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面试的定心丸是他
话音刚落,李兆祺就话赶话地继续问别的问题:“社长之前参加过辩论赛吗?”那一脸期待和眼冒星星的样子,让我忍不住想到了言喻看见赵子旭两眼放光的样子,还有我看到蒋越泽犯花痴,两眼呆滞的傻样。
不会吧?我的眼睛在他们两人之间来回徘徊,李兆祺该不会喜欢陈正吧?
妈呀,我好像发现了不得了的大事,这陈正就是个冰块,和蒋越泽不分伯仲啊。
李兆祺居然有这副胆量,喜欢他?
哎呀!我又在心里默默吐槽自己多管闲事,对人对事太过片面,对自己无语得翻了个白眼。
冰块怎么了?人家怎么不能喜欢了,你还喜欢蒋越泽呢,人家不能喜欢陈正吗?
正当我胡思乱想的时候,第一排的学姐转过身来,高声道:“下一组,方瑾瑜对姚芊芊,辩题为《人生拿得起,放得下那个更难》,方瑾瑜为正方,姚芊芊为反方。三分钟准备时间,稍后开始面试。”
我心跳如雷地起身,冲着学姐点头:“谢谢学姐。”
拿得起,放得下,哪个更难,这倒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郁晚舟和陈正也饶有兴趣,一脸好奇地问我:“方学妹,对你来说,这两个哪个更难?”
“是啊,花纸袋妹妹,我也想知道,你更执着于哪个?”
“花纸袋妹妹?”李兆祺对这个称呼觉得很是新奇,忍俊不禁地笑了笑:“我也挺好奇的。”
我想了想,轻声道:“放得下吧。”
“也是。”郁晚舟听到这个答案,没一点意外和惊讶:“毕竟我们方学妹和某人,如果不是因为心心念念放不下,又怎么会有现在让人羡慕的样子呢,是吧陈正?”
陈正学长玩味地看了我一眼,极配合地点头:“啊,是。”
李兆祺嗤嗤笑,也跟着起哄:“郁师兄,你这么说话,不怕被打啊?”
“被小学妹打吗?”郁晚舟故意曲解道:“是因为害羞呢,还是因为我说实话呢?”
我被说的有些不好意思,推了推眼镜掩饰道:“学长,我要想论点了,待会儿再说。”
郁晚舟莞尔:“好,你好好准备,某人可是说了,你一定是全场最佳,所以才要我们来加油助威,看你入选的。”
我没再理他,努力让自己静下心来,想论点。
拿得起更难?难在哪里呢?
感情,责任,选择,利益,这些大家在乎的,拿起来是不是更难?
相比起放得下,放下算不算是一种解脱呢?
从个人,社会,发展的眼光来看,拿得起比放得下难在哪里呢?
“好,时间到。”坐在第一排中间的学姐高声道:“请方瑾瑜和姚芊芊同学,到台上来进行一对一攻辩。立论时间一分半,诘问环节30秒,自由攻辩环节一分半,总结陈词一分钟。中途表现优秀者提前胜出,无需进行下一项环节。未胜出者等待复活赛环节进行最后一次比拼。”
李兆祺冲我鼓励地笑了笑,挥了挥小拳头:“加油。”
我也冲她做一样的动作:“加油。”
我慢慢从座位起身,长长呼出一口气,就准备往外走。
“师妹,等一下。”郁晚舟叫住了我,脸上挂着淡淡的笑,极其儒雅正气:“你转身,看看谁来了?”
我闻言转身,心跳声跟着一阵高过一阵,在期待中,看到了那张让我魂萦梦牵的脸。
他站在后排的空地,慢慢朝我走来,独自撑起这个教室的风景,配合着大家的低声议论,每一桢,都那么似画如梦。
我情不自禁地冲他笑,看他在我面前站定,慢慢吐出加油两个字,才心满意足,神清气爽地往第一排走,紧张也跟着我慢慢充起来的自信和欣喜一点点溜走了。
原来,我心里希望他来的期盼更多一点。
甚至,他是我安心的良药,而不是我紧张的原因。
我站在讲台前,与姚芊芊面对面,不紧不慢地做自我介绍,并开始理论陈词:
“尊敬的主席,评委,对方辩友好。
今天我们讨论拿得起与放得下哪个更难?这个辩题,其实是在问人生的选择。
为什么我会说拿起比放下更难?有以下三点。
其一,从社会的角度,拿起是一种勇于承担。这是一种精神,一种肩负,一种承诺,一种坚持。人类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同时也是不断拿起的过程。回溯我们的发展史,看看无数肩负起历史使命的人,艰苦奋斗,从未言弃,对他们而言,拿起是如此之难。
第二,从个人方面来看,拿起,需要多种能力。没有勇气,你将无法面对困难而拿起;没有决心,你只能在是否拿起面前徘徊不定;没有理智,你无法正确拿起所需事物;没有奋斗,你必将半途而废无法拿起。而放下,或是怯懦,或是豁达,但终究是拿起太难而无法承受,怎么还能说放下比拿起更难?
第三,从发展的眼光看,拿起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在拿起前,你并不拥有你拿起后的事物,拿起需要立足现在的已知,看透事物的本质,对未知的未来进行预测;而在拿起后,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是可见的,在需要放下的时候很多东西是己知的,因此拿起比放下更难。
天将降大人于是人也。无论拿起将历经多少磨难,我们终会勇敢地拿起,并为之不懈奋斗。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我慢慢鞠躬,整个阶教传来阵阵掌声,我的心跳才慢慢恢复如常。
我慢慢抬头,一下子就看到人群中显眼的蒋越泽,冲他弯了弯眼。
他就那么看着我,眼神专注温柔,慢慢地冲我点了点头,眼里都是细碎的星光。
我的心,就被这样的动作,生出了许多欢喜。
他觉得我不错。真好。
“正方发言完毕,下面请反方立论陈词,时间为一分三十秒。”
姚芊芊不紧不慢开口:“感谢主席,对方辩友的精彩发言,大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