救的眼神,无奈的笑了笑,跟之前十几年一样,伸手拦下了生怕孩子吃不饱的女儿们。
郑家到郑宇这一辈,就没有什么出众的人物,全靠郑b一个人把着整个卫城,撑住郑家门楣,郑宇的姐妹们倒是也清楚自己不是什么有能为的人,所以对郑宇妇夫二人也好,还是对后来寄养在自己家里的宋琰也好,态度是一顶一的好。
正是因为自己也清楚,母亲故去之后,凭借自己是过不出现在的生活的,也就起不了什么冒犯的心思,对宋琰这个可能继承郑家的晚辈也是一等一的疼爱。
宋琰小时候母父不在身边,即使身体里有一个已经成熟的异世灵魂,有时候也会寂寞,这时候她的姨姨们很大程度上代替了她的母父,她对她们的疼爱倒是很适应。
唯一有异议的就是疼爱的表达方式。
郑b不允许自家孩子涉足一些风月场合,也不允许她们生活奢靡,这群实在是想不出怎么表现对孩子疼爱的郑家人,就干脆把喂饭当成了最佳表现形式。
就眼前满满一盘子菜,已经是小时候宋琰被喂的撑了哭了两次,有所收敛的结果。
应劭母亲虽然是寒门出身,对礼仪倒是恪守的紧,这时候看着满满的碗有些不知所措,只是转眼看看笑得温柔的妻主,也没说什么,笑着谢过长辈们之后,就开始认真吃饭。
应劭曾经做过行脚商,深知粮食来之不易,跟宋琰两个人在家里吃饭的时候,也是尽量的不会有剩饭。
只是他可能没有料到,他惜食的样子倒是入了郑b的眼。
老人家对这个破坏了自己孙辈联姻大计的人倒是和颜悦色了起来。
吃完饭之后,宋琰跟着外祖母去了书房,应劭跟着几个当家的郎君往后宅去。
郑珂今天一整天都没有露面,到了后院,却被自己父亲生生拎了过来。
“阿邵?”郑家二郎君,也就是宋琰二姨的夫君何挚有些试探的叫道“阿琰来信的时候是这么唤你的,我们第一次见面,也不知道怎么称呼你合适,叫你阿邵可以吗?”
应劭看了看面色和善的郎君,忙摇摇头道“应劭是晚辈,怎么称呼自然是随您方便。”
见应劭应了,何挚顺势点点头,把郑珂拉到了眼前,道“犬子无礼,小时候跟阿琰一直是一同长大的,再加上他性格莽撞,昨日行为确实是有些欠妥,只是他跟阿琰之间并未有婚约,以后也不会有,这个你大可以放心,不要因为这件事跟阿琰闹矛盾,否则就是他的罪过了。”
听自己父亲这般说,郑珂低了低头,脸颊有些发红,轻声道“抱歉,昨天确实是我思虑不全。”
应劭没想到郑家竟然会做到这种地步,忙退了一步道“昨日之事也是我与妻主未曾处置妥当,阿兄只是行事比较率真罢了。”
听他这么说,何挚摇了摇头,指了指两个人道“既然说到这里,那你们两个慢慢聊一聊吧,以后就都是骨肉至亲了,别留下什么误会。”
说完,这个和善的郎君就带着几个长辈跟仆从们离开了这个院子。
见父亲离开了,郑珂松了口气,这小院子是郑家花园的一角,他指了指花园中心的一个小亭子道,“我们过去歇息一会儿吧,有些事我确实是应该跟你解释清楚。”
应劭捏了捏手腕上昨天宋琰从自己的库房里翻出来的玉珠,又看了看明艳张扬,脸上却有些窘迫的郑珂,笑着答应了。
另一面,宋琰跟着外祖母到了书房,这地方她小时候就经常过来上课。
她也算是在外祖母膝上长大的孩子。
郑b吩咐身边的人看好房门之后,一转身就看见宋琰神情温柔的看着窗边的一张矮几,轻笑道“你小时候不喜欢坐高椅,我虽不喜坐在地上,但也只好带你在这张小几上读书,当时想只是用几年便罢,谁想到这么个小东西竟然用了十几年,半年前你去都城,我本来想撤了的,又突然觉得这小几子倒也便宜,就留了下来。”
宋琰有些不好意思的抿了抿嘴,笑道“祖母疼我。”
她是从来不叫外祖母的。
郑b摇摇头道“知道我疼你还非要一走半年,不喜阿珂直接说就是,何苦跑到北境去受罪?”
宋琰摇了摇头,这次笑得却是有些得意“北境也有北境的好处,好歹我也算得上是我们家这一代最早成家的,温香软玉可不算是受罪。”
见她一副沾沾自喜的模样,郑b颇有些无语,道“罢了罢了,儿孙自有儿孙福,你想通了便可。”
宋琰听郑b语气有些失落,宽慰道“祖母不必如此,左右母亲在海上已经建好了寨子,那才是我们家的退路,您既然想要支持太女,那郑家下一辈真要辉耀祖先,反而是取祸之道。”
郑b轻轻的叹了口气,摇头道“你说得对,只是有时候人心总是不足罢了。”
现今太女是个霸道的性子,虽然暂时没有力量对地方上进行管控,但是宋琰跟郑b都清楚,一旦她真正掌权,各个地方上的实权城主总是会调任的。
好在太女心性知恩,不会赶尽杀绝。
像是郑家,最好的后路就是将手里的权力交接给并不出色的女儿,庸庸碌碌,以后做一家富贵闲人,只是一想到自己半生辛苦的家业就这样没了,郑b实在是无法淡然罢了。
这次宋琰脱离计划,在都城成婚,某种意义上,也算是替她下定了决心。
想到这里,郑b闭了闭眼睛,不再去纠结身后之事,而是从暗格里拿出了一副舆图,对宋琰道“今年莎城大灾,人圣恐怕时日无多,太女传信过来,将要在今年秋天成事,清君侧,以正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