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匿名情书【晋江独发】 …………
耿爱国下了高铁,路上碰见老朋友聊了两句,这才打车去了临江一中。
秦帅早早在学校门口等着来接他。
多年不见曾经的恩师,秦帅的心情有些激动,耿爱国远远看到秦帅,也是感慨万分。
“耿教,要不要先去我办公室歇一会?”
“陈一澜那小子呢?孙嘉曜来了没?”
耿教练还有几年退休,都说离开了赛场身材横向发展,耿教练也不例外,一米八多的身高胖了一些,有了啤酒肚,显得有些魁梧,两鬓也多了些灰白色的发。
“陈一澜去泳池了,孙嘉曜马上到。”
“行,先去看看陈一澜。”
耿教练跟秦帅往泳池那边走,耿教练有些感慨,转眼秦帅已经退役很多年,当年要不是因为一场意外,秦帅也不可能退役。
现在秦帅也才二十六岁。
但耿教练不提过往,这回来也是看看秦帅过的怎么样,看起来不错也就放心了。
泳池就在不远处。
远远地就听见了呐喊声,还有打水的声音。
耿爱国和秦帅走过去,“这是怎么回事?”
秦帅问了一句。
“哦,彭队跟陈一澜在比一千五百米自由泳呢!”一个队员激动说,“一千五百米自由泳是我们队长的强项。”
“但是现在看起来不太好啊。”
另一个队员说。
“这是第多少米了?”耿爱国问了一句。
“彭队才七百,陈一澜已经八百了。”
耿爱国看了一眼,一眼就看到了陈一澜。
“那个,参加过什么比赛?”
“参加的都是市级的比赛,也就长距离自由泳能拿出手了,”秦帅说,“临江一中的体育很差。主要是重点高中,大家的重心都在学业上。”
一千五百米自由泳是彭锦辉的强项。
但也仅限于他没有去过更大的比赛。
耿爱国和秦帅站在池边看,在第1000米的时候,差距已经拉开的极大了。
能看出来,彭锦辉的打水动作已经明显变慢很多。
长距离自由泳很考验耐力和体力,陈一澜是专攻400米混合泳,其中最后一百米是自由泳,自由泳最拼速度和体力,前面三百米需要合理安排体力,往往最后一百米可以用来冲刺。
“你觉得陈一澜怎么样?”耿爱国双手抱臂。
“挺厉害的,他训练挺刻苦的,下了课就来跑三千,跑三十米,还会跟着田径那边练核心,我问了他,说晚上还回去游泳馆游泳。很自律了。”
“是的,这孩子是个游泳的好材料,训练了十几年,就是现在卡在了瓶颈,尤其是队里来了新人,训练了三个月就破了陈一澜的瓶颈数据。”
“那您打算怎么办?”
“我想给这孩子转项来着,但是他平均都很均衡。到现在还没给他早早定下主项,但是我觉得200或400混合泳最适合他。”
均衡最难办。
“他体力好,冲刺爆发力强,其实在400混合里也不错,咱们国家有个奥运冠军不就是,前三百成绩平平,最后一百米冲刺力强,一下拿了第一。”
“也是,”耿教说,“跟世界优秀选手相比,咱们国家参赛战术上都是第一段、前程游速过快,四式速度不均衡的问题,现在很多国外优秀选手兼项蝶泳会多一点,但是咱们国家仰泳是弱项,陈一澜也不例外。”
“是,国外高水平运动员在蝶泳、蛙泳和自由泳里的兼项很平均。国内外优秀混合泳运动员兼项率最高的也是不同距离的混合泳,咱们国家兼项率第二高的还是自由泳,兼项结构也单一、兼项距离分散。混合泳还是挺难的,四项泳姿的技术都得熟练,四项里面得有明显的突出项目才行。”秦帅说,“不过我看陈一澜也未必不行,他明显体力好,还能在最后保持冲刺的体力和爆发力。”
“那个孩子走不了游泳这条路。”耿爱国对着彭锦辉的方向扬了扬下巴,“一看他平时就没怎么训练,耐力体力跟不上,况且十七岁这个年龄再游泳,已经太晚了。”
秦帅抿抿唇,“我还觉得这孩子心态和心理素质不行。走不了运动员这条路的。”
耿爱国不置可否。
彭锦辉在1000米时体力就已经略有不支,耿教也早有预料他不可能冲刺。
果不其然。
在最后的一百米,陈一澜的速度明显提了上来。
“哇靠,15分30秒……世界纪录不也才14分31秒02……”
游泳队的成员难以置信。
陈一澜从水中出来,攀着池壁喘息,腾出一只手摘下了泳帽和泳镜扔到池边。
而那边,彭锦辉还在费力地游。
“完了,丢人了……队长的纪录也才17分01……”
差了足足有一分半。
“行了,你们几个抓紧练习,为下下周的比赛做准备。”