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心剑门
传说中上古有个巨人,生而无目。每日惝恍于天地间,浑浑噩噩,不知寒暑,不辨岁月,却独爱作画。常以巨树为笔,河水为墨,大地为布,书写丹青。虽目不能见,所画之物却精美绝伦,气象万千。
西地有大师,擅画百景,绘花鸟落,画草虫生,天下奇景,尽在笔下,世称“画神”而不名。知道巨人擅画,就来拜访,想要与巨人较高低,挥毫作百花图,引得群鸟云集,满谷莺飞。
巨人就绘浮世苍生图,人生百态,尽在笔下,爱恨情仇,跃然其上。每画一人,便仿佛经历一世,能感受到那画中人的酸甜苦辣。
画神见了,嚎啕痛哭,称巨人一笔画尽人间,自己所不及也,就此认输。
二人遂成好友。
画神问巨人,你既无眼,如何观天下,又如何绘世间?
巨人答,吾虽无目,却有心眼,可洞察万物运转,明晰人心变化。
画神便起歹意,欲盗心眼。
适逢一日,天外突现裂缝,有妖魔从天外而来,横行肆虐,使天地变色。
巨人起而战之,斩落妖魔无数。
妖魔尽殁,巨人重创将陨。
临死前,他对画神说,我知道你想要我的心眼,它就在这里,我把它交给你。
说着从自己身上取出心眼,交予画神。
就地坐化,化做一座大山,后人称之为心见山。
得到心眼的画神幡然醒悟,从此长留山中,结庐而居。
从此心见山便多了一个关于仙人的传说。人们说,这个仙人造化万物之能,只需一笔一画,便可勾勒出无边神奇,化虚幻为真实;也有人说,仙人洞彻人心,明晰万法,教化世人,指点迷津;更有说,山中其实是个绝世的武者,有经天纬地之才,通天彻地之能。
后者或许是最靠谱的。
有江湖散人途径心见山,入山七日而不得出。
七日后,法华天象,神功自成,为一代宗师,其后便在心见山开宗立派,名讳心鉴,取明鉴人心,见心见性之意。
心鉴门由此而来。
心见山野因此更名心鉴山。
又过不知多少年,沧海桑田,岁月变迁。
一度如日中天的心鉴门逐渐没落。
直至一日,有江湖豪客入山,日夜,霞光乍起,惊虹万丈,剑气直冲云霄。
豪客出,以不世剑法称绝江湖。
心鉴门名声再度大噪。
豪客言,心鉴太虚,心剑为真。
自此,心鉴门成为心剑门。
心鉴山也因此更名心剑山。
——————————————
心剑山的最高峰叫照日峰,整个山头光秃秃的全是巨石,不生寸木。它之所以叫照日峰不是因为这里是看日出的好地方,这个时代的人们没有看日出的雅兴,而是因为整座峰头光秃秃的远看就象是一个大光头,取其头光可鉴人,反射日光之意,是名朝日。
在照日峰的两旁还有两座山峰,就是左右比肩峰,是为双肩之意。
整座心剑山因这三座山峰而看象一个盘坐的老和尚,杜轻侠感觉心剑山的传说,就是因为这个造型而来,只不过传说不应该是巨人,而应该是和尚。
当然,以讹传讹,难免出入,若说是个光头的巨人也没有错,毕竟普通个头可化不成这么大的山。
不过山可以是传说,心剑门却不是。
作为心剑门的大弟子,如果你问到关于心剑门的历史,杜轻侠会很认真的告诉你,本门创自心镜老人和剑湖女侠,这两人合称镜湖侠侣,乃是举世无双的风流人物,传至如今,已有七代。至于那所谓的画神,散人,豪客,都不过是市井传言,当不得真。
不过可惜,真相总是不为人所知,就算知道了也不感兴趣,人们喜欢的永远是充满离奇想象和跌宕起伏的故事。
躺在左肩峰的峰头上,杜轻侠懒洋洋的晒着太阳,嘴里还叼着一根小草。
杜轻侠喜欢这样无所事事的感觉,午后的阳光就象是情人的手,带给人无限温暖的感觉。
每到这个时候,杜轻侠的心就前所未有的平静。
但是平静总是很容易被打破。
“师哥!师哥!”
那一把带着娇憨气息的呼唤闯进杜轻侠的心间,让他发出了一声无奈的叹息:“又来了!”
他转过头去,面朝崖壁,背向山路,仿佛这样就可以逃避那个寻上来的姑娘。
苍轻月穿着一件碎花小衫,象只轻灵的蝴蝶飞上峰头。
她在杜轻侠的身边落下,双手叉起小蛮腰,瞪起一对大得慑人心魄的大眼睛,喊道:
“师哥!你又在这里偷懒!”
“我没有偷懒,我只是在这里观白云苍狗,感沧海桑田,悟大道真理,明心剑要诀。哎,你还嫩,这些东西说给你听你也不懂。”杜轻侠纹丝不动的躺在那块大山石上,挥着手说。
“你少给我来这套!”苍轻月咬牙切齿:“什么狗屁感沧海桑田,明心剑要诀,你哪回偷懒不是这么说的?”
“哦?你的意思是,我派的心剑神诀是狗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